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我出生在80年代,也是一個山村出來的孩子。回想起以前在家中的點點滴滴,都充滿了幸福的回憶。地處西南地區的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蜀地可謂是人傑地靈,物產豐富。雖然家裡算不上富裕,但爸爸媽媽用辛勤的雙手,硬生生的撐起了一個家,讓我們有飯吃,有學上,還有新衣服穿,這在當時的農村,已經算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要說到沒食,當屬媽媽親手做的南瓜乾飯,四季豆乾飯了,當時沒有電飯煲,要想吃到香噴噴的乾飯,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工序很多,首先要把一家人吃的米預算好,糧食很寶貴,不容有半點浪費。然後淘洗乾淨,倒入裝有足量水的大鍋中,水燒開之後必須馬上把水和米全部倒出來,盛放在專用的筲箕裡面(筲箕,也叫篩子,是一些有大量通氣氣孔的器皿,形狀似籃,以前多數用竹皮或者條狀植物手工藝編織而成)。

這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重頭戲。起鍋燒油了,把豬油放一勺子在鍋裡化開,然後倒入準備好的南瓜,或者是四季豆,大火翻炒幾分鐘,加入鹽和一起其他自己喜歡的調料。在鍋裡面平平整整的鋪好,在菜上面倒入第一步準備的白米飯,蓋上鍋蓋,小火燜十多分鐘,香味就撲鼻而來了。揭開鍋蓋,用筷子均勻的插上幾排氣孔,順便還可以檢查一下,上層的米飯和下層的菜是不是都熟透了。

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吃飯的時候,一飯勺下去,一半米飯,一半菜。那味道簡直太好吃了,不用其他任何下飯菜,我一口氣吃三碗沒有問題。

在做這道家常菜乾飯的時候,用到了一味佐料:豬油。這是十分珍貴的,豬油在80年代的農村,基本上都是過年殺年豬後,留下來的。這些儲備的豬油,要吃上一年。這年豬可不簡單,至少要辛辛苦苦養它一年時間。在我的記憶中,年豬必須要在一年開始的時候,就把小豬崽買回家。為了這小豬崽,爸爸會邀上幾個鄰居一起,到很遠的集市上去購買,有專門的豬籠來放小豬。一個豬籠一隻,正常情況下,都會一次性買兩隻豬崽回家,一隻養大了賣錢,一隻就是自己家人要吃的年豬。

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豬崽也不便宜,也是論斤賣,比肥豬肉貴不少。豬崽回到家了,接下來就是精心的餵養它。我雖然年紀小,但也承擔起了照顧豬崽的重任,放學回家之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做作業,而是背上碩大的揹簍,到田地裡去“拔豬草”。各種各樣的草,裝上一大揹簍就回家。然後直接就給小豬吃,那小豬崽也特別喜歡吃這些青草。

除此之外,玉米麵,高粱面,壓榨菜籽油後的皮,大量種植的紅薯等等,都是餵豬的主要糧食。還有就是刷鍋水,也就是泔水,兌著玉米麵之類的餵豬。豬兒特別愛吃,吃完就睡覺。如今可能會說:泔水豬是垃圾豬。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刷鍋水,剩飯剩菜本身就有很大的營養價值,只要不是隔夜的,也沒什麼有害物質滋生。加上在80年代的農村,糧食是多麼的珍貴,即便是刷鍋水,父母也是捨不得直接倒掉的。

這樣純用糧食餵養出來的豬,肉質和口感,確實很不錯,很香。有一種油而不膩的感覺,比如今的豬肉不知道香多少倍了。那麼問題來了,80年代農村的豬肉香,僅僅是餵養方式不一樣嗎?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

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我覺得是有的,至少有兩個原因是值得探討的。

第一個原因:80年代的農村,生活不富裕。因為家裡窮,所以想吃肉不那麼容易,越不容易,就覺得好,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嘛。殺了年豬之後,好的肉基本都拿去賣了,以前有賣火腿的習慣,把好的大腿都拿去賣了。甚至連小腸也會拿去賣,因為有人收購之後拿去灌香腸了。

正因為留下來的肉並不多,還要堅持一年時間。所以平時吃肉的時間並不多,這也導致大多數時間,是處於沒有葷腥的狀態。一旦開始吃肉,那味道絕對是特別香的。反觀如今,一日三餐都有肉,吃習慣了,也就沒有那種香的味道了。

第二個原因:80年代的農村,豬都是糧食餵養的,都是屬於散養,數量少,而且基本上沒有喂飼料的。即便是有喂飼料的,那也是加了很少的一點劑量,畢竟豬飼料可不便宜。

80年代的農村,為何豬肉特別香?是餵養方式不一樣,還是另有原因

但是如今呢,開始大規模飼養之後,基本都全是靠飼料催大的。別說是餵養一年,在利益價值的誘導下,就算的半年時間出欄的豬,都算是餵養成本比較高的了。這樣的豬肉吃起來,肯定與純粹的糧食餵養的豬肉是有天壤之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