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售全部美债,真能达到“理想”效果?

最近,因为美国疫情日渐严重等原因,美联储推出临时回购机制,旨在解决一些国家的“美元荒”这引发不少民众关注,很多人都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又想故技重施,让各国经济体为它的损失买单。

再加之美国债务突破2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场恐慌情绪可谓进一步加剧。值得一提的是,在仅不到6个月的时间,美国的债务就增发了1万亿美元,增速也达到历史最快。

面对这样的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不小的,中国需要抛售美债的声音。更有甚者,有人提出建议∶中国需要效仿俄罗斯,清空所有美债。

抛售全部美债,真能达到“理想”效果?

那么,这样的建议真的靠谱吗?或者说抛售美债的威力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大吗?

恐怕未必。

一、美债市场有多大?

美国国债的发行规模,截止4月9日的数据,达到了24万亿美元,而美债二级市场的日成交额大约为6000亿美元。

6000亿美的规模意味着什么?一是体量大,像是200亿左右的抛售基本产生不了太大的波澜,二则是价格的恢复能力强,波动不会太大,因为日交易额巨大,流动性强。

这就意味着,想要美债的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则需要非常大的抛售量,一般来说除非美国本土的国债持有者,大量抛售,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虽然中国持有1万亿的美国国债,但总体占比还是有限,就算大规模抛售美债,对于美债价格的影响也不会持久,最多覆盖几天的交易额,对短期价格造成影响,而一旦美债价格下跌,便会有逐利者入局,价格随即被熨平。(国债价格低意味着到期收益率高)

抛售全部美债,真能达到“理想”效果?

像我国在我国在2015年也抛售约1800亿美元债券,但期间美债价格不降反升。

所以,想要利用抛售美债来进行价格打压,不是那么容易的。

到这,可能有人会说,美债只要抛出去就好了,就算损失一部分也可以避免所有的债务被赖账打水漂。

这一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美国真的会置自己200年来建立的信用基础而不顾吗?确实,还真有可能会,不过如果利益的关联方是美国本地居民和企业,那么,美国政府还真不敢这么做。

而事实情况就是大部分的美债,其实是美国老百姓和美国企业,甚至是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自己购买的。

以美联储为例,它所持有的国债就有3.3万亿美元,很显然,这样的情况下,违约就是打自己的脸,还违背了保就业的初衷。无可否认的是,

美国国债还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之一。

二、美债对于我国外汇储备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国央行4月7日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末外汇储备报3.0606万亿美元,环比减少460.9亿美元,较年初下降473亿美元,降幅为1.5%。

其中美债大约占到三分之一,起初央行持有美债的原因也很简单,3万亿的美元在手,肯定是不能全部拿在手里不赚钱的,买美债就既保留了流动性,又兼具一定的收益,最重要的还能防范结构性风险,可谓是一石三鸟。

而从进口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至少应该满足本国三个月的进口用汇需求,所以外汇储备与全年进口总额的最佳比例为40%,最低不能低于25%。就18年的数据来说,我国还略低于25%的水平,抛售美债没有太大的可操作空间。

抛售全部美债,真能达到“理想”效果?

而无所顾忌得抛售美债,对于自身也会造成伤害,所以,还是需要慎之又慎。

当然了,抛售美债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在美债的收益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选择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无风险资产肯定是更好,而且在各国加速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肯定会一步步进行调整,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将进一步被削弱。

这从侧面来看就是,全盘否定美债的时机还未到来。

三、结语

其实,查看美国经济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社会制度的固有矛盾,总会使经济危机在一定的周期内发生,美国经济持续10年平稳运行的背后,其实暗藏了许多小坑和大坑,稍不注意就是透支未来,甚至是引发连锁反应,防范风险我们确实该做,但盲目把矛盾点堆积在美债上,还是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