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古時交戰弱勢一方慘敗成為勝者階下囚,待遇肯定直轉而下。比如在南北朝時期,各個政權來回廝殺爭鬥,那些被俘虜的大將有部分可以用自己的積蓄,向對方許以重金承諾贖回自由身,但是大部分被活捉以後很可能會遭到虐待弒殺,總之結局都不是太好。然而南朝梁和東魏交戰時,有一位名將被高澄活捉以後,沒有受到任何皮肉以及精神之苦,可是這個人卻感覺度日如年。這其中到底有何背景故事?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這位名將叫做蘭京,他是南朝名將蘭欽之子,其父親還曾經做過廣州刺史是梁武帝蕭衍身邊的心腹重臣。蘭京家世淵源受到正統教育文武雙全,雖然在歷史中關於蘭京的記載並不是太多,但是《北齊史》《世說新語》都認為蘭京頗有乃父風範,自然人品和才能並不會差到哪去。按理說有父親在朝中撐腰,蘭京當個文官應該沒什麼問題,替自己美言兩句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可是蘭京夢想卻是領兵打仗,這點很像不少80後90後男生希望當一名軍人保家衛國。還別說蘭京當上將軍之後,率領南朝梁還打了幾場戰役。不過都不成氣候敵我雙方總兵力加在一起也不過3萬餘人。等到父親蘭欽在廣州擔任刺史時仇家毒害之後,蘭京被梁武帝委以重任。此時的蘭京早已長大成人,多年的戎馬生涯讓他歷經磨難成長已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將領。彼時南朝梁與東魏之間屢有爭鬥,高家父子做夢都在想著吞併南方,梁武帝自是不肯善罷甘休。所以這兩個政權發生了多場直接衝突,還引起了東魏叛將侯景投奔南朝梁暴亂。不過這些事情都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在公元549年蘭京作為南朝梁主要的軍事負責人,率領士兵和東魏打了幾場不大不小的戰役雙方互有勝負。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直到兩年後東魏與南朝梁,在湖北襄陽一帶發生惡戰,當時雙方約投入10萬人馬。蘭京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要負責人,身中埋伏所率士兵皆死傷大半本人被東魏活捉。高澄將蘭京帶到東魏都城邯鄲,被俘後蘭京已經做好了被嚴刑拷打“英勇就義”的念頭。可是高澄並沒有對他使用酷刑,相反對蘭京還算較為客氣。這個舉動讓蘭京十分好奇,按理說自己是南朝梁有頭有臉的人物,被敵人活捉以後不奢求還能享受之前待遇,但最起碼東魏會敲打自己,可是高澄始終沒有對蘭京用任何刑法。就這樣過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某天早晨高澄找到蘭京,說要給他委派一個新的差事。蘭京當時也無可奈何,畢竟自己寄居他人籬下,所以蘭京只能默認高澄對自己的新安排。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可是高澄卻讓自己府上的大廚,將蘭京帶到後堂伙房當中,原來高澄讓蘭京改行當廚師。大家別以為如今的廚師收入高,尤其是那些星級酒店的主廚身份更是尊貴無比。古時廚師的身份是擺不上臺面,蘭京貴為名將之子自身也是南朝梁手握重權之人,從將軍到廚師這種身份懸殊太大了。可沒辦法自己畢竟被高澄活捉,不按照他的委派肯定小命不保,畢竟人都有求生欲,能活著絕對不會苟且的死去。就這樣蘭京在高盛府上當起了大廚,一干就是一年,這一年期間,蘭京和高層關係稍有所緩和。他便主動提議希望高澄將他放回南朝梁,並且他會給予高澄許多的珍奇異寶,即使蘭京傾家蕩產也希望高澄歸還自由,只是都被高澄否決。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此時高澄真實嘴臉也展露無遺,他多次威脅蘭京:如果膽敢有逃跑的念頭,馬上就會殺了他。此時的蘭京才恍然大悟,原來高澄對自己不打不罵,也沒有任何的刑罰,並不是他想網開一面放過自己,想用將軍到廚師這個身份的轉換,讓蘭京這輩子都來服侍高澄。並且高澄逢人就和別人說:自己府上有一位南朝梁大將的廚師,蘭京想通這些事情後選擇反抗。

名將被俘之後,沒受任何皮肉精神之苦,可是他卻感覺生不如死

​552年8月8日,蘭京夥同其他6人,在府中將高澄用刀刺殺,蘭京也很快被帶兵趕來高洋就地正法。可以這麼說蘭京絕對是筆者見識過,最有戲劇性的一個人物。出身不凡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長大之後更是手握重兵。然而他卻完成“從將軍到廚子”身份轉變?最後還手刃了侮辱他的仇人,這期間發生的故事遠比所有影視作品和小說要來的懸疑,精彩。如果不是高澄目空一切囂張跋扈,或許也不會導致自己被廚子害了吧?

參考文獻:北史、世說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