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智能的結構》一書於1983年出版後,多元智能理論風靡全球,成為21世紀全球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在全世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促進了中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它標誌著多元智能理論的誕生,被心理學界譽為“哥白尼式的革命”。

加德納首次在《智能的結構》中提出人類具有的七種智能,對多元智能理論進行全面而系統的介紹,向傳統的心理學觀點和流行的智商測試發起了有力的挑戰。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這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書,搖撼我的心靈,開闊我的視野。

加德納另闢蹊徑,細緻入微地提出了許多領域內人類能力的新概念,他的研究切入口和思維方式完全得益於西方解剖學和智能理論的發展。讀他的作品能感受到西方文化、西方思維與東方文化、東方思維的巨大差異與碰撞!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加德納認為在多元智能的理論下,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擁有不同類型的智能。如果這些差異在教育中能夠被考慮而不是被否認或忽視的話,就會大大提高教育效率,每個人都可因為他獨特的智能結構、接收到的獨特的教育而成長為有別於他人的天才。

認真對待人類內在差異是多元智能理論的核心。在理論層面上,這意味著不能在單一智能的緯度下對所有的個體進行功能性的排列。在實踐層面上,這意味著任何統一的教育方法都僅僅是為一小部分學生提供最佳服務。我們現有的學校教育模式看上去很公平,然而,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在實質上的不平等和無奈。多元智能理論所倡導的尊重個體發展的思路,為我們挑戰傳統,形成新的有時代特色的課程設計思路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鑑,它啟發我們的教師通過多元智能來教學(當然,對於現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意識,絕大多數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師資力量和教育教學條件也是達不到的;有時,也是環境所不允許的)。

實際上我們古老的中醫提出的辨證施治和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都已印證了這個理論。但在教育迷惘的今天,這本書仍然不失其研究價值,從解剖學的角度更細緻入微的研究,呈現給我們的是清新的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做到今古結合,定會催生出教育的春天。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另外,從現實看,人的外界力量的塑造和內在的神經系統的生長都是一樣強大的,目前,我們一直在利用強大的環境和教育模式促使學生的共同成長(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吧),我們一直在努力激活孩子們的“潛能”。(“潛能”這個概念一直被我們模糊著,一直就包含著先天的優秀特質和被環境賦予的他本來較弱的能力!並不特指優異)。

一個人的優勢與弱勢有時就是特定環境下的產物,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

當然,作者暢談八大能力的同時,也不是完全割裂開的,也沒有反對可塑性的存在,這是我個人的簡單認識,這本書接下來應該談談可塑性!——因為,人的智能是複雜的,單從解剖出發,只是表象!


#疫情時期不忘學習#  劉尊鋒:教育有時就是通過改變環境,從而改變了受教育者——《智能的結構》讀後感


作者系山東 魚臺 育才學校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