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招熟”等于“懂劲”?这话误导了很多人,不要一错再错了

王宗岳,清·乾隆年间人,著名的武术宗师,精通太极拳。他的《太极拳论》被各太极拳门派奉为经典之作,文中有句话“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更是被推崇备至。仿佛把太极拳练到“招熟”,就是“懂劲”了。所以大量太极拳习练者,为了早日“懂劲”,就拼命地练,结果劲没懂,反而伤痕累累。

太极拳“招熟”等于“懂劲”?这话误导了很多人,不要一错再错了

王宗岳先生肖像

“招熟而渐悟懂劲”,这话的目标和目的都在于“懂劲”。那么何为“懂劲”,说简单些,就是懂劲的变化,即懂发劲、化劲那一瞬间微调的变化技巧。单从太极拳特有的推手来说:对方进攻时,或挤或按、或採或挒,我方能否在较大的力量之下,微调对方所攻的位置,让对方有力发不出来;若强行发力,则让他自己失势跌出?这个微调的技巧,是太极拳缠丝劲的变化,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正是太极拳精妙之处,即使把拳架练得再熟,也是无法做到的!

我方在化劲的同时还要发劲,还能让对方无法化解这个劲,这个劲最好是身上传递过来的合劲,手仍是松松地、微微地变化着。这个劲就是缠丝劲,是通过身与手的微微变化体现出来的,也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仅靠招熟,无法做到!并且此时已无招,却处处都是招!

说到招熟,我想普通的练拳者,很难与正规比赛的冠军相比!他们有天赋,苦练多年,招式熟的不能再熟了!每招每式,除了“熟”之外,还体现了大家理想中太极拳的样子:行云流水、灵动缠绵、刚柔相济、动作精准等等,你能想到的形容太极拳的词语,都可以用在他们身上!但只要和人一试手,立刻手足无措,处处受制于人。他们的精力都花在的如何让太极拳表演起来好看上了,没有研究太极拳的“劲”,更谈不上“懂劲”了,这是对“招熟而渐悟懂劲”最大的讽刺!更悲哀的是,一旦拿到了冠军,就成了“名师”,借机拜个更有名气的“大师”,顺便开个太极拳培训班,与公司签约拍个教学视频,学员蜂拥而至,培训费也是水涨船高。但这离太极拳已经太远太远了!

太极拳的“招熟”不等于“懂劲”!很多人只知道苦练,以期望能渐悟“懂劲”,却不知“招熟”只是最初的一小步!但太极的劲,需要教、需要学。没有师父言传身教,没有反复的实践这个“太极劲”,招式再熟,也没有“灵魂”,仍是空架子、太极操!不但不能健身,反而伤身,更不能防身!喜欢太极拳是好事,但真的需要跟着真正懂得太极运动规律、人体力学的老师一点一滴地学习和训练,无论何种功夫,细微之处方为真功。聪明的您能从下图中看出细微之处的功力吗?

太极拳“招熟”等于“懂劲”?这话误导了很多人,不要一错再错了

洪均生公传授杨师女儿缠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