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市公司買理財”引發的思考

不知道4000萬對大家是什麼概念。

昨天在翻年報的時候發現當前很多上市公司喜歡用鉅額現金買理財,比如伊利股份、洽洽瓜子、輕紡城等。我就在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用10億買到年化收益率4%的理財,那麼一年的收益也會有4000萬,這應該是絕大多數人一生的收入了吧。對於很多上市公司而言,這筆錢僅僅是一部分資產的無風險收益而已。

由此引發了我對自己在“投資標的選擇標準”上的思考。

由“上市公司買理財”引發的思考

首先我們想一想企業買銀行理財獲取收益的這個過程:一家公司從銀行拿走4000萬,只是因為提供了10億的資金讓銀行來使用半年到一年,幾乎完全沒有壓力(我並不是說這是零風險的,但這的確比干其他任何事風險都小)。這麼看是銀行來承擔將這4000萬“無中生有”的壓力。但銀行又不是能印錢的地方,也不會創造任何實體產品來賺取利潤,它是通過放貸,把這10個億貸給其他企業來收取回報。至於銀行賺多少,總不會比買理財的一方那種躺著賺錢的方式低太多吧。不過到底貸款利率是多少我完全不知道,理財資金需不需要留存準備金我也沒去查,而且銀行完全可以採用“走量”的模式,所以還是不亂說銀行會賺多少,保守的說一個“賺很多”就可以。

在我們國家,銀行賺的這部分錢是有制度保障的,法律和政府會支持他們,所以銀行的風險和壓力也不大。最後“憑空”製造這部分“賺很多”的利潤的任務就交給了貸款的企業,這部分壓力最終傳導到了企業層面。那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成這樣,有錢的公司把錢給銀行,銀行通過信貸機制把錢給需要錢的企業和個人,企業和個人拿著錢去賺錢,最後把本金還上後,再把其中“賺很多”的利潤交給銀行,銀行再還給購買理財的企業。

這個過程是不是這麼簡單,意味著什麼,我們都暫且不考慮,我知道這個過程漏洞百出,也沒有這麼單純,只是大體上現代社會經濟就是這麼運轉的。信貸是人類經濟飛速發展的創舉。我們來說一說這個模式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一家企業把現金用於購買理財,是把錢給其他企業讓他去給自己賺錢。這種模式不過是一種對暫時閒置資金的處置方式。銀行也非常需要這種模式來維持運營,畢竟單純的儲蓄會越來越少,投資性的存款將漸漸成為主流,他們需要高額資金來幫助自己週轉和盈利。貸款的企業獲得資金後,製造出了實際的商品或服務,從消費者那裡收到了總額超過“本金+理財收益+銀行收益+自身收益”的回報,實現了企業的發展。在這裡我們不延伸到消費者層面,實際上這個流程讓整個國民經濟收益,依然是那句話,信貸是人類經濟飛速發展的創舉。

還是沒有說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我猜你一定希望銀行把這10億給你使用1年讓你獲得與你實際擁有資產完全不匹配的收益。僅僅是買理財,然後吃喝玩樂等一年就可以拿到4000萬,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嗎?

有,貸款的企業本質上就是這樣。在他賺取的“本金+理財收益+銀行收益+自身收益”中“自身收益”的額度是它們依靠自己現有資源無法賺取的部分,銀行的資金會使得這部分“自身收益”對它來說是與自身資源不匹配的超額收益。這就對我們選擇投資標的時又有了新的啟發:

由“上市公司買理財”引發的思考

1.不要過於擔心一家企業資產負債表中銀行貸款的規模,因為這是他們獲取與自身資源不匹配的高速發展的“前提”。銀行有勇氣放貸,就已經是經過了層層審核,(可以理解為銀行在幫助我們考察企業的基本面)。下面這句話必須另起一段說:

反而對那些資產負債率過低的企業,我們應該慎重考慮一個問題:他們是不是沒有能力提供足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利用槓桿讓企業增速發展。

2.如果一家企業的扣非淨利潤率無法超過“銀行理財利率+銀行貸款利率”,在產品沒有大的革新,戰略目標沒有大的轉變的情況下,投資這家企業還真不如我們自己買理財。這和“穩定”無關,實在是企業成長受限,哪怕它PE不到10倍,目前的淨利潤率也無法帶給我們企業成長的回報。最起碼買入定期理財還可以當做你“不借錢”的理由。

3.投資的本質是把錢交給好公司,然後讓它替我們賺錢。股市是一個交易市場,這裡有供需關係、有概念題材、有資本炒作,有技術分析,但其本質上還是股權投資。如果我們抓不住熱點,算不出估值,跟不上板塊輪動,看不清主力動向,分析不出走勢形態,起碼我們可以投資那些能穩定賺錢還肯分紅的好公司(當然還必須考慮合理的價位),最起碼也應該在投資組合中為他們留出一定的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