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落實433重點工作丨兩當縣:戮力念好致富經 讓富民產業“遍地開花”

近年來,兩當縣把產業培育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的強力後盾,在做大做優富民產業的過程中,立足資源稟賦、結合各鄉鎮地域特點擴大核桃、花椒、中華蜂等傳統產業規模,拓寬了群眾增收門路。

四月是萬物生長之際,全縣上下搶抓有限農時,開展各項農事耕作,兩當大地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春耕景象。


時下,是核桃樹高接換優的最佳季節。在西坡鎮、站兒巷鎮的田間地頭,縣自然資源局技術人員正帶領鎮村幹部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員們,全面開展核桃樹高接換優工作,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為抓住有利時機,推動核桃產業提質增效,技術人員積極開展核桃樹高接換優工作,並對現場群眾開展了嫁接技術及後期管護培訓,確保嫁接一棵、成活一棵、見效一棵。

高接換優過程中,技術員們從樹苗截幹、接穗選擇,到嫁接部位選取、裹薄膜、套塑料袋,都認真細緻、細心作業,確保每棵嫁接都達到高標準、高質量。同時,還認真向現場群眾講解嫁接技術及後期管護知識。


兩當縣把產業富民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力抓手,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新路徑,因地制宜推廣發展中華蜂養殖。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站兒巷鎮中華蜂養殖大片區的要求,站兒巷鎮鼓勵發展中華蜂方箱科學養殖,把科學養殖嫁接在傳統養殖的基礎上,增加養殖效益,擴大養殖規模,逐步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小庭院大規模”、“農業+旅遊”(馮河)、“農業+科技”(秦南公司)“一一二三”的中華蜂養殖發展模式,讓農戶在青山綠水間享受生活,增收致富。


站兒巷鎮積極組織養殖大戶和託管代養負責人參加各級中蜂養殖技術培訓,同時邀請養蜂技術人員深入各村中蜂養殖基地對日常管理技術、活框飼養技術、春繁強群技術、蜂群治蟎技術、蜜蜂越冬技術等進行現場培訓,培養村級中蜂養殖技術員,增加養殖戶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提高蜂群的成活率與繁殖率,著力推進養蜂產業化發展。

當下正是春種好時節,左家鄉的各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也早已熱鬧了起來,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翻地、施肥、種籽……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奏響了春天的樂章,播下“希望 ”的種子。

為解決中藥材種植難題,左家鄉黨委突出支部引領示範作用,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舉辦返鄉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同外出務工人員交流,組織農戶外出觀摩學習。同時引進企業,在左家村、大莊村分別建設王陵中藥材觀光示範園和大莊村中藥材示範點,引領農戶參與中藥材產業發展。通過支部引領,讓黨員和群眾在產業鏈上一起發展生產,有力維護了種植戶的經濟利益,讓黨員和群眾堅定了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的信心,將有效促進中藥材種植產業在左家鄉生根發芽,遍地開花。

在兩當縣農業特色產業獎補政策的扶持引導下,魚池鄉依託地理資源優勢,結合村情戶情實際,切實做強壯大產業規模,促進產業效益最大化。

為搶抓春季花椒樹管護最佳時機,切實提升花椒質量和經濟效益,連日來,兩當縣魚池鄉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積極組織動員鄉村幹部及黨員,紮實開展花椒樹綜合管護,全面掀起春季花椒樹綜合管護新熱潮。

魚池鄉充分調動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盤活農村集體資源,壯大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重點打造“黨支部+集體經濟+黨員”的經濟體制模式,實現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集體經濟做支撐、貧困戶參與的產業發展新局面。魚池鄉在產業發展中為群眾指引方向,明確道路,帶領群眾在產業上獲得經濟效益,穩定脫貧奔小康。

雲屏鎮積極探索農村發展新路徑,以黨支部引領產業發展為切入點,讓產業發展烙上“紅色印記”,通過產業發展讓群眾見實效得實惠,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切實增強村級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在雲屏鎮元山村的100畝丹皮種植園內,群眾分片忙碌在田地裡。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工作,雲屏鎮對2020年農業種植重點項目確定了分工包抓人員,指導農業項目有序開展。同時結合全鎮旅遊鄉鎮建設實際,2020年雲屏鎮堅持農業重點項目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的方式,在街道、村打造135畝的黃花種植採摘園,在元山村種植100畝丹皮,通過農旅結合,著力提升旅遊品牌吸引力、農特產品銷售值,帶動更多的群眾加入農旅融合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監製:李建輝 責編:葉永宏 審核:馬 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