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最近,26岁的福州少妇生下男婴小罗(化名),全身发黄,像个“小黄人”,两个月过去了,小罗没长个,还一直吐奶、哭闹,到医院一查,竟是一种遗传代谢病,罪魁祸首是母乳中的乳糖。如不及时治疗,他很可能夭折。


出生两个月“小黄人”险夭折


妈妈心有余悸,她说,小罗刚出生时,小脸有点黄,但吃奶还可以,家人上网一查,发现“十个宝宝八个黄”,他们没在意。不料,两个月过去了,小罗一吃奶就吐,肚子鼓囊囊的,他经常哭闹,身子越来越黄,连小脚丫、眼白都发黄了,家人觉得不对劲,赶紧带他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生一查,发现他的血氨高了10倍,胆红素飙升3倍,肝脏肿大,肝功能也不好。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该院儿科主任叶红紧急安排小罗住院,做了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基因诊断,发现是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如不及时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


明确病因后,叶主任建议小罗停止母乳喂养,采用无乳糖奶粉喂养,强化中链甘油三酯,并进行保肝、维生素等治疗,治疗一个月,小罗的黄疸逐渐消退,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体重也增加2斤,又活泼有劲了。


科普一下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是什么病?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李国凯说,这是一种遗传代谢病,会造成人体多种代谢紊乱,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发病,包括持续性黄疸、生长发育迟缓、圆胖脸、肝脏肿大,以及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


这也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都有隐性携带基因,孩子同时遗传到父母的致病基因才会发病。在南方,这种病的发病率约1/10000,尤其是广东、福建。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这种病在一岁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个别特别严重的需要接受肝脏移植,否则会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


这种病可防可治,早期给予个体化精准的饮食及药物干预,大多可康复,避免或减轻肝脏、大脑的不可逆性损伤。李医生建议——


避免近亲结婚;


加强产前诊断,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可通过培养羊水细胞,提取DNA进行分析;


加强新生儿筛查,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有些患者发病较晚,等到成人期,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比如饮酒或使用了某些药物,可能会发作严重高氨血症,出现谵妄、嗜睡、定向障碍、抽搐,甚至昏迷,这时治疗效果会比较差。


十个宝宝八个黄?有些黄疸不能大意


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有点发黄,在医学上叫做“黄疸”。


俗话说,“十个宝宝八个黄”,不少家长认为,新生儿都会有黄疸,在家观察就可以。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李医生提醒,近年,黄疸的高发生率、高住院率、严重的致残率,应引起警惕。医生治疗黄疸,不是因为皮肤黄影响美观,而是担心胆红素进入大脑,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智力、听力。


他解释,通常,孩子的黄疸是从脸部开始的,逐渐蔓延到前胸、后背、腹部、四肢,最终越过肘关节跟膝盖,达到手脚,手脚心黄了,眼珠子黄了,眼白变黄。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1


通常是婴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的,5-7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下降,10-14天降到正常。


早产儿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可能会延长到一个月之内。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2

病理性黄疸


“早、高、快、长、直、反复”是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只要有一条符合标准,就需要就医。



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就出现黄疸,且血清胆红素是超过6mg/dl,就是出现得特别早了。



黄疸儿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血清总胆红素是一个判断标准。足月儿不超过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umol/L(15mg/dl)。



如果血清胆红素值每天上升大于85umol/L(5mg/dl),也认为是有问题的。



黄疸持续时间长,早产的孩子超过四周,足月的孩子超过两周,就是病理性黄疸。



宝宝血清的直接胆红素>26umol/L(1.5mg/dl),或大便颜色发白,需要注意是不是有胆汁淤积或胆道闭锁。


反复



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原因


蚕豆病:是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陷,是一种遗传病,在南方城市特别常见,高危患儿要尽量避食蚕豆。


新生儿感染:孩子有炎症,会加重黄疸。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比如说爸爸是O型血,妈妈是A型或B型或AB型,孩子随了妈妈的血型,是A型或B型,可能出现新生儿溶血,必须住院治疗。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也是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必须住院治疗。


胆道闭锁及原发性肝炎:大便是白色的,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要注意胆道闭锁,或大便颜色偏淡,但直接胆红素非常高,也可能是原发性的肝炎或婴儿肝炎综合症等。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喂养不当或其他原因,血里的红细胞遭到破坏,会产生一系列东西,经过转化,最终变成黄疸。


早产儿或足月儿喂养不当、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破坏增多后,会通过尿或大便排出去,如果孩子排尿、排便减少,胆红素就会在体内蓄积,让黄疸加重。


遗传代谢性肝病:

持续性肝功能异常,经对症保肝治疗效果不佳,黄疸迁延不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合并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低血糖,高乳酸血症,酮血症等,合并多系统损害。


福州一少妇生下“小黄人”,差点夭折!

3

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的一个特殊形式,一般不影响健康。


有些家长认为,黄疸是母乳引起的,就不再母乳喂养。其实,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很严格,一般需排除其他原因,停母乳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且宝宝一般情况很好,方可考虑诊断。待黄疸消退后,仍可母乳喂养。


叶红主任说,通常,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时间是5-7天,可先做体格检查,目测胆红素,若升高,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干预,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