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胃幫幫主肖新民





弄懂了陰陽,便弄懂了“道”;弄懂了“道”,也就弄懂了陰陽。大家如果不從本源著手,中國的易道哲學就不可能搞懂。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書中的“先天水火”篇、“明心見性”篇、“元精元氣元神”篇中,用近乎平實的語言予以闡釋,是撥雲見月的真知灼見。非常值得一讀!

孔氏及弟子不談玄,非不修玄。讀《四書》見顯學而不見隱學,是謂不明孔(孔子)顏(顏回)心法。孔氏之隱學亦不過是磨鍊心志;孔氏之顯學,亦無非彰顯仁義之德,以最大體現“道”的功用。

讀陽明心學,王陽明於困頓環境中以“道”“理”之法磨礪自己,足見精神力量的強大、能支撐著羸弱之軀,去續寫輝煌璀璨的篇章。

鬼谷子是深諳陰陽的大家,其書很值得一讀,但其入手處,還宜“忠恕”為好。(忠:中正其心;恕:如其心)

扯遠了,弄明白陰陽,對人在困頓中磨礪、滿謙中損益、處位中進退有非常積極的借鑑意義。


微妙玄通冰激凌


何為陰陽

在《易經》的陰陽學說中,

天是陽,地是陰,

男人是陽,女人是陰,

而在八卦圖中,純陽卦在 上,純陰卦在下。《

易經》中有64卦象,

而這些看似複雜的卦象其實只包含著兩個符號——一個是 陰,一個是陽。

伏羲八卦圖告訴了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

陰陽 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元素。

原來陽就是奇數,陰就是偶數(通常情況下)。

凡是天底下的數,成雙成對的,偶數的都叫陰,單一的都叫陽,

13579都叫陽。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它才有生命的。

陽本來就是向外擴張的,它不是向內收縮的。

所以,一往 外張你知道就是陽,一向內收縮你知道是陰。

陰陽是合一的。

比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就是人們對陰陽的理解和應用。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以下幾點:

1.陰陽是相對的。

如果沒有相對,你就不知道哪個是陰,哪個是陽。

有相對才有陰陽。

2.陰陽是同存的。

世界上不可能全陽,也不可能全陰。

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 長”。

世界上只有男人,人類要毀滅的,

世界上只有女人,人類也不見了。

要生生不息,它必定要 陰陽互動。

3.陰陽是合一的。

“合一”的意思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無論面對什麼事情,

如果你能把對立的陰陽,融合一體,

那才是融會貫通,水到渠成。

中國人太極拳更多是練內臟的,叫做“外柔內剛”。

最後:

伏羲一畫開天,這一畫,

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太極,

發現沒有?

一個圓形,中間話一下,

就叫“中”,

中國的“中”!

就是要讓所有中華子孫,

更好的理解“陰陽”

更好的應用“陰陽"。

附圖:

甘肅天水伏羲廟,

本人有幸拜謁過,

廟只有三進院子,

不設香燭貢品等,

唯數棵千年古樹,

進廟感覺很特別,

非常的安靜祥和,

空氣都是柔和的,

心裡莫名的舒適。

炎黃子孫有機會都應該去一次,

伏羲廟不遠就是中國四大名窟——麥積山石窟,

附圖為天水博物館官方圖片。


2分鐘看世界


陰陽,就是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意識。古人樸素的稱之為:有形和無形,簡稱:有無。

“有生於無”,有形的物質(地)生於無形的意識(天)。意識,古人稱之為神識。意識是極為精細、細微的物質。所以古人稱之為:精神。

“陽瀟瀟兮發乎天,陰赫赫兮發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所以,人是骨骸和精神的陰陽結合體!中醫治病調節陰陽,就是對肉體和精神的調節。

“發乎天者,歸於天;發乎地者,歸於地”。所以,人死是陰陽兩分。骨骸來自於地(父母所賜),還於地,入土為安;精神來自於天,歸於天,天人合一。所以,中國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思想,源於樸素的陰陽辯證法!

大道至簡,陰陽辯證法簡單而樸素。陽爻為“一”,陰爻為“——”,兩條陽爻合在一起即是陰爻,意思是:看得見的物質,是無形的意識(陽)聚集、凝聚而成形、質(陰)。

太極圖中,白魚即是無形的陽,黑魚即是有形的陰。白魚的魚眼(黑點),即是老子所講的“其中有精”。有形的黑魚,不過是無數黑點凝聚而成。

陽(無)聚為陰(有),陰散則復歸為陽。所以是“有無相生”。有形(陰)和無形(陽),都是同一種物質,只是形態不同,就像水,凝而成形墜地,蒸而昇天(迴歸於無形),所以有和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從無而至有,謂之道”。從無形到有形的過程,即是道。

有形,必然又會返歸於無形。故曰“反者道之動。”

“無名(無形)天地之始”。沒有天哪有地?無形的天,是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形的地,是萬物之母。

萬事萬物都處於有形和無形的循環之中,天生地,地返復天,天地可以反覆,何況萬物?


西蜀府河人


陰陽指的是一個完整的對立統一的系統。

《道德經》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難易、上下、前後……

類似的都是一套完整的對立系統,必須有對立且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整體才能叫陰陽。

比如講上為陽,下為陰,這就是一個系統可以稱之為一陰陽,不能單純的舉一事物就講此物是陰還是陽。

陰陽在易學中地位和數學中的1+1=2是一樣的,是一切後續知識的基礎。數學在1與2之上發展不同的數字和算法來更細化的詮釋萬物,易學也是一樣,在陰陽的基礎上,不斷衍生三才、四象、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為六十四卦。

《焦氏易林》推六十四卦配六十四卦,共計4096種情況以描述人事。

漢代揚雄做《太玄經》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以模仿《周易》之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

宋邵康節做《皇極經世書》以六十四卦合十二地支,結合曆法,推為一元十二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演歷史之變遷。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個人,那麼道(規律)就是他的基因,小到一粒灰塵也全部包含了這些規律,然而萬物根據性狀的區別表現出這套規律的不同部分,也如人體細胞基因一樣,皮膚細胞和血細胞形質卻不同。

易學的發展也當是一個不斷精細化的過程!


路曉燁


二即陰陽,陰陽是介於一與三之間的環節。一是二的母體,所以一生二。道是一的條件,所以道生一。

不同母體,產生不同的陰陽,這是因為建構母體的條件不同。否則,何必道生一,一生二?母體不同,天生秉賦不同,則每個人自身的陰陽不同,所以產生了千差萬別的人。

以上取類比象,是進入老子認知世界的門徑。在老子的語境中,陰陽是對事物一般性的表述,反映了事物之存在的、過程中的、是且非是的本性,但這樣說話太囉嗦,不如以陰陽稱之更形象,至少老子喜歡這樣說話。

~( ̄▽ ̄~)~

那麼三是啥?三也者,過程也,亦即新生到老去的過程。為啥會有過程?是因為有陰陽,過程根源於陰陽,陰陽總是過程中的陰陽,概言之即三源於二😊

只有陰陽,哪有萬物?萬物都在陰陽運行的過程中,所以三生萬物。


106492757089


陰陽,諸子百家之一,《史記》記有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除陰陽家之外,五家都有創始人或代表人物。所以,陰陽傢俱體有什麼系統的論述,不見經傳。

道家老子《道德經》僅一處輪及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道家莊子對陰陽有不同的看法,《莊子,天下》評介儒家經典,“《易》以道陰陽”,不以為然,“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知北遊》編了個孔子與老聃對話,老聃曰:“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處於天地間,直且為人,將反於宗。”

《易》以道陰陽,指的儒家奉《易》為經典而道陰陽,不是《易經》道陰陽。因為《易經》卦辭爻辭根本無陰陽。

《論語》裡的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令人生疑的是,《周易》本無陰陽,託名孔子的《易傳》解《周易》八卦卻大論“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之義配日月”,《易傳》解“離”卦為日為陽,“坎”卦為月為陰。然而,又將八卦象一個大家庭,乾坤二卦象父母,其它六卦象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離為中女,坎為中男。男為陽,女為陰。

如此這般,陰差陽錯,日為陽又為女為陰,坎為月為陰又為男為陽。

陰陽之說,不堪一擊!


有話少說


陰陽學說是道家思想。道家認為萬物都是陰陽組合的統一體。一陰一陽之謂道。就人而言,身體為陽,靈魂為陰,就天氣而言,白天為陽,黑夜為陰。陰陽的特證:陽性物質看得著,摸得著,有體積、有重量、佔有空間,呈顯性證狀。他是活動的、光明的、上升的。陰性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沒體積、沒重量,不佔有空間,呈隱性證狀。他是靜止的、陰暗的、下降的。道家把他對陰陽的認識用一個太極圖來含概。就是一個圓圈,裡面是黑白兩色的陰陽魚。別小看這個太極圖,這裡麵包含著很多道理和規律。道生一,一就是太極,一生二,二就是陰陽,二生三,三就是陰陽組合的萬物。陰陽互根,萬物負陰抱陽,負陽抱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此消彼長,此長彼消,陰陽極反,質量互變,陰陽平衡,前因後果等等規律。所以道家用太極圖表示他的思想認識境界很髙,他認為這就是宇宙大道最終極的真理、真相,他很以此為自豪,為榮耀,你看他的衣服前後都有太極圖,用她來代表他思想認識方面的達觀境界。


彌勒家人


陰陽在基礎層面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前為陽後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動為陽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

陰陽是互判的對立的相應的。左為陽右為陰,熱為陽冷為陰,直為陽曲為陰,亮處為陽暗處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活的為陽死的為陰,光明正大為陽謀,機關陷阱為陰謀。

陰陽是互根的。沒有陽就沒有陰,沒有陰也就沒有陽。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在空間上分左右前後內外上下,在時間上分為過去現在未來,這就是陰陽的劃分依據。

陰陽是可以互化的,黑夜過後就是白天,白天結束就是黑夜。天氣熱到極點就會走向下降,氣溫低到極點就會迴轉。

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白天是陽,午時前為陽中陽,午時後為陽中陰。黑夜是陰,子時前為陰中陰,子時後為陰中陽。夏天為陽,夏至前為陽中陽,夏至後為陽中陰。冬季為陰,冬至前為陰中陰,冬至後為陰中陽。

陰陽概念是人對生存世界的認識,一呼一吸就是陰陽,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所以陰陽調和非常關鍵。

陰陽有形質之別,也有虛實之辨。物為實,理為虛。質為實,性為虛。體為實,氣為虛。掌握陰陽的法則可以和諧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






江山策劃191413


陰為死為終,陽為生為始

陰陽即是世間萬物都存在的一種相互制化的變化關係。其中最根本的是終與始。

人有生老壯老死,天有風寒暑溼熱,地有生長化收藏。這些就是陰陽變化之道。

所謂兩儀現後衍生陰與陽,在天為五運,在地為五行,在人為五氣。因此,天地人都有陰陽,又因為陰陽與“先天一氣”一樣周流六虛,無處不在,故曰:世間萬物都有陰陽。

一陰一陽謂之道,其實指陰陽複雜變化關係是宇宙的開關,故曰:陰陽即是道。

陰陽是終始,不是始終

為什麼這麼說?陰陽可以比喻成人的出生與終結。按我們人類思想是先有出生才有終結,但事情上卻是相反,即是以終結到出生,這可以說陰陽的要義所在。

所謂明之陰陽,如痴如醉,如醉如醒

這種說法真是妙哉!故曰:“一陰一陽謂之道。”

有其他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易經奇門國學


一陰一陽謂之道。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道就像座標軸直線,陰陽就像正負兩極。

天地人三才就是三維座標系的三條軸。

三才六合就是西遊記中的三頭六臂,三街六市。

陰陽統攝一切正負之分,柔為陰,剛為陽,仁在內為陰,義在外為陽。

陰陽本義上是對天而言,即對時間而言。

陰為過去,陽為未來。

陰陽其實是物質存在的兩種形式,陰對應質量形式也就是傳統文化中所謂的質,陽對應能量形式即傳統文化中所謂的氣,人的判斷就是形。

氣轉化為質,面向過去之氣。

質轉化為氣,面向未來之氣。

陰陽究竟是什麼?

陰陽是能量在物體與外部之間流動的兩種過程。

陰陽就是能質轉化,雖然古人沒列出愛因斯坦的方程式,但古人早已認識到能量和質量是“存在”的兩種可以相互轉化的形式。

繁寫體是一個今和一個雲。因此陰與雲有關。簡單理解,雲遮住太陽,便是陰。

然而云字是雲的簡化字,雲字本身的意思是人云亦云的雲,其關鍵部首是厶字。

厶是私字的古文,厶字的形體是一股籠聚不散的氣,就像質子和中子聚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氣在外,質在內,厶在內,有厶才有質。

“存在”是相對時空而言,而“質”僅僅是其在空間維度上的表現。

日規指針的投影指向的刻度就是現在,即今,所以古人用光陰的移動比喻時間的流逝。

繁寫體是一個旦和一個勿。勿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象形字,意思是州里所建旗。旗的一個特點是隨風甩動,因此陽與風有關。風字繁體字風,有個凡有個蟲,蟲字隱喻相同沒有差異,所以把小蟲子叫做昆蟲,昆就是同。凡即無厶,凡字表示遍及所有,與數有關,與時間有關。“存在”是相對時空而言,而“氣”僅僅是其在時間維度上的表現。

風雲

陰和雲有關,陽和風有關,風雲常常並稱。

因為風雲都與氣有關,氣有質為風,氣有形為雲,無形無質的氣便是天。

風有質但無形,雲有形但無質,風雲二者形質不能兼備,故有風雲不測之說。

風視而不見故無形,但風吹旗動因此說風有質;雲有不同形彩因此說有形,但云漂浮空中從不掉下因此說無質。

陰陽共生

“氣”和能量有關,“質"和質量有關,能量和質量是物體存在即物體被我們的意識感知到存在的兩種“形”式,兩者可以相互轉換。氣是物質的波動性表現,質是物質的粒子性表現,形是意識對物質的判斷。

站在物體的角度看,物體從外部吸收能量並轉化為質量的過程稱之為陰,物體的質量轉化為能量並向外部釋放的過程稱之為陽。

物體從外部吸收的能量對物體而言叫做陽氣,物體向外部釋放的能量對物體而言叫做陰氣。物體有可能只對外部釋放能量或只吸收能量,也可能同時釋放和吸收能量。

陰陽是一個運動的兩個視角,從源頭看是釋放能量,所以對源頭來說這個過程是陽,從目的地看是吸收能量,所以對目的地來說這個相同的過程是陰;陰陽不能單獨存在指的是能量的流動必須涉及源頭和目的地兩個作用體,因為運動是相對的,描述物體的運動必須有運動物體和參考物體。

陰陽用以描述能量變化,能量變化產生時間;陰陽用以描繪時間,則陰為過去,陰氣即指過去的質轉化而來的氣;陽為將來,陽氣即可轉換為未來之質的氣。事物存在於時空中,離不開時間的約束,因此陰陽統領一切。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陰陽描述時間,柔剛描述空間,仁義描述人心。某種意義上陰陽又作為三才之道的正負極符號。柔為受,所以為陰,剛為施,所以為陽;仁在內,所以為陰,義在外,所以為陽。

陰陽常與五行並稱。兩種密切相關。

五行是什麼

五行不是五種元素。

五行不是五種元素。

五行不是五種元素。

五行是指五種行,即五種不同狀態的過程。

注意這是正確理解五行概念的前提,否則將陷入西方的元素論,中西文化之差異在此也可見一斑。

什麼在行?氣在行。

行於何處?行於道上。

什麼是道?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就像一條座標軸,陰陽就是道這條座標軸的正負兩個極向。

如何行?一陰一陽反覆不息。有道故能行,行於道,即所謂存在。“存在”就像在座標軸上確定兩個點連接成一條直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表示時間的起點和終點。

陽極而陰,陰極而陽,何以如此?

座標軸是直線,直線沒有端點,座標軸的正負極可以無限延伸並最終匯合,因為直線其實就是一個直徑無窮大的圓。無窮是個很難理解的概念,如同我們很難理解0.99的無窮循環其實等於1。理解這點,便理解了道生一。

行,即氣在物與外部之間流動的這種能量轉化的過程。五行就是五種不同狀態的“行”,分別以金木水火土表示,劃分的依據是陰陽勝弱關係。

土,陰陽二氣平衡,即物體吸收和釋放能量的速度大小都相等,物體的內能維持不變。這種狀態叫做土。

木,陽氣勝陰氣,即物體吸收能量的速度比釋放的快,物體內能持續增加,這種狀態叫做木。

金,陰氣勝陽氣,即物體吸收能量的速度比釋放的慢,物體內能持續減少,這種狀態叫做金。

水,陽極而陰,即只吸收能量,由於物體內能已無法再減少而無法對外釋放,,這種狀態叫做水。

火,陰極而陽,即只釋放能量,由於物體內能已無法在增大而無法從外部吸收能量,這種狀態叫做火。

注意水和火兩行並非獨陰獨陽,前面提到陰陽是一個過程從兩個視角看的不同描述,同一過程對釋放者而言為陽,對吸收者而言為陰。

陰陽總是同生同滅,就像作用和反作用。

土木金三行就像兩個小孩玩遊戲,你推我一下的同時我也推你一下,比看誰用力氣大;而水火兩行則是一個推一個受。

五行又各分陰陽。因此有陰木,陽木,陰火,陽火,陰土,陽土,陰金,陽金,陰水,陽水,十種,分別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即為十天干。

五行為何分陰陽?

五行分陰陽是為了說明五行這五種狀態之間的轉化,即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本身只是氣行於道的狀態,是一個狀態點,而五行分陰陽是描述這些狀態的發展趨勢。從何而來就是陰,陰即質,來自能;往那裡去就是陽,陽即質化為能。

五行相生

水生木,其實是陽水生陰木,

木生火,其實是陽木生陰火,

火生土,其實是陽火生陰土,

土生金,其實是陽土生陰金,

金生水,其實是陽金生陰水。

陽水來自於天,陰水來自於地。

五行相剋

如果說五行相生如同媽媽生女兒,那麼五行相剋就是奶奶管孫女。

水克火。

原因是木。因為陽水生陰木,木多陰則少陽,木少陽則不能生火,所以水克火。

火克金。

原因是土。因為陽火生陰土,土多陰則少陽,土少陽則不能生金,所以火克金。

金克木。

原因是水。因為陽金生陰水,水多陰則少陽,水少陽則不能生木,所以金克木。

木克土。

原因是火。因為陽木生陰火,火多陰則少陽,火少陽則不能生土,所以木克土。

土克水。

原因是金。因為陽土生陰金,金多陰則少陽,金少陽則不能生水,因此土克水。

媽媽需要照顧奶奶,所以顧不上女兒,因此奶奶克孫女原因是媽媽。當然這只是個比喻,實際上兒女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老去,總感覺是兒女在吸收父母的生命力,有時難免惆悵傷懷,然而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只能坦然面對。

陰陽五行還有八卦都和先天五太中提到的氣形質有關。

太多一下說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