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进入高发期,全方位除“虱”很关键!

随着天气的转暖,病毒病又进入高发期。而目前已知80%的植物病毒依靠昆虫进行传播,特别是粉虱,比如菜农朋友非常熟悉的烟粉虱,食性很杂,尤其喜食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成为许多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能传播多种病毒,比较常见的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即TY 病毒(只有烟粉虱能传播)、褪绿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等,给蔬菜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想要预防病毒病,除“虱”很关键。

病毒病进入高发期,全方位除“虱”很关键!

物理防治

清洁棚室,减少虫源:棚内的残株落叶、杂草是粉虱生存繁殖的重要场所和聚集地。及时将棚室内外的残株落叶及杂草及时清除,可大大减少室内虫源,避免隐藏的虫卵再次繁殖危害。

设置防虫网:日光温室及时将棚室通风口、前脸及入口处设置防虫网,拱棚将顶部放风口和两侧腰风处设置防虫网。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目数较大的防虫网,防止粉虱迁飞入棚室内。

悬挂粘虫板:粉虱虫体小,若不注意,非常容易忽略过去,等到发现时棚内虫害已经非常严重。悬挂粘虫板可以提早发现这些小型害虫的发生状况,并起到一定的杀虫作用。粉虱具有趋黄性,可在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一般情况下,每亩悬挂40-50张左右,可视虫害程度而增加。

高温闷杀:白粉虱的繁殖适温为18—21℃,烟粉虱为27℃。针对粉虱对温度敏感的特点,高于35℃活性降低、后代孵化率低甚至死亡,种植黄瓜、丝瓜、苦瓜、茄子等喜温作物的棚室,可在晴天浇水后,选择中午前后高温时段关闭风口,当棚温升至4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保持2小时的闷棚时间,然后通风降温,这样处理可抑制粉虱繁殖。

生物防治

丽蚜小蜂是粉虱的天敌,可进行人工放蜂,每株释放3-5头丽蚜小蜂,7-10天释放一次,连放4次,防治效果较好。其他粉虱天敌还有草蛉(1头草蛉可以吃掉170头粉虱幼虫)、花蝽、捕食性瓢虫等,同样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病毒病进入高发期,全方位除“虱”很关键!

化学防治

喷药有侧重:粉虱成虫群集在叶背面,具趋嫩性,所以植株上部新生叶片成虫多,而未孵化的卵主要集中在植株中层及以上的叶背面以及侧枝等处,中层以下的老叶上的虫卵多已孵化,因此菜农在喷药时要有所侧重。

虫卵兼杀:白粉虱的成虫、若虫、卵等在棚室内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只杀了虫,而卵、蛹就会继续孵化成虫,会继续危害蔬菜。要保证防治效果,必须注意虫卵兼杀。可选择杀虫效果较好的吡虫啉或啶虫脒配合杀卵效果好的噻嗪酮同时使用,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天,最好在接近黄昏时喷药,这时白粉虱活动能力下降,能够有效将其杀灭。不管选用的是杀虫药剂还是杀卵药剂,都要注意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烟剂熏杀:粉虱也可采用烟熏的方式防治,每亩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或15%异丙威烟剂熏烟,闭棚熏8-10小时后及时通风,为熏杀得彻底干净,最好连续熏杀两次。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