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被稱為“90年代的心靈導師”。他的散文看似平淡,但平淡過後帶給人的是直擊靈魂的人生感悟,正如他自己所說他的文章是以最樸實的語言告訴世人最深刻的哲理。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人生最美是清歡”是流傳盛廣的句子,這裡的“清歡”在林先生看來是:“當一個人可以品味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裡看出了比鑽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覺比提鳥籠更感動,或者甚至於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所以,林先生能從日常瑣碎中感覺到清歡,更能在清歡中發現哲理,並書以文字給人以生活的啟迪。

在中國文化中,蝴蝶不僅是自然之物,更多的是作為自由自在的象徵翩翩飛舞在人們的心靈世界。特別是“莊周夢蝶”出現後,“蝶”就被歷代文人所追捧,並賦予了它多種蘊意,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它象徵著自由、美麗和快樂,以及恬淡的生活。所以在追崇“恬淡”方面,我認為這裡的“蝶”意與林先生奉行的“清歡”似有相似之處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林先生從7歲開始熟讀唐詩宋詞,應該說,中國傳統文化對他的影響是很深的,所以“莊周夢蝶”的思想肯定會和他那顆佛學之心相碰撞的,也一定會發生一些效應,所以“蝴蝶”這個生物中再普通不過的昆蟲,會成為林先生筆下,最富有人生哲理的承載體。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當二千多年以前的莊子分不清自己是蝶還是蝶是自己的時候,林先生在當今寫出了這樣的名言“我們誰不是站在某一個界限上呢?……從飛翔時看是一隻蝴蝶,落地時卻是枯葉”,是哦,夢裡自己或許就是蝴蝶,而醒來就是自己了,物我齊一,何必糾纏是與不是,珍惜每一階段的生命就是當下最美的。正因為林先生悟透了生活的哲理,所以他說“我也願意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還原生活的日子,認真過好每一天,讓每一天都因我的存在而有意義。

林先生的散文涉及的昆蟲有很多,但我認為林先生對“蝴蝶”情有獨鍾,隨口一個作比都是拿“蝴蝶”作比,如《把時間花在心靈上》就用蝴蝶作比來說明“太”的可怕,原文是這樣的:“我們喜歡蝴蝶,可是如果滿屋子裡飛滿蝴蝶,就不美了,再想到蝴蝶就會生滿屋的毛毛蟲,那多麼可怕……”再如《思想的蝴蝶》中也是把思想比作蝴蝶的。更奇特的是林先生

用“蝴蝶”寫成了人生三步曲。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人生第一步:帶著信念出發。

《蝴蝶的種子》給人的是生活起始的希望和信心。蛹破繭而成蝶,無需任何老師教化,它就有了生存的本能,會飛會尋花會採蜜,還會將來所有的一切,而這一切本能的“會”是因為“它是帶著前世的種子投生到這個世界,在它的種子裡有一個不可動搖的信念‘我將飛翔!我將菜花蜜!我將繁衍子孫’”。在這裡作者感動的是在美麗的蝴蝶身上看到空間的無限與時間的流動,但我感受到的是這份信念的重要。這信念裡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其實人生下來何不如此,你的存在將帶著家人的重託,實現自身價值的理想,以及國家的希望踏上人生征程。而所有這些構成的信念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每一天的生活,帶著自己的本真,帶著自己的信念,勇敢的出發!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人生第二步:帶著激情追尋

《海邊的白蝴蝶》講的是他和兩位朋友去海邊寫生,結果突然遇到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朋友被吸引去追逐蝴蝶,結果才發現“蝴蝶”其實是海邊上的白色紙片被風吹在空中飛舞。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的是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這美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幻象中的美,揭露真相或許會很殘酷。所以,生活中的我們既要有追逐“白蝴蝶”的激情,也要有知道“白紙片”真相後的坦然,畢竟我們享受了追逐美的過程,快樂了我們的心境。所以,坦然面對生活中帶給我們的一切,即使受到感官的矇騙,但只要“願意時常保有尋覓美好感覺的心”就會“在事物的變遷之中,不論是生機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見美,”因為“美的不在事物,而在心靈、感覺,乃至眼睛”。從生到死是一個生活的過程,而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只要你能保持尋覓美好的激情和心靈,那麼,再不堪的現實真相在你眼裡都可以看見其中的美。也就是說認真過好每一天的生活,無論陰晴,無論雪雨,無論得意失意,無論成功失敗,都要保持一顆發現美的心靈和眼睛,都要不斷追逐漂亮的“白色的蝴蝶”。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人生第三步:帶著坦然向死

《枯葉蝶的最後歸宿》寫的是作者在枯葉中觀察到枯葉蝶最後時光的感悟。當林先生將枯葉蝶捧在手心時,他想到的是:

“枯葉蝶是一生站立或者飛翔在枯葉和蝴蝶界限上”,當它終於打破界限的時候,它也就“終於放下執著了,它還原而且完整了。”枯葉蝶其實是人的縮影,每個階段都站在一個界限上,都在扮演者一個階段賦予他的角色,都在有意無意地用“枯葉”偽裝著自己,或許為了名,或許為了利,或許為了家人等等都在做著一些違背本心的事,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也。其實人大可不必偽裝自己,如果每一階段的內心都有著一隻甦醒的蝴蝶,那就可以收穫本真的快樂,不會因為生死而停止飛行的腳步。那當你臨終的時候,一定可以像林先生一樣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保持依然照舊的飛翔意志。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林先生是2019年1月23日去世的,可在1月22日晚上的微博上,他還寫道:“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假如晚上會死,但早上我還會在寫作”的諾言,也用一生給我們做了生活的楷模。

“蝶”意人生——林清玄的“蝴蝶”情結與“莊生夢蝶”

林先生不僅是“90年代的心靈導師”,而且是所有年代人的心靈導師。他的散文不僅展示了高超的文學藝術造詣,而且更是我們人生路上的指路心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