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前段時間,馬雅舒在某育兒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引起了熱議。

她步步不離娃,事事不放心,對孩子在生活上過度保護不敢放手。3歲的女兒米亞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穿衣服,連釦子自己都沒系過。在得知胡可訓練孩子獨立吃飯、獨立穿衣後,馬雅舒驚訝地說了句——“三歲就學習獨立啊?”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孩子的規矩上面,她又一味的放縱與妥協。不同意給孩子吃冰激凌,孩子躺下耍賴她就妥協了。連馬雅舒自己都說:我應該是一個很好妥協的媽媽吧……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馬雅舒的育兒問題,在很多中國父母中簡直是太常見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常常感到困惑:管的太多,孩子就過分依賴家長,缺少自己的獨立性;索性不管吧,又擔心失去家長的監督後,孩子為所欲為,甚至走入邪路。

玩過風箏嗎?只有放手才能讓風箏飛起來,與此同時,我們的手裡一定有一根線牽著它,有時需要拉一拉,有時需要放一放,這樣風箏才能越飛越高。

如果把這根線剪斷,那風箏不會飛得更高,而是一頭栽下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不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飛不高;太放縱,孩子必然飛不穩還要認栽。

問題是,該在什麼時候拉一拉,又該在什麼時候放一放?

在兒童遊樂場的蹦蹦床那裡,我找到了答案。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常看到不少家長圍站在蹦蹦床一圈,眼睛緊盯著自己的孩子,此起彼伏的“指導”:

“你輕點跳,別撞著小妹妹哈!”

“你往中間跳,邊上有縫,別掉下去!”

“哎哎哎,沒看到旁邊小朋友摔倒了嗎,你還跳!”

“都跟你說了在中間跳,你還跑邊上去!”

……

當然,還有一些家長非常“放心”,麻溜地把孩子送進蹦床裡,立馬找個能坐的地方玩手機去了,一臉的如釋重負——“熊孩子終於可以自己玩會兒了我也能清閒點”。

如果說這兩種家長都不對,估計立馬會得到反駁:“我要是不管,碰著磕著了誰負責啊?萬一撞到別人又該說我沒管教好了。”

又或是:“我這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家長不是要學會放手嗎?”

多少家長以“養不教父之過”的名義,如影隨形,把孩子管的太嚴看的太死;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多少家長以“孩子快樂就好”的名義,偷懶惰政,對孩子一味放縱不負責任。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先觀察這個蹦蹦床到底有什麼危險,然後在孩子進去玩之前用簡單易懂的話告訴他都有哪些危險,並與孩子“約法三章”——

與別的小朋友保持距離,不要碰倒他們,別的小朋友離你太近的時候,你也要稍微離遠點;

不要在邊上有縫隙的地方跳;

在別的小朋友摔倒起不來的時候,你要停一會兒,等小朋友起來你再跳。

如果你做不到,媽媽就只能抱你出來,不能再跳了。

你能做到嗎?

與孩子拉個鉤鉤,再把他送入蹦床。

然後家長要在旁邊看著,但別總是緊張兮兮地給予不停的指導,孩子會知道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要有“契約精神”,告訴他因為你沒遵守約定,所以媽媽必須按照之前的約定,把你抱出來。不心軟,不妥協,契約就是契約。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知道危險在哪裡,規矩是什麼,不遵守約定會怎樣。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給自由不要緊,提前講好兌現自由需要注意的危險,需要遵守的約定,和需要承擔的後果。父母和孩子都要具有“契約精神”,契約如果被打破,自由就要被收回;只要不打破契約,該自由自由,該放手放手。

比如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一個小學生晚上可能要吃飯、洗澡、寫作業、練鋼琴、看動畫片、讀睡前故事,如果家長完全讓孩子做主,想幹什麼幹什麼,想怎麼幹怎麼幹,一晚上估計他哪一樣也做不好。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很多練琴的孩子就是因為時間安排混亂,一天不練、兩天不練一直拖到放棄的;可是如果家長全程從頭到尾跟著、陪著、指導著,自己的時間在哪裡?孩子的獨立性又在哪裡?

所以,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安排好事情的先後順序,規定達到什麼程度可以獎勵,比如按時保質完成作業可以獎勵看20分鐘動畫片,約定好如果做不到哪一項會有怎樣的後果。跟孩子講好,父母的責任是到了時間節點提醒你做什麼事,陪你做哪一項任務的哪一個部分,其餘都由孩子自己安排。

怎麼“放縱”他,他才會獨立?家長在孩子6歲前最好知道這種方法

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要在時間表上簽字承諾,增加儀式感,並嚴格按照這個契約行事。

等孩子足以掌握這個時間表,並獨立理順地做好所有事情後,父母大可放手,讓孩子自我管理。

當然,孩子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總會有些反覆。父母要多觀察、少說話,但必要的時候必須予以提醒。比如孩子完全自我管理之後,漸漸變成了練琴十分鐘、吃飯一小時、寫作業半個點、看動畫片一小時,父母就應該出手提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