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本來抱著解悶的心態去看了《鬢邊不是海棠紅》,沒成想被尹正和黃曉明的演技給收服了,每集必追,還成了這對中年CP的“自來水”,老想跟人安利他們。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在這部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的劇中,尹正飾演的戲曲天才商細蕊,與黃曉明飾演的精明商人程鳳台,一個為理想奮不顧身,被世人看作瘋子;一個向現實無奈低頭,在看似完美的生活底下,多得是湍急的暗流,恰如一個人的兩面。


理想在現實眼中,等於不可理喻


京劇名伶商細蕊是梨園行中不世出的戲曲天才,唱武生出身,後轉去唱了花旦,還通崑曲,在戲曲方面的天賦奇高。

戲就是他的全部,只要是跟戲相關的,哪怕是戲服上的一個線頭都不能馬虎。他在布行驗收定製的戲服時,是拿著放大鏡細細地看著每一處的每一根線,看到有一處地方扯了線,當即就表示不能收,要退回去重做。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他皺著眉頭說:

“戰金山穿的行頭,梁紅玉還沒出徵呢,自個兒盔甲就散了線。”

對他來說,戲臺上就是他的戰場,既然扮了這個人,小到一針一線,都得為她負責。

可以說,商細蕊就是為戲而活的,戲是他的理想。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然而為理想而活的人,總是不被世人理解。

劇中商細蕊的師大爺姜榮壽是梨園行的會長,看到商細蕊風頭漸盛,總是想打壓他。

姜榮壽千方百計阻撓他唱戲,派出自己的得意門生陳紉香同他打擂臺,打賭誰輸了誰就要一年不唱戲,還剃光頭。後來商細蕊憑一出趙飛燕的新戲贏了,他又生一計將商細蕊逐出師門。

姜榮壽這個形象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心胸狹隘,見不得別人有一點好。自己循規蹈矩了一輩子,最見不得有人離經叛道做出點成績來,一旦見了肯定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將人掰回來。

在他們看來,規矩大過天,不按自己心中定下的規矩走,就是欺師滅祖,再天才的人都得將他從雲端拉進爛泥中。

理想與熱愛,在姜榮壽們眼中一文不值。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可是天才之所以與常人不同,就在於他們的天縱奇才,處世為人不按常理出牌。

就如《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思特里特蘭德,人到中年時放棄了美滿的家庭和優渥的生活,為了追求藝術隻身從倫敦到巴黎,最後流浪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一心痴迷於畫畫,得麻風病死前還讓土著妻子愛塔將嘔心瀝血畫出的壁畫一把火燒掉。

在世人看來,思特里特蘭德就是個十足十的怪胎,體面的生活不要,非要受苦受難去追求勞什子理想,搞得自己不成個人樣,最後還什麼都沒留下。

但在思特里特蘭德眼中,中年才幡然醒悟去追尋的藝術才是他的人生意義所在。只要能畫畫,物質條件再差也絲毫撼動不了他的心。

他的心中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必須一刻不停地將它們表達出來。從愛塔那裡,我們可以窺見他死前付之一炬的壁畫是多麼震撼人心。

思特里特蘭德和商細蕊一樣,都是為了理想可以犧牲全部的人。可惜,理想在現實眼中,等於不可理喻。不受認可的理想,受盡了冷眼和嘲笑。


現實不會永遠完美


商細蕊是活在戲中的戲痴,天賦滿點卻不通世事,總是遭受現實打擊,成名之後多的是人對他橫加阻攔。

而另一個主角程鳳台拋棄了理想,被迫選擇做一個滿眼世俗利益的精明商人,在人情世故中游刃有餘,日子過得卻也稱不上完美。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與商細蕊相遇時,程鳳台已經是個八面玲瓏的商人,住著前朝的王府,有著貌美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生意蒸蒸日上。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他也曾有過夢想。

程鳳台年輕時原本在國外進修文學,後來家道中落,在家人落難之時,他苦苦掙扎,最終還是放棄了文學理想,無奈向現實低頭,回國收拾父親留下的爛攤子。

妻子範湘兒是當初為了獲得范家的財力支持不得已聯的姻,做生意也是為了保護家人不再受人欺凌,在親人面前,他從此閉口,不再談文學。

饒是已經向現實低頭,不再談理想,他看似美滿的生活下,也多得是糟心事: 同行眼紅他冒死爭來的生意,想方設法搶佔;妻子看輕商細蕊,不支持他看戲投資戲樓,更懷疑他會在戲樓出軌。

他幫範湘兒的弟弟範漣處理情人生下的孩子,卻被範湘兒誤會孩子是他在外面鬼混生下的,被她用言語狂轟濫炸,甚至否定了他在生意上的努力,說程家的錢都是范家生出來的,要養孩子就讓他淨身出戶,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燒了他尋找多年的母親寄來的信。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劇情上演到這裡,原本和睦的家庭內在的矛盾已激化到最大點,程鳳台不與爭辯,什麼都沒帶就離開了家,去到了商細蕊的水雲樓。

程鳳台是個很重責任的男人,面對家人有難,他雖痛苦於理想中斷,但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扛起了自己應負的責任。

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他賭著命去做軍火生意;為了錢娶了範湘兒,他哪怕不那麼愛她,也努力地盡著一個丈夫的職責,關心呵護她,尊重她,視她為獨立的個體。

在當時仍可三妻四妾的年代,他不養情人不包外室,連妻子要給他找通房丫頭都拒絕。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完美的愛人,便盡全力做一個完美的丈夫,他對範湘兒,仍是有些情意在的。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正因為他如此盡責,在看到他為了生活不得已讓理想一退再退時,生活的現實卻仍舊沒有善待他,一個又一個地給他出難題時,才會覺得無比唏噓:

理想是個需要耗費很大代價的東西,但拋卻理想,立足現實,卻也不見得會過得多麼輕鬆。現實的本質就是不完美,那些看著擁有無比完美現實的人,多的是不為人道的苦悶,只能自己在靜夜中默默消化。


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商細蕊為理想而活,一句唱詞、一處身段都值得他細細揣摩,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世界中;

程鳳台低頭現實,為了親情與責任奔走拼搏,理想只能在午夜夢迴時獨自追憶。

商之於程,就是理想照進了現實。

在看商細蕊表演他的拿手曲目《長生殿》時,程鳳台看著舞臺上的唱唸做打,內心觸動:

“一出長生殿,每個人都能從裡邊看見自己的人生。我看見的是無奈,是步步妥協,是被命運拉扯著,過著自己根本就不想要的生活。我曾經的歲月,心裡的不甘願,商細蕊都替我唱出來了。”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他想起了在自己幼年時出走的媽媽春萱。

為了愛情,當時正是當紅花旦的春萱嫁給了程鳳台的父親做三姨太,並答應程家以後不再唱戲。

但隨著時間流逝,春萱越來越按捺不住心中對戲的嚮往,在與丈夫日漸激烈的爭吵中,春萱終於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忍痛舍下幼子,回到戲班。

她在愛情與理想中先是選擇了愛情,但卻敵不過理想的強大魅力,當愛情塵埃落定,她發現,錯失理想更讓人晝夜難安。

在離開程家時,春萱對程鳳台說:

“媽媽離開戲臺子,走著走著把自己給走丟了。現在得回去,把自己找回來。”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她與商細蕊一樣,都是為戲而生的人。戲之所繫,就是他們靈魂的安眠之處。對於理想,他們一刻都不能等,再等,“就被後悔追上了”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商細蕊讓程鳳台明白了這個道理,彷彿在黑暗的舞臺上為他打下了一束追光。

向現實低頭不意味著要完全放棄理想,或許理想不能完全實現,但看著理想照進現實,卻能讓人在生活的夾縫中獲得些許喘息的機會,不至於在生活的苟且中呼吸困難。

商之於程,就是理想照進來的那束光。能與商細蕊成為知己,是程鳳台放棄理想之後,收穫的最好禮物。

《鬢邊》口碑逆襲:最好的生活,是理想照進現實

看人們在理想與現實中抉擇兩難,這樣的橋段總是百看不厭,是因為人們沒法在其中還毅然決然地做出選擇。

我們總認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在我們選擇魚的同時,可以將熊掌贈給有勇氣吃熊掌的人。

希望這個世界,能善待為理想奮不顧身的人。正是有這些為理想瘋魔的人,我們的世界才有向前推進的動力。

當我們在現實的泥沼中掙扎求存時,還可以仰望星空,看理想在天上發著細微而堅定的光,看這光照進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