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頭 實現了邊角料到熱門款的逆襲

“老茶頭是什麼東西?””這個硬坨坨是啥?““都有個老字了,是不是過期了?還能喝嗎?”最初接觸到老茶頭的茶友,總是會爆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我身邊的朋友也是如是,拿著這硬結疙瘩,帶著一臉疑惑問我,在此我簡單說說,也算拋磚引玉,歡迎各路大神補充指正。

老茶頭   實現了邊角料到熱門款的逆襲

普洱老茶頭

1、邊角料老茶頭:

茶頭,又名“自然沱”,這個得講回普洱熟茶的發酵,熟茶經過人工渥堆發酵,發酵中根據需要,工人要定期翻堆,避免發酵產生的高溫將茶葉烤焦,而曬青毛茶中比較肥嫩的芽葉,由於嫩度高,果膠含量高,茶葉會析出果膠,且果膠比較粘稠,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而茶頭為啥又冠名“老”字呢,因為新出的茶頭堆味重,口感不好,一般要存放多年後才適宜品用,所以稱之為“老茶頭”。

老茶頭在幾十年的熟茶歷史裡一度被歸為邊角料處理,那個時代,茶的標準更強調等級,越細嫩的料子等級越高,粗老的就是5級、7級、9級,不同等級有不同的用途,老茶頭難登大雅之堂,大多用於平民勞作之後泡水解渴。

2、熱門老茶頭:

老茶頭之所以現在擺脫邊角料而登上大雅之堂,還是與它的口感息息相關,低堆味兒,甜感、潤滑感、飽滿感、黏稠度較好,這些特性得到老茶客的喜歡,不僅僅有普洱熟茶的內質,還有更豐富的果膠質,相比正常的熟茶,它非常耐泡,茶湯醇厚柔滑、湯色透亮。飲之清涼解渴,幫助消化熱毒及酒毒,祛除疲勞,提神醒腦,減肥降脂等,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老茶頭。

老茶頭   實現了邊角料到熱門款的逆襲

3、老茶頭的泡法

投茶量:老茶頭相比其它等級的條狀茶的出湯速率會慢些,可略加大投茶量。比如平時9g投茶量的蓋碗,可投11g的老茶頭。

注水方法:壺嘴儘量低,沿杯壁注水,保證水溫不降太快。老茶頭極其耐泡,能夠泡20-30次左右,且由於成坨的形狀,為了能泡開它,建議洗1~2次的茶,又根據茶頭緊實情況,最初浸泡20秒左右,茶湯最初較淡,隨之越來越濃,濃時可酌情縮短浸泡時間,另外,老茶頭也適宜採取悶泡的方式。

茶器:由於老茶頭出湯率慢,又緊結成塊,十分耐泡,茶人們喜歡用保溫性能更好的紫砂壺或是紫陶壺沖泡,湯感滋味會更好喝。

煮茶:老茶頭加入熱清水直接文火慢煮,煮出適宜的湯色和口感,慮出茶湯品飲,建議用陶器、配上粗樸的古陶器杯品飲,煮茶是精華,所有的堆味雜味,都在之前過程中散發了,這一壺茶,醇香之極,方是精華所在。

老茶頭   實現了邊角料到熱門款的逆襲

以上淺見,歡迎各路大神補充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