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在關鍵時期發佈的“新戰略”,有哪些深意?

中國房地產又一次來到十字路口。

儘管有關房地產行業拐點、房產企業換檔的聲音時常不絕於耳,但此次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攪亂了全球秩序,讓今年經濟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對於2020年的房企來說,現金流緊張、負債高築、銷量低迷等已經成了繞不過的掣肘問題。屋漏偏逢連夜雨,陰雨天帶來的連鎖反應或許還隱藏著更大的威脅。

謀定而後動。3月31日,許家印宣佈重大決定:“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向來以“穩、準、狠”著稱的恆大戰略在此時做出調整,信息量巨大,其背後所釋放的信號耐人尋味。

恆大在關鍵時期發佈的“新戰略”,有哪些深意?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1、“高增長”,拓寬資金源頭活水

朱熹有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增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對任何經濟組織來說都是生命線,是最關鍵的指標。對恆大來說,保持增長就算為企業注入不斷的源頭活水。

許家印在發佈會上表示,“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

恆大的新戰略中,把銷售的高速增長放在了首要位置,足以見其“定乾坤”的作用。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的考慮。

一是,房地產是重資產行業,資金鍊壓力大,只有保持銷售高速增長,前期投資才能儘快收回,結束項目的開發週期實現資金回籠。

二是,加速市場檢驗樓盤項目的節奏。銷量往往是晴雨表,哪些項目賣得好,市場反饋好,哪些項目消費者不買賬,都需要即使用過市場檢驗反饋,以啟示接續開發。

銷量的高增長是一場與市場較量的白刃戰,結果導向的指揮棒下,將激發狼性拼搏精神,用銷量的增長加快資金的快速回籠。

2、“控規模”,重新審視土地儲備

所謂“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恆大計劃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一方面,拿地成本是整個房地產項目開發中的頭部成本,資金量巨大,特別是部分一二線城市土地價格高出理性區間。如果繼續加大對土地儲量的追逐,勢必會陷入“土地陷阱”之中。

另一方面,不走粗礦式擴張的路子。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三四線城市房價已開始回落。此時,需提高既有土地儲備利用效率,減少盲目儲備和低效土儲,把“土地儲備”這個最大變量,轉化成向前的有力增量。

指揮棒發生明顯調整,嚴格控制土地儲備,表明恆大已經重新審視土地儲備與企業發展的關係,當下階段,降低土地儲備更對企業利益有好處。

恆大在關鍵時期發佈的“新戰略”,有哪些深意?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3、“降負債”,築牢企業安全防線

高負債是所有房地產企業的通病,在2019年財報中一線房企融創淨有息負債率高達289.54%,隱患不小。

在目前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的高負債率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因為當行業不再高成長時,高槓杆就成了一顆隨時會炸的地雷。

恆大新戰略中的“降負債”,就是一場“掃雷”行動。恆大計劃,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總的來說,在行業下行期一定要築牢企業安全的防線。2020年是行業洗牌年,要防止運營不善導致企業“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恆大對形勢的變化嗅覺很敏銳,動作也很快。今年初率先開創的“網上買房”新模式,就足以見其機制的靈活。新戰略指導之下的恆大,發展後勁更值得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