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频繁,一般来说,开国皇帝总是英明神武,而末代皇帝则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他自称“始皇帝”,希望大秦王朝能够“千世万世永不断绝”,然而秦朝却二世而亡,国祚仅仅15年,秦二世胡亥被人们骂了两千多年。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再比如同样是二世而亡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被认为是一代明君,他结束了上百年的分裂局面,再度统一中国,建立了隋朝。然而,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没几年隋朝就灭亡了,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隋炀帝,他在位时期,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西征吐谷浑,滥用民力,老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在全国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天下大乱,隋炀帝在扬州死于非命,隋朝灭亡。隋朝因隋炀帝而灭亡几乎成为了一个常识,然而唐朝时期的名相房玄龄却认为隋朝之所以灭亡,罪魁祸首并不是隋炀帝,而是另有他人。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我们先来看看隋朝的建立,相比于另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秦朝,隋朝的建立是十分容易的,秦朝是秦国国君“奋六世之余烈”才最终统一了六国而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隋文帝杨坚得国太快了,他是篡了北周的政权才建立的隋朝。北周一共有5个皇帝,其中唯一有作为的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北周宣帝,这是一个十分荒唐的皇帝,整天痴迷于饮酒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最终纵欲过度去世了,年仅22岁。宇文赟娶了杨坚的女儿,他死后第二年隋炀帝就独揽大权、篡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因此,隋文帝建立隋朝并不是光明正大的,而是篡了北周才建立的,他建立隋朝,不仅得国快,而且得国不正。在古代做什么事都讲究名正言顺,作为臣子就应该忠君爱国,然而杨坚作为北周权臣,而且还是皇帝的老丈人,却篡位建立了隋朝,得国不正的王朝往往不得民心,官员们也并不真心拥戴。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在《旧唐书》中,有一句房玄龄的话:“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房玄龄不愧是一代名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首先“隋帝本无功德”,他得国不正,篡位建立隋朝,而且他大杀功臣,几乎将帮助自己建立隋朝、一统天下的功臣们给杀了个干干净净,史书记载:“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他杀的功臣们包括隋朝名将史万岁、隋朝四贵之一的虞庆、开国武将元谐等人。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几乎杀尽功臣的隋文帝为什么名声很好呢?因为他杀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为了讨好杨坚、背叛了北周,这样的小人被杀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义愤填膺。还有一个原因是,杨坚是一个聪明人,不像朱元璋杀功臣那样大张旗鼓,动不动就杀成千上万人,杨坚杀功臣,只杀少数几个最重要的功臣,而且他不是一下子杀,而是过一段时间杀一个,再过一段时间又杀一个,徐徐杀之!他这样杀功臣,谁还敢给他卖命呢?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另外,隋文帝“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规矩,如果坏了这个规矩就会后患无穷,隋文帝就不懂这个道理,本来应该是长子杨勇继承皇位,隋文帝却十分器重杨广,平日里也经常重用杨广,最终导致兄弟相残,“使相倾夺,诸后籓枝”,隋炀帝当上了皇帝。如果隋文帝能够一开始就坚定地确定杨勇是继承人,而不重用杨广,让杨广没有机会夺取皇位,隋朝也就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了。

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杨广?并不是,房玄龄一针见血指出真相

因此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隋炀帝杨广,而是名声十分好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