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並舉確保實現今年財政預期目標


我市多措並舉確保實現今年財政預期目標

  本報訊 祁如金 記者蔣學華報道:2020年,全市財政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採取更加切實的舉措,確保實現全年財政預期目標任務。

  推進服務發展再升級。全力支持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做大做強工業,落實好“兩光一車”、工業崛起“2050”項目發展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省財政對我市光伏發電產業的資金支持。全力推動大旅遊、大數據、大健康、大物流、5G產業等新經濟快速發展,夯實財源基礎。同時,完善和強化企業扶持措施,提高和整合工業、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有效支持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和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促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增強財源後勁。以創建國家財政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試點城市為契機,主動對接國家、省級融資擔保基金,健全上饒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推進“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及“科貸通”轉型升級,建立融資擔保體系再擔保風險分擔機制,為中小企業、實體經濟、“三農”經濟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密切跟蹤政策實施過程中市場主體反映,及時完善措施、改進服務,強化宣傳,加強監督檢查,讓企業和群眾有實實在在獲得感。

  推進收入挖潛再加力。進一步盤活沉澱資金,繼續加大對政府及部門結轉結餘資金清理力度,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將部門實有賬戶和財政暫付暫存款項一併納入清理範圍,不斷規範資金使用、管理。強化國有資產管理,抓好資產配置、使用、處置三個管理暫行辦法的落實。對於長期低效運轉、閒置以及超標準配置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加大盤活力度,提高國有資產配置和監管效率。紮實推進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經營管理,提高國有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率,積極盤活優質存量資產,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所得收入按規定上繳財政。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嚴格收支執行及成本核算監管,適當提高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建立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制度,對其收益及支出實行預算管理。政府性基金預算滾存結轉規模超過該項基金當年收入30%的部分,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

  推進重點保障再增強。著力保基本、兜底線,優先保基本、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保農民工工資、保政府債務利息等支出,適當提高財供部門公用經費標準,足額保障財供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繼續加大對教育、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並持續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充分利用好國家加大發行新增債券有利時機,積極爭取更多的專項債券項目能在我市落地。採取統籌整合、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等有效措施,集中財力保障重點,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繼續增加對公共衛生、脫貧攻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和老舊小區改造資金。認真落實醫療救治、防疫設備、防疫物資和防疫臨時性補貼等專項資金。我市還堅持有保有壓。嚴格執行以收定支原則,要善於打好“鐵算盤”,敢於當好“鐵公雞”,在著力保障基本民生和重點領域資金的基礎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不搞面子工程、盆景工程,堅決遏制景觀過度美化、亮化,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力爭壓縮到10%,“三公”經費預算進一步壓減。

  推進財稅改革再深化。推進財政體制改革邁向深入,抓好市縣財政體制調整、高鐵經濟試驗區財政體制獨立、上饒縣撤縣設區等後續財政改革事項,有效銜接廣豐區財政體制由省直管調整為市管區。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不斷加大對高鐵經濟試驗區、廣信區發展扶持力度。我市推進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改變過去“基數+增長”的支出預算安排模式,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在編制市直2020年部門預算時,選擇一定比例的預算部門進行試點,2021年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有序鋪開。全面推進財政“數字化管理”改革工作,通過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簡化、規範工作流程,提高財政管理效能,不斷推進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此外,推進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統一、促進市縣兩級發展的要求,紮實推進財政體制機制健全,力爭做到“四個劃清”:即劃清市直與5區收入界線、劃清中心城區土地收入市直與5區分配比例、劃清政府與國企債務承擔責任、劃清部分非稅收入市財政和部門的分成比例。

  推進財政管理再增效。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格項目立項程序,加強項目建設事中事後管理,落實好政府投資項目開工建設、監督管理及績效評價。建立項目庫定期清理機制,改變項目支出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強化績效管理。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同政策調整、預算安排有機結合,進一步細化績效考評目標,強化日常監管舉措,實現2020年部門預算項目支出自評資金總量佔項目支出總量的60%以上,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自評實現全覆蓋,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形成預算績效管理的剛性約束。強化風險防範。積極防範化解債務風險,防止發生系統性財政風險。加快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推進融資平臺實質性整合,達到省廳提出的縣市區只保留2戶以內的要求,防止金融風險轉化為財政風險。繼續加大會計信息質量、“三公”經費、民生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力度,積極防範財政資金使用風險。進一步規範中介機構參與財政投資評審活動,促進投資評審活動“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穩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