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巨头“依赖症”,谷歌自研芯片已流片

4月15日,据外媒报道,谷歌自研、代号为Whitechapel的SoC芯片已于最近成功流片,预计2021年将率先部署在Pixel手机中,并为笔记本Chromebook使用。

合作三星5nm

与闻名的安卓系统成绩相差甚远,谷歌旗下的手机品牌Pixel在近年遭遇了“围剿”,销量受到较大冲击。去年,谷歌推出了Pixel 4系列手机,其中,Pixel 4 XL虽然拥有顶级的2K AMOLED屏幕和和一线性能的骁龙855芯片,但生物识别方案的“翻车”(闭眼可解锁)和可怜的存储空间方案成为其无法逾越的短板。

今年春季,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在说明中谷歌只字未提手机硬件业务的具体销售表现,仅承认硬件业务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业界解读谷歌此举是不愿意公布Pixel 4系列手机的真实销售数字。

痛定思痛之后,谷歌决定打造自研芯片。自研芯片的优势在于,可以与Google Assistant助手进行配合,针对机器学习进行更好的优化,Google Assistant是2016年5月亮相的智能助理,被搭载在Pixel和Pixel XL智能手机上已久,人工智能一直是谷歌最为看重的待爆发领域之一,用AI“反哺”芯片设计,实现在智能设备上的弯道超车,背后是谷歌的野心。

此外,自研芯片可以摆脱高通的束缚,与同为自研芯片的苹果展开竞争,此前,Pixel手机均搭载骁龙系列芯片,如果自研芯片成功实现量产,2021年发布的Pixel 5将首发搭载。

据Axios报道,谷歌Whitechapel芯片规格方面透露消息并不多,主要基于ARM指令集,8核CPU设计。而相关消息人士则表示,代号为Whitechapel的SoC芯片与三星合作设计,三星将使用先进的5nm技术为其代工生产。

自研常态化

实际上,越来越多具有财力和实力的公司认识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未来这一动作将走向常态化。

虽然现阶段与高通合作甚多,但谷歌和苹果正一步步增加产品内部设计的话语权。在自研芯片之前,谷歌已布局良久,在Pixel 2,谷歌就推出了自研手机芯片PIxel Visual Core和Pixel NeuroCore,在协处理器上试水;苹果在设计A系列芯片的同时,目前在GPU和基带芯片领域已网罗一众人才,力图实现自研;手机厂商亦如此,三星在本土旗舰手机上,一直使用Exynos芯片而非骁龙系列;华为在被美国打压后可以继续推出新品,“一夜转正”的麒麟芯片功不可没。

可以预见,高通“强硬式”的商业模式正受到巨头的不满和冲击,这种“无授权,不芯片”的商业模式曾被多个手机厂商公开指责,魅族和苹果便是指出其收费模式不合理的知名厂商,为此高通也曾接受全球多个市场的反垄断调查。

而在高通看来,正因高通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在全球遭遇如此严厉的反垄断监管。但源于高通的创新,很多新技术进展才成为可能。

有分析指出,如果“大鳄”谷歌的芯片项目进展顺利,谷歌会在未来完全摆脱高通的骁龙产品线,届时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改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