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引言

唐朝建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在政治、法律、軍事、科舉等制度方面,唐朝基本上承用隋制而加以改進。隋末唐初,因為各地爆發各式各樣的起義,中原亂成了一鍋粥,再加上此時有外敵侵擾,百姓苦不堪言。故唐朝建立後,恢復民生、攘外安內成為了初唐頭等大事。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唐太宗、唐高宗歷次征戰高麗路線圖

唐太宗李世民遵從高祖制定的國策,用道家“君主無為”思想治國,平定國內叛亂後,開始掉頭收拾外敵,先後平定東突厥、吐谷渾等西域諸國,穩固邊疆的同時,也給了外敵一定的震懾。然而太宗有生之年勵志開疆拓土、勵精圖治,更是在晚年親征遼東,沒想到此舉卻引起了國內群眾的不滿。

太子登基,輕徭薄賦平政變

據《舊唐書》記載:“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可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勳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復一年。”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貞觀二十三年,唐高宗李治登上皇位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太子李治即位。唐高宗剛剛登基就明令罷除軍役以及土術營建;還在即位詔中表明自己關心百姓疾苦的旨意。登基之初,李治還把太宗時期的朝會時間由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同時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高宗在其他方面沿用太宗舊制,從君主到文武百官,蕭規曹隨,其樂融融。然而好景不長,永徽四年先後爆發了兩場起義。

據《舊唐書》記載:“丙子,新除房州刺史、駙馬都尉房遺愛,司徒、秦州刺史、荊王元景,司空、安州刺史、吳王恪,寧州刺史、駙馬都尉薛萬徹,嵐州刺史、駙馬都尉柴令武謀反。”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淵第六子,永徽四年,荊王李元景捲入房遺愛謀反,坐罪賜死

第一次是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和高陽公主的丈夫房遺愛發動的宮廷政變,旨在顛覆李治的政權。關於這次政變的起因,《舊唐書》並未記載,然而宋人主編的《新唐書》中,卻是說高陽公主因為與辯機私通事發,辯機被判腰斬,高陽因此事失寵後,心有不滿,就暗中聯絡了和李治不和的兩位姐夫薛萬徹和柴令武,準備廢掉高宗,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奈何身邊出了奸細,不僅洩露了計劃,還導致他們整個小集團全體鋃鐺入獄,後來長孫無忌審理的時候還牽連出了吳王李恪。高宗一怒之下,李元景、李恪、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殺。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太子李建成門下的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

據《舊唐書》記載:“二月乙酉,遺愛、萬徹、令武等並伏誅;元景、恪、巴陵高陽公主並賜死。”

李元景和高陽公主的這次政變才剛剛出現苗頭就胎死腹中,歷時一個月。然而平靜的生活沒過多久,就傳出來江浙有農民起義。個人認為,太宗離世前,給李治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是李治能很快解決這次政變的一方面原因。太宗在位時就民生極好,說明他很會收攏人心,所以他臨終遺命,勢必受追隨者重視。另一個原因就是李治馭下有方,才會有人向高宗告發此次政變,將這一場血雨腥風扼殺在搖籃裡。

平叛農民起義,俘虜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稱皇帝的女性

據《舊唐書》記載:戊申,睦州女子陳碩貞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攻陷睦州屬縣。婺州刺史崔義玄、揚州都督府長史房仁裕各率眾討平之。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永徽四年,唐代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陳碩貞自稱“文佳皇帝”

陳碩貞是浙東農民起義的女首領,因不堪官吏貪求和豪強逼掠,聯合妹夫章淑胤組織農民起義,還自稱“文佳皇帝”。章淑胤帶領群眾趁夜偷襲了桐廬,隨後攻陷睦州和於潛,攻打歙州失利。她麾下降臨董文寶率4000民兵攻打婺州時被官兵所阻撓。隨後房仁裕、崔義玄等率兵平叛,軍隊潰散,前後萬人投降於官兵。十一月,陳碩貞被殺,才結束了這次農民起義。

眾多史書在提起唐高宗這個人的時候,都會給他打上一個“無能”的標籤。個人認為,唐高宗在即位之初重用前朝託孤舊臣,沿用前朝舊制,並不能說明他無能,只能說明太宗留下來的一系列政策是對的,是符合當時國情的。而且他即位之初就為民眾減負,獲得了百姓的稱讚;更何況永徽四年的農民起義,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平息,一方面是統兵有方,另一方面則是高宗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對於這部分起義軍來說,只要達到減負的目的就好了,並沒有什麼非反不可的政治野心。

完善《唐律》,平定物價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唐高宗時下詔,長孫無忌等人撰成律法《永徽律疏》

唐高宗時下詔:“律學未有定疏,每年所舉明法,遂無憑準”,由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尚書左僕射于志寧、刑部尚書唐臨、大理卿段寶玄、尚書右丞劉燕客、御史中丞賈敏行等人 “廣召解律人”。

唐初,統治者在隋朝律法《開皇律》的基礎上,修撰了一部《唐律》,高宗在位期間,令長孫無忌等人對律法進行了逐條解釋,撰成《永徽律疏》。該書共有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賊盜、鬥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等12篇,笞、杖、徒、流、死5種20等刑名,共502條律文。這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雖然這部法典有著明顯的階級性,但其中的很多規定也是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秩序而制定的,有很強的社會性。此外,他還被譽為中華法系的代表,位居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為人類法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宋元時稱作《故唐律疏義》,故後世稱其為《唐律疏議》。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唐代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的經濟活動中心之一長安西市

《舊唐書》記載:“先是大雨,道路不通,京師米價暴貴,出倉粟糶之,京師東西二市置常平倉。”

高宗李治的政府提出了常平倉的概念,在控制物價上,取得了部分成功,並且後續整個唐朝都在沿用這一舉措。所謂常平倉,就是物資供應充分時以高於當時市價的價格買回商品,物資短缺時再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出,使物價浮動保持在一定限度內。

個人認為,早年的李治還算是一個明君,不管是法制政策還是經濟政策,都是以改善民生為目標和宗旨。而這一點,從唐朝的人口增長就可以看出來,永徽年間李治的治理還算不錯。全國人口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的360萬戶,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僅僅4年時間,就增長了20萬戶。這在很多其他朝代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成就。

評價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唐太宗李世民託曾孤於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三位重臣

《舊唐書·本紀第五·高宗下》贊曰:“藉文鴻業,僅保餘位。封岱禮天,其德不類。伏戎於寢,構堂終墜。自蘊禍胎,邦家殄瘁。”後有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評價:“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遺風。

僅僅一句“有貞觀遺風”就可以看出來對他的評價有多好。有史學家指出:“唐高宗外圓內方、膽大心細,凡他要做的事情,無不達成。沒有高宗時代的發展、鞏固、鋪墊,貞觀之治就只是短暫的高潮,開元盛世將成為無源之水。”

永徽年間,君臣都牢記唐太宗的遺訓、遺囑,繼續執行唐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經濟,提倡文教,由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當時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邊陲安定,百姓阜安,使得天下大治,北宋司馬光評價永徽之政,有貞觀遺風,足以看出司馬光對高宗永徽年間的為政舉措還是極為認可的。

唐高宗李治也曾勵精圖治過,“永徽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基大典,自稱“武曌”

個人認為,後世之所以評價高宗無能昏庸,可能最大的原因是他的老婆武則天太厲害了,一介女流之身,自己登基為帝,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後世現有太平公主,後有安樂公主李裹兒先後效仿則天皇帝,卻沒一個能成功的。如果沒有高宗的永徽之治,那可能就沒有所謂的大唐盛世了,而太宗的貞觀之治也極有可能毀在永徽四年的暴亂裡。從貞觀到開元之間隔了70年,如果沒有高宗承上啟下的作用,開元盛世也就不復存在了。唐高宗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如果拿後世的皇帝類比,大概就是雍正一般的存在,不僅勤勉於政事,還起到了極好的過渡作用。

參考文獻《舊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