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本傑明·富蘭克林畫像

一提到本傑明·富蘭克林,你腦海中會想到什麼?你可能依稀記得多年前在泛黃的歷史課本上瞥過這個名字,也有可能你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留給你的只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幾個漢字符號。

歷史長河中名叫富蘭克林的人很多,但如果我告訴你他就是那個對美國影響巨大的開國元勳之一、曾與托馬斯·傑斐遜共同起草了《獨立宣言》,甚至被譽為“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人類道德與理性最佳詮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你的腦袋中是否會閃現出一個偉岸的政治家剪影?然而,真實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一部分:“斜槓青年”本傑明·富蘭克林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現代斜槓青年

一個擁有 “斜槓青年”身份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曾多次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至今仍為人們銘記在心;他是科學家,曾在電學、數學、熱學、光學等領域獲得過很多學術研究成果,甚至還是多項科學發明的持有者。

他也是一位外交家,曾出使法國締結美法同盟條約,在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後成為第一任留法大使;他是一名實業家,成功創辦並經營著自己的印刷所;他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建立了費城學院、費城圖書館,極大推進了公眾教育事業。

此外,他還兼具作家、哲學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按照當今流行觀點來看,他就是18世紀傑出的斜槓青年。喬治華盛頓曾這樣評價他:

“因為善行而受景仰,因為才華而獲崇拜,因為愛國而受尊敬,因為仁慈而得到愛戴,這一切將喚起人們對你的親切愛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沒有虛度一生。”

這是別人對一生的評價,但你若問本傑明·富蘭克林會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呢?《富蘭克林自傳》第一章中他就寫道:

“當我回顧一生中幸運的時候,我有時候不禁這樣說:如果有人提議我重新做人的話,我倒樂意把我的一生再從頭重演一遍——我僅僅要求像作家那樣,在再版時有改正初版某些缺陷的機會”。

能在年老時對於自己的一生少有遺憾與悔恨,這是很難得的。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過完一生就已經對前二三十年悔恨無比,覺得自己把大把時間浪費掉了。於是我們可以看出,富蘭克林對自己的一生相當滿意,即便有遺憾與悔恨,但這誠然算是值得書寫以及被銘記的一生。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二部分:低起點≠沒有高未來

平民大翻身:低起點≠沒有高未來

人們常常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個有傑出成就的人必然擁有良好的出身、顯赫的家世以及精英式的教育。然而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身世背景不佔其中任何一項,他的出身跟絕大多數人比起來完全不存在任何優勢。

富蘭克林生於新英格蘭波士頓的一個染匠鋪之家,後來他家又轉行肥皂製造業。在當時,這些行業都屬於社會底層階級,因而完全跟“家世顯赫”這四個字沾不上半點關係。由於家庭經濟壓力,他只接受過兩年的小學教育。如果我們把一個人出身背景比喻成摸到的底牌的話,毫無疑問富蘭克林摸到的絕對不是什麼好牌。

但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不能決定拿到什麼牌,但我們能決定如何打好手上的牌。把一副好牌打得順風順水再正常不過,但若有能力把一副爛牌打得精彩絕倫則一定需要常人難以想象的大智慧,本傑明·富蘭克林就做到了。

所以低起點的人生不等於沒有精彩的未來,那些從低起點背景一步一步爬起來的人身上一定有諸多我們普通人可以學習的地方。

從染匠之家到國之棟樑之才,從默默無聞到世界頂峰,從缺乏教育資本到博學多聞,從卑微印刷匠到豐富多彩的斜槓人生,本傑明·富蘭克林完成了從底層階級向奇蹟人生的跨越。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富蘭克林》自傳

任何一個你所看見的跨越都必定經歷了深刻的質變,就讓我們一起精讀他留給後世子孫的《富蘭克林自傳》

,去深刻了解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不斷耐心積累取得令世人驚歎的成就?身為二十一世紀一個普通、平凡甚至渺小的一份子,活在這個高淘汰風險的社會中,我們一定能從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無數故事中尋找到啟發自身的智慧。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逆襲之路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逆襲之路:如何把一手爛牌打得精彩絕倫?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終生學習者

1. 一個終生學習者的自我教育之路:閱讀

如若一個人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連最基本的教育都無法順利完成,那麼他該就此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嗎?很顯然,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答案是永不。那麼在沒有條件接受正規教育獲取知識的前提下,一個人如何才能積聚人生崛起所需的所有能量呢?

答案必定是自我教育。

在面臨家庭經濟與社會環境的雙重壓力下,富蘭克林從未放棄過的就是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極其可貴的一點是,在那個還沒有圖書館的年代,富蘭克林就已經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就是賦予你在黑暗時刻與偉大靈魂對話的機會。

富蘭克林從小就愛讀書,把自己所有零花錢都花在書本上。十二歲時,他就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裡當學徒,他由此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他把書店的書偷偷借來,時常通宵達旦地讀完它們並在第二天歸還。

因此他是從一開始就深知如何為自己頭腦投資的那一類人。富蘭克林不僅從小讀書多,而且涉獵的範圍廣。從宗教、哲學、寫作、科學技術到文學等方面的書籍都在他的閱讀範圍之內。

這種對書籍的愛好一直延續了富蘭克林的一生,他在自述中說道:“我每日劃出一兩小時來讀書,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缺陷。”按照現代觀念來看,富蘭克林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終生學習者。

因而,即使一個人沒有條件接受教育又或者窮途末路之時,閱讀會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的指明燈,是你進行自我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中曾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師,你會如何教自己?

自我教育之路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有做自己人生主人的意識,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將自己培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終生成長者

2. 一個終生成長者的能力增長途徑

想要收穫豐碩的人生果實,一個人不僅要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更要成為一個終生成長者。如果說終生學習者就是終其一生持續學習、精進的一類人,那麼終生成長者就是不斷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生活,通過反覆練習來獲得能力增長的那類人。

我們有理由相信,富蘭克林所讀過的那些書籍以及從家庭中受過的教誨都為他以後的人生行為打下了良好的認知基石。那麼富蘭克林又是怎麼通過一步一步鍛鍊能力讓自己的人生狀態產生質變的呢?

(1) 踏實工作,打磨基礎技能

不論一份工作多麼卑微或者顯得無聊,都不是一個人不去用心掌握這份工作基礎技能的理由。在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把手頭的事情做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印刷業一開始並非富蘭克林的志業,他想要從事航海業想法被父親堅決阻攔,但這並沒有阻擋富蘭克林在很短時間內就熟悉印刷業務併成為哥哥的得力助手。後來富蘭克林離家出走到費城,也是憑藉一手技能得以謀生。與普通機械工作不同,富蘭克林善於觀察。他總能發現一家印刷所的優缺點,並試圖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在回憶它第一份工作時說,他在瓷器廠的工作看起來毫無前途,公司隨時面臨倒閉的風險,可是那時他當時唯一能做的事。於是他開始下定決心不再抱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並潛心研究新型陶瓷。就是因為有了這段經歷的積累後面他才能在27歲一手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稱京瓷)。

把一件唯一能做的事情做到極致並不斷創新,人生就大概率能從狹縫中越走越寬。

(2)獨扛大旗,領悟經營之道

把一個行業的基礎技能練到手熟往往就不擔心養不活自己的問題。雖然年輕的富蘭克林當時還沒有獨自創辦自己經營所的能力與財力,但是憑藉以前的踏實工作以及嫻熟的基礎技能他得到了兩次獨扛大旗的機會。

一次是他幫助他初來費城的僱主凱默經營他的印刷所,雖然富蘭克林很不喜歡凱默的人品,但被迫無奈接受的這份工作幫助富蘭克林學會了如何打理一家印刷所的管理知識,同時他與員工關係良好,也不斷打造出了自己的領導力。

第二次機會是富蘭克林跟凱默鬧翻後,梅雷迪斯提議合夥與富蘭克林開一家印刷所。有了前面的經驗,再加上自身的勤奮努力,富蘭克林很快就掌握了使印刷所良好運轉的經營之道。

人們嘴裡常提到的各種看起來很高深的能力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富蘭克林這樣,從基礎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走,各種基礎能力互相組合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別人奪不走的實力。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人際交往

(3) 善用技巧,練就人際交往藝術

前面兩點提到了富蘭克林工作能力的不斷升級,還有一種能力其實與工作能力有著同等的重要性,那就是人際交往的藝術。如果你不善於與人溝通,不懂得與人交往的分寸,勢必不會走太遠。本傑明·富蘭克林有兩個特別值得學習的人際交往技巧。

第一個就是,他懂得謙遜地表達自己意見而不至於樹敵太多。富蘭克林提到他在年輕的某一段時間痴迷於用技巧駁倒他人的觀點,這多多少少是帶有攻擊性的做法。後來他摒棄了一切聽起來十分絕對的詞語,也刻意禁止自己說出一切與別人意見相左或者過分自信的話。

他發現說話方式的改變使得他與別人的談話更加融洽,而他提出的主張也很容易得到人們的支持。這一技巧的作用就是幫助富蘭克林大面積減少了由傲慢而引起的樹敵,並幫他贏得了更多支持。可一個人再怎麼優秀,再怎麼注意自己的言行,總會有人不喜歡你甚至把你當敵人。而如果這個不喜歡你的人恰巧還有可能成為你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該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說到富蘭克林擅長的第二個技巧了,那就是化敵為友。一般人想要博得重要的人青睞的方法就是卑躬屈膝地奉承、送禮等,富蘭克林不這麼做。他的技巧是請對方幫自己一個小忙,對方同意並做到後富蘭克林便附上一張便條表達自己真摯的謝意。從那以後,那個原本反對富蘭克林的人每次見到他都殷勤有禮,並與富蘭克林成為知己。

這正應了那句古老的格言“假如一個人幫了你一次忙,那麼以後他會比受過你恩惠的人更願意幫助你。”富蘭克林也由此認為與其延長恩怨、損害雙方的利益,不如審慎地消除這種敵對情緒。這兩個人際交往的小技巧幫助富蘭克林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係群體,畢竟人們很少會去反對一個謙遜有禮且聰明的人。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三部分: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三種思維

成大事先成人的三種思維

(1)成大事者,感恩在先

一個人所擁有的感恩思維很可能不是天生的,富蘭克林頭腦裡的感恩意識受到了曾教授他經商技能的德納姆先生的影響。

早先德納姆先生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做生意欠下了不少債款,和平了結之後他奔赴美洲專心致志經商,幾年之內他賺了大筆錢。再次回到英國時,他請所有債權人前來赴宴,致謝他們不苛求債款的好意。當時那些債權人除了接受他的款待外,並無別的企圖。但是每個人在吃第二道菜時都發現自己盤子底下有一張支票,裡面的錢除了以前尚未還清的債款以外,還有豐厚的利息。

年輕的富蘭克林一定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當他人給與你無私幫助時,你也應該在做出更大成績後用豐厚的回報去感恩他人。後來,富蘭克林在還他人借款時永遠都會奉上一筆不錯的利息,在得到他人幫助後也總是會用行動及時真誠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2)不因事難而不為:一把斧頭帶來的啟發

富蘭克林在談論自身美德培養時講了“一把斧頭的故事”:一個人向鐵匠買一把斧頭,但他希望鐵匠幫他把斧頭磨得雙面都光滑鋥亮。鐵匠同意為他磨亮,但同時希望這個人幫他搖轉磨刀的輪子。這個工作非常吃力,那人不時跑過來查看斧子磨得怎麼樣了,最後他耐心耗盡不想再磨,寧肯接受斧頭原來的樣子。鐵匠勸說他慢慢來、他們會把斧頭磨亮的,現在只是有了斑點而已。結果那人回答說:“但是我最喜歡一把有斑點的斧子。”不是他喜歡帶斑點的斧子,而是他害怕努力去得到一把光亮的斧頭罷了。

遇到困難就開始退縮,想著是不是要放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慣常思維。可是我們在練就一項技能或者達成一個夢想的路途時就像鐵匠磨斧頭的過程,半途而廢你就只配得到至零破碎的夢想碎片。

斧頭的故事告訴我們,你不要在因為害怕努力而變得一事無成之時,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經營印刷所很難、培養自己的美德很難、長期堅持閱讀積累很難,但是富蘭克林一路把這些難的事情堅持到底,時光就會給他最好的回報。

(3)智者勇敢,愚者冒險

1730年,本傑明·富蘭克林與裡德小姐以事實婚姻(Common-law marriage)關係結合。富蘭克林與裡德小姐在1724年訂過婚,因為女方家長反對而未能實現,裡德另嫁他人。後來她被丈夫遺棄,其夫從此不知下落,依照當時法律,她一輩子沒有再婚的自由。因此本傑明·富蘭克林與裡德小姐終身不能以合法形式成為夫妻。富蘭克林在自傳中回憶道:

"在經歷所有困難之後,我們仍舊幾近於冒險地在1730年9月1號結婚了。事情證明,沒有一件我們曾擔憂的事情真正地發生了。她被證明是一個善良、忠實的助手,在打理店鋪上幫了我很大的忙;我們榮辱與共並努力使對方感到快樂。因而,我盡全力糾正了以前犯下的大錯。"

如果要給這樣的行為貫以合適的名稱的話,我們應該叫它“真正的勇敢”

大多數人認為的勇敢是不顧一切往前衝,就好像沒有擔憂一樣。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授TalBen-Shahar曾在他的課堂裡指出: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有諸多艱難,但是你嘗試安撫你的不安與擔憂,然後勇敢地往前踏出那一步

。我想人生中一定有那麼些時候需要我們跨出那充滿艱難的第一步,方能看見一片新天地。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美德滋養

以美德滋養人生

1.窮則獨善其身

富蘭克林希望在他的一生中能夠不犯任何錯誤,克服所有缺點,不管它們是由天生的愛好,或是習慣,或是交友不善引起的。他說“因為我知道,或是自以為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我想我或許可以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的地步。”

這種對於自身完美品德的追求與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及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精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一樣,受到的教育都不同,從來沒有一個堪稱完美的人。但是我們總可以一步一步改正身上那些缺點,做一個更好的人。

富蘭克林通過看書加上經驗總結列出了他認為重要的十三個美德,即節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決心、儉樸、勤勉、誠懇、工正、中庸適度、整潔、鎮靜、貞潔。這些美德以今人的眼光來看,沒有一條是過時的。雖然我們不一定能苛求成為一個在道德上完美無瑕的人,但在在路上探索的感覺一定比維持現狀好,至少我們一直走在無限趨近於完美的那條道路上。

2.美德培養秘籍

這麼多美德都需要培養,難道我們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嗎?富蘭克林認為最好不要立刻全面地嘗試,以免分散注意力,最好還是在一個星期內集中精力對付其中一個。當你掌握了那個美德以後,接著就開始注意另一個美德。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像現在流行的單點突破法,即在一定期限內集中攻破一項能力或其他項目。為此,富蘭克林還專門製作了一個檢查美德踐行情況的小冊子,將每一個美德分配到一頁。富蘭克林會給予每一項美德一星期的嚴格注意,如此輪流替換。培養美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才會給人帶來顯著的成效。

富蘭克林告誡自己的子孫:“我的後裔應當曉得他們的祖先一生中持久不變的幸運,直到他79歲寫本文時為止,全靠這一小小的方法和上帝的祝福。”因此,很多幸運長久看來是持續積累的結果。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五部分:本傑明··富蘭克林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發

“富蘭克林式活法”為現代人帶來哪些人生啟發?

本傑明·富蘭克林生活在距今兩個多世紀前的美國,他所處地域的生活方式還有他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與今天的中國可以說是很不一樣。但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下生活的人類在本質上是有極大相似性的。大道歸一,我執著地相信跨越歷史與種族之外,這個世界一定有很多相通並適用於全人類的道理。

當今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我們本質上就像是乘坐在一條駛往未來文明之船上的命運共同體。無論是1000年前中國的蘇東坡,還是200年前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偉大的靈魂總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證明一些顛撲不破的道理。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從《富蘭克林自傳》中現代人能收穫哪些人生啟發?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閱讀者自助

1. 閱讀與勤奮乃人生良藥

(1) 閱讀能給普通人帶來哪些可見的變化?

凡是有大成就之人都是閱讀與學習的受益者,這是富蘭克林人生故事給予我特別強烈的啟發。傳記類圖書我一共看過四本,《林語堂自傳》、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活著為了講述》《蘇東坡傳》以及《富蘭克林自傳》。蘇東坡、本傑明·富蘭克林、加西亞·馬爾克斯、林語堂這四位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所共享的人生秘密就是博覽群書以及驚人的閱讀量

林語堂是個書痴,17歲就考入當時中國最好的英文學校聖約翰大學,他說“聖約翰大學圖書館有五千本書,我對這整個的圖書館,態度很認真,很細心,其中藏書的性質,我也知道”,由此可見林語堂大學期間幾乎把圖書館的書翻了個遍。

富蘭克林則是從小就好讀書,在後來人生歲月裡更是會每天抽出時間來讀書增進智識,閱讀成為他一輩子自我教育的方法。目光回到現代中國,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有一本書叫《讀書毀了我》,裡面提出你讀的書要能徹底摧毀舊有封閉狹隘的自己,進而重塑一個嶄新開闊的我,這就是閱讀帶給人的意義。

不論古今,不論國籍,那些成就大事並被鐫刻到歷史畫卷的人都發奮讀書而忘憂,我們普通人有什麼理由不走進書本來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呢?

也許我們還達不到上述這些大人物所達到的成就,但閱讀對於普通人來說絕對是你走出平庸的第一步。萌薇老師以前也很平凡,可就是大量的閱讀積累塑造了現在這個不平凡的她。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勤奮

(2)你是否已經忘了勤奮是什麼感覺?

你是否已經忘了勤奮是什麼感覺呢?你還記得上一次為了一件事情奮不顧身、死磕到底是什麼時候嗎?在人生岔路口迷茫無措之時,你是選擇勤奮做好當下的事情還是放逐自我、悠閒度日呢?估計有些人有記憶以來最高強度的勤奮還停留在高三的時候,可從那以後再鮮有那麼刻骨銘心的奮鬥記憶了。

富蘭克林出生在經濟拮据的家庭,所以很能明白只有持續勤奮努力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他父親常對他說的一句所羅門箴言被他銘記了一輩子“若是一個人勤勉從事,他將站在君王面前,他將不站在普通人面前。”富蘭克林做到了,他曾站在五位國王面前,還曾與丹麥國王同桌吃飯。

仔細回顧我們過往的人生,有哪些是你本可以用勤奮死磕卻提早放棄、聽之任之的事情?我們的教育,特別是中國的教育很大的一個弊端是告訴你“忍受一段時間的痛苦以後就輕鬆了”,然而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你一定知道往往我們翻過人生路上的一座高山之後後面還有很多高山等著你.

我們可以小憩一會兒再上路,但是爬下一座山時仍舊需要你十二分的勤奮才能早登人生新高度。如果你不把勤奮當作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行走人生的必備技能,相信你一定可以看到很多不努力之人一輩子也看不到的風景。

2.價值>估值的價值觀

我們可以從兩件事情來看富蘭克林的價值觀:第一件事情就是,凱默勸誘富蘭克林答應給他一筆很高的年薪去經營他的印刷所,這樣凱默就可以更好地照管他的文具店了。結果富蘭克林發現凱默之所以出比往常更高的薪金就是想讓他把印刷所裡廉價的生手訓練出來,之後富蘭克林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而且等到凱默給富蘭克林第二季薪金時,他想要減薪並且表現得特別無禮。

試想一下,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和富蘭克林一樣的狀況會時會如何抉擇?我猜,大多數人會得意於自己發現了僱主的陰謀詭計、變得不那麼熱衷於這份工作甚至“磨洋工”混時間,以為這樣就是賺到了。

第二件事情是,富蘭克林終止與凱默的僱傭關係後,梅雷迪斯提議出資與富蘭克林合夥開辦新的印刷所。然而梅雷迪斯不懂排版、印刷也不行、頭腦也很少有清醒的時候,並非一個合格的合夥人。更糟糕的是,由於出資人未付清賬款,印刷所面臨倒閉的風險。

又試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樣呢?我想很多人會開啟抱怨模式,認為自己合夥人愚蠢而且賺不到錢,早就逃之夭夭了。那我們就來看看,富蘭克林對於這兩件事是怎麼處理的。

對於第一件事,富蘭克林在看清事實後,毫無抱怨。他不僅心情愉快地工作,而且幫凱默把印刷所整頓地秩序井然。由於他熱心指導工人的工作,在他們之間樹立了良好的威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富蘭克林不僅有了單獨打理一家印刷所的經驗,而且提高了自身領導力。

對於第二件事,在朋友們都為富蘭克林與梅雷迪斯的合作而惋惜時,他仍盡最大努力去做好事情,絲毫不抱怨自己承受了所有工作量。這一次富蘭克林更深入地掌握了印刷所的運營工作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合夥人。

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富蘭克林是一個認同於自身價值>估值的人。他沒有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利、薪資的減少、合夥人的失職而選擇自我放逐,相反他盡力調整心態、做好手頭的事,反而鍛煉出了日後他單幹時所需的經營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領導力。

3. 利他思維成就人生:利他的本質是利己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家、哲學家稻盛和夫先生曾說過“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強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終福報會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同樣有利。”

當富蘭克林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他受到了很大鼓舞,便開始提拔一些品行端正的員工與他們建立合夥制度。這些被提拔的職工大多數事業都非常發達,而且在六年合同期滿之後他們有能力從富蘭克林這裡購買鉛字,自己獨立經營,這樣他們就有更大的能力將自己的子女撫養成人了。

同樣,富蘭克林在建立訂閱圖書館這件事情上也飽含著利他思維。富蘭克林本身就是閱讀的受益者,深知書給他帶來的人生啟發。於是他組織成立了北美第一個訂閱圖書館,這些圖書館大大豐富了美洲人的知識,使他們至少在閱讀這件事情上擁有與貴族紳士同等的權利。在自身收穫的時候,也能想著幫助普羅大眾提升文化水平,這是一個偉大無私的人才會擁有的認知。因而,成就自我,必先利他。

4.成長型思維:踏實上進,不侷限於眼前苟且

(1) 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的差異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曾提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的人會在意自己當下的表現,在遇到困難時會傾向於止步不前;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更在意自己未來的表現,遇到困難會選擇迎接挑戰、堅持不懈。200年前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恰好就是一位展現出成長型思維的人。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認真的開始

(2) 再爛的開始都會是一個好開始

人們時常有一個認知上的錯覺,那就是覺得你現在看到的很厲害、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人一直都是光鮮亮麗地生活著。

在沒了解本傑明·富蘭克林年輕的故事之前,我會單純地想象他的人生大多數是順遂通達的,不幸與磨難肯定是少數;在不瞭解真正的萌薇老師之前,我以為她從來就有著這般自律、令人羨慕的人生活法,我以為她第一次為夢想所作的嘗試就是十分成功的,我也從未想過萌薇老師以前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逆境。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描述自己從紐約到費城的乘船經歷時記錄了很多細節,例如他們遇到了暴風、船隻無法登陸、染上寒熱病、錯過定期航船等等。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顛簸與挫折後,他才最終到達了要去的地方。他在自傳中解釋說:

“我對這次旅行作了很詳細的敘述,並且還要同樣詳細地寫我初次進入那個城市的情景,這樣你就可以在心中比較一下,我最初的情況和我後來在那裡嶄露頭角時是多麼不同。”

正如你所知道的,後來的故事是富蘭克林從一個落魄小子躍升為印刷所老闆,而且在不同領域都有了多番成就。

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vlog博主,她叫竹子。在我不瞭解她的人生故事之前,我覺得她的人生好像一道閃亮的光,她擁有自己熱愛的事業、完美的伴侶、自由的時間以及一顆有趣的靈魂。我曾以為她的人生一直如此,所以在羨慕她人生的同時徒添了對自己當下處境的悲憫。

然而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同一個竹子,7年前從英國曼徹斯特研究生畢業後卻因經濟蕭條找不到工作;迫於簽證到期的壓力勉強開啟了由“一臺單反”“一臺macbook”組成的創業之路;自己經營的“LoveStorage”(愛情儲藏室)的婚紗攝影公司人手不夠、打廣告被騙;最後還經歷了停掉公司、離婚等一系列事情。

當我知道這些竹子曾經歷過的人生艱難之後,轉眼再看今日那個活成一道光的她,瞬間就覺得意義大不一樣。

很多女孩都對竹子說過一句話:我好想成為你。竹子回應自己感到很高興,但她更希望這些女孩明白:

“你說想拍得和我一樣好,那你要看我7年前拍得有多差。你說想像我一樣自由生活,那你要看一下我7年前是多麼掙扎。人都是一點點起步的。”

富蘭克林、萌薇老師以及竹子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為了夢想,再爛的開始都將是一個好開始,這至少證明我們已經開始行動了。人生真的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由默默無名到光彩奪目,中間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那個階段是極其重要的。更為關鍵的是在面對一時的逆境,在面對我們初次嘗試的那個“爛開始”時,一定要具備成長型思維,承受住眼前的苟且,執著向前才能見到陽光。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六部分:成為富蘭克林式人物的幾點建議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行動起來

現在就幹,成為擁有“富蘭克林式”閃光點的人

厲害的人都有共同之處,而且大多數都擁有“富蘭克林式”閃光點。那我們普通人要如何行動起來呢?以下是我們可以行動的幾點建議:

  1. 停止抱怨,抱怨起點太低、抱怨事情太難只會讓你停步不前。別抱怨了,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現在的境地。
  2. 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和終生成長者,持續閱讀,持續輸入。
  3. 再爛的開始都是好開始,在找到方向後的第一次嘗試很可能糟糕透了,但是哪一個牛人不是從這樣開始的呢?
  4. 學會感恩,從身邊的小事開始感恩,並懷著利他心做事。
  5. 誠實與勤勉,應成為我們所有人永久的伴侶。
從染匠鋪到世界巔峰,看富蘭克林如何崛起成就精彩斜槓人生?

第七部分:尾聲

尾聲

最後讓我們一起致敬並感恩那些花費自己心血為人類傳遞智慧的人們: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他79歲時寫下自傳,想要留給子孫一些終身受用的忠告;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蘭迪·波許在生命最後幾個月做了生命《最後的演講》,想把無數思想寶藏留給更多的人;《相約星期二》的莫里老師忍受著病痛折磨把閃耀的智慧之光獻給自己親愛的學生。像陳奕迅《相信你的人》裡一句歌詞說的那樣:“無所求的給予,所以不覺得犧牲”。正是有了這些可流傳的文字或者影像,才讓我們有了學習的源泉。讓我們向這些偉大的思想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