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欢迎关注《老赵商视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轻骑的没落过程。今日,我们主要讲一下从峰顶跌落的“轻骑之父”张家岭。

我们主要从三部分讲述:张家岭的辉煌,张家岭的没落,案件反思。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 张家岭的辉煌:

张家岭,江苏省赣榆县人,从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工作,曾任济南市一轻局三大件办公室副主任,济南市缝纫机副厂长。张家岭的辉煌还是在轻骑集团创造的。

1984年,一张调任书下来,42岁的张家岭由济南市缝纫机厂调任至济南市轻骑摩托车总厂。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当时轻骑的状况是:企业资产2000万元,负载率达到了100%,资金周转困难,处于破产的边缘。此时的轻骑,销量位于全国第六位,可以说张家岭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张家岭陷入了沉思,如何寻找出路。经过市场分析,他认为摩托车产业仍然具有前途,轻骑的困境要从技术方面突破。

引进K90项目:张家岭多次走访省、市两级政府,争取到了政府的支持,花费巨资从日本引进K90技术项目。这个项目的引进为今后轻骑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轻骑很快摆脱了造型简陋,噪音大的“黑老鸹”的印象。

20世纪90年代,国内商场,旅游,房地产各个项目被热炒起来,很多企业进行了多元化经营。此时的张家岭深知轻骑刚刚走出泥潭,羽毛未丰,果断拒绝了下属的提议,拒绝了诱惑。

张家岭的资本运营很早就布局了。在1993年,成功运作了轻骑上市。这是摩托车行业第一个上市的公司。

张家岭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在4年时间里,三次从资本市场融资16亿元。

从1993年到1997年,济南轻骑的营业收入从19亿元到33亿元;利润从1.1亿元快速增加到4.7亿元。

轻骑摩托荣获全国最畅销商品“金桥奖”四连冠,并且是摩托车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的公司。

轻骑摩托终于在张家岭的带领下登上了行业第一的宝座。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 张家岭的没落:

轻骑摩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面临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张家岭此时没再拒绝多元化的诱惑,反而主动四面出击。

轻骑集团,在全国广泛收购:琼海制药,玉泉深信大酒店……1995年,轻骑集团兼并的企业达到了33家,控股上市公司3家。

但是,张家岭并未止步,仍在疯狂收购扩张,希望一二三产业均有所突破。据统计2000年,轻骑集团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公司达到了100家,很多公司的领导甚至从未见过张家岭。张家岭难以驾驭这么多公司。

疯狂扩张后的恶果显现,如日中天的济南轻骑开始急转直下。亏损的企业拖垮了济南轻骑。

1998年到2000年,主营业务分别是19亿元,9亿元,5.4亿元,年均下降幅度突破50%,净利润分别是3.4亿元,1975万元,-2.72亿元。轻骑集团3年的大倒退难以理解。

2002年,轻骑集团全面亏损达到了34亿元。济南轻骑沦为ST轻骑。

多元化的不归路,管理失控,资本违规操作,济南轻骑集团一步步走向深渊。

张家岭也随之一步步走向监狱。2009年,张家岭犯有信用诈骗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偷税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资产。(在此不在详述犯罪细节,具体可百度查阅)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 案件反思:

回顾张家岭的辉煌到跌落的历程,历史留给他的恐怕只有一声叹息了。

一,多元化不归路。张家岭带领济南轻骑疯狂扩张。很多公司企业呆账,坏账过多,未经财务审核直接收购,导致后期成为一个填补资金的无底洞。并且很多领域是轻骑集团不擅长的,收购公司大多陷入了亏损。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二,大权独揽。张家岭前期确实为济南轻骑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张家岭独断专行。

张家岭热衷于个人崇拜,他的讲话被印成了《张家岭文集》《张家岭总裁论销售》等多本书籍,人手一册。

张家岭爱好书法,各个分公司的题词随处可见。张家岭开会经常包机去海南开“神仙会”,专车奔驰600,还有一辆加长的凯迪拉克。

通过以上几个举例,可见张家岭早已忘了轻骑前期的艰苦奋斗,过起了骄奢淫逸的日子。个人独断专行,一般人压根见不到张家岭,即使公司副总也要提前两天预约。

三,张家岭自我悔过书。

在张家岭的悔过书中,他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以犯罪而结束,悔恨痛苦,追悔莫及。我之所以沦落到犯罪地步,一是生产经营中对决策后的风险估计不足,缺乏对决策风险的追踪和控制。二是个人权力过于集中,很难听到相反意见。三是缺乏学习、法律知识匮乏,个人主义、利欲主义慢慢地滋生起来,于是从报效祖国逐渐变成为自己谋利了。”


张家岭:从“轻骑之父”走向监狱的“囚徒”,败因令人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