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囚徒困境:组织者很关键(上)

阅读前请先点击关注,麦穗阅读与您一起共读好书好文,本期与您一起共读《博弈论》第四章 走出囚徒困境。

我们前面讲过看油输出国组次佩克(OPEC)和世界留易组织(WTO)、讲了它们是如何将博奔参与者组织到一起,促使双方或多方达成合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合作中往往需要一个领导者或者组织者。

伊克人原本是生活在非洲乌干达北方山谷里的一个民族,不过现在“伊克人”已经成为了西方的一个专用词汇,用来形容绝望和失去信心。伊克入是如何背上这个恶名的呢?这还要从这个民族的发展说起。

伊克人最早的时候是游牧民族,男人勤劳能干,女人善良贤惠,以狩猎和采摘野果为生。后来,乌干达决定在伊克人生活的土地上修建一处国家公园,因此这块土地上将不再允许狩猎。

迫于无奈,伊克人从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迁到了一处丘陵地带。他们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打猎和采摘野果,被迫选择耕种山上的那片贫瘠的士地,他们的身份也由猎人转化为农民。

走出囚徒困境:组织者很关键(上)

从广袤的草原住进狭小的村庄,生活环境的转变让伊克人不能适应。他们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都被打乱,他们也由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变为一个自私自利的民族。

伊克人变得非常自私,并且互不联系,偶尔说话的时候也是冷冰冰的语言或者大声呵斥,总之没有一点礼貌和温情。他们不再共享食物,即使亲戚也不行。

他们将刚刚生下来的孩子扔到一边,像猪狗一样养着,孩子只要会自己行动了,父母便训练着让他们去偷去抢,甚至老年人和残疾人他们都抢;老年人没有劳动力了便被子女扔出家门,任其饿死。

走出囚徒困境:组织者很关键(上)

所有你能想象到的人类的恶行,都能体现在此时的伊克人身上。于是,伊克人成了一个代名词,指代绝望、冷漠和失去信心。人类最初的时候不正是如此吗?野蛮、自私,那是什么将人类驯服得如此文明?是合作。

著名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给出的答案是:集权是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集权便是组织、政府,就像是没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之前,产油国之间的关系便像伊克人ー样混乱;没有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国家之间相互设置照易壁全,征收高额关税,谁也不想让对方占自己便宜,谁也占不到对方的便宜,结果两败俱伤。

这些都同人类当年的境遇以及伊克人的境遇是一样的。最终这种困境得以破除,依靠的便是OPEC和WTO这样的组织。

国家与国家之间同人与人之间一样,现今世界上国家之间没有个统一的领导组织。联合国不过是一个协调性机构,关键时侯不能发挥效力,例如,美国便多次绕开联合国展开军事行动。

因此家与国家之间想要在某一领域进行合作的时候,便会形成一些组织我们熟知的组织有欧盟、北约、东盟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