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導語:
產品是沒有溫度的,但人品是有溫度的。


直播帶貨熱度驟升,網紅、明星、農民、企業家甚至縣長都紛紛上陣吆喝。直播帶貨到底有多火?背後是一條怎樣的產業鏈?

雲會議、雲課堂、雲購物、雲看房、雲招商、雲旅遊⋯⋯這些“雲”字號的背後,都是以直播構架起來的新的商業營銷方式。直播,正在讓商業變得更寬、更廣。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如果說娛樂直播的主角是那些展現個人才華的主播們,疫情期間投身商業直播大潮的,則更多是為了企業生存發展而身先士卒的企業家們。

疫情爆發後,林清軒157家門店歇業,6天時間,整體業績下滑90%。2月14日,創始人孫來春親自披掛上陣,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直播,沒想到有6萬多人觀看,賣了近40萬元山茶花油,還收到了36萬個點贊,業務還逆勢達到去年同期的145%,部分門店甚至翻了一倍。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4月1日,羅永浩直播,銷售額1.7億,累計觀看人數4800萬,音浪收入360萬……創下抖音帶貨歷史最高。

4月2日晚8點,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湖州市副市長閔雲一起直播推廣湖州旅遊。直播全程一小時,總互動人次171萬,銷售額達2691萬元。2691萬是什麼概念,大概是李佳琦的帶貨量級別。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繼三亞首秀後,梁建章將貴州千戶苗寨搬進直播間


很顯然,這些大佬們,似乎都認真研究過網紅主播的自我修養。

奧康皮鞋掌門人——50來歲的王振滔,西裝筆挺地出鏡,接地氣地開了場:“寶寶們大家好!”


手持“中國真皮鞋王”,網紅氣質張口就來——“荷蘭的小牛皮特別好,折一百萬次也完全沒問題!”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奧康皮鞋掌門人王振滔(中)


隔壁紅蜻蜓創始人錢金波,也不甘示弱,上一秒,西裝穿起來,眼鏡戴起來,頭髮梳起來,下一秒,俏皮地脫下鞋襪,在直播間貼心地為網友試鞋子。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在一波平平無奇小試水後,大佬們的直播業績直逼“網紅”:

銀泰商業CEO陳曉東,直播4個小時,銀泰直播間一路衝上了排行榜第一;


轉場直播間當“網紅”,一疫之間,榮升為新的時代風向標,比起出名,走這步棋,更像是各大企業的疫情求生縮影。


董明珠自曝2月份格力0銷售,損失高達200億;名創優品要求全體員工“自願”降薪; 普通創業者,紛紛投奔美團送外賣……


各方壞消息頻出,“直播產業”卻扶搖直上,重壓之下,CEO們不謀而合地把“全村的希望”押在了直播間。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雖然在疫情期間企業家頻頻在直播中露臉,但是企業家做直播這件事並非今天才有。

要說開創企業家直播之先河者,小米創始人雷軍當屬一個。2016年5月,雷軍在自家App“小米直播”上發佈新品,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直播。

雖然那場直播存在不少槽點,但漂亮的數據表明這仍是一場成功的直播:觀看人數超過100萬,雷軍本人收穫了300多萬星票(約合13萬元人民幣),粉絲數更是猛漲到11萬多。百萬粉絲在線觀看,這是任何普通發佈會無法做到的。

2016年8月開始,張朝陽在自家的“千帆直播”平臺上嘗試直播,每週六次,至今堅持了3年多。他直播的內容是,早上在家附近的咖啡廳一邊讀英語新聞,一邊吃早餐。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張朝陽表示,最初自己只是跟著英語新聞網站來練習英語,後來發現與網友分享新聞的感覺很好,而且直播教英語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雖然不知道他最終收穫了多少網友打賞,但親力親為的堅持,無疑為千帆直播省了不少推廣費。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是位個性極為鮮明的企業家。雖然他自己的直播次數不算多,但是在他的“花椒直播”平臺裡發起了“大佬微直播”行動,邀請國內外估值30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和知名專家學者分享創業經歷、管理經驗、趨勢預測以及最新思考,所有直播均為免費。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據官方透露,該直播行動擁有166萬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家粉絲,累計觀看量達到1.89億人次。

2016年是移動直播的元年,大量直播平臺出現,也有企業家紛紛嚐鮮。但是,企業家直播一直都是播的人少,看的人多,堅持高頻次直播的除了張朝陽,幾乎沒有。直到這次疫情的爆發,讓直播遇上了公司存亡。

相比其他營銷形式,直播最大的特色就是直接

在這個的時代,“人”的商業價值異常凸顯,《人貨場論》一書,提到了“人貨合一”。


簡單講就是,“人即是貨,貨即是人。”一個人是否可靠,就決定了他手上的產品是否值得買


“人”作為商業渠道的影響力,正在逐漸與“貨”畫上等號,如今商戰中,“人”與“貨”的聯繫愈發緊密。


“人”的形象稍有差池,就可能直接導致“貨”的衰敗。比如劉強東的桃色新聞一出,京東股價瞬間“跌跌不休”。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看吧,連流量小生,都對“人貨理論”懂的挺多。


在小米推入市場前,雷軍就比“貨”先紅了。在手機面市前,雷軍的創業故事,先發制人圈了一波“米粉”。


先有了“人”,賣貨自然水到渠成。這也是為什麼這款名不見經傳的新品牌,“一經上市就遭瘋搶”……

見識過如此瘋搶仗勢的小米,可真是像極了坐擁百萬粉絲“網紅”大咖,歷史總是踩著相似的韻腳。


CEO親自直播,要搶李佳琦、薇婭的飯碗?


網紅崛起的背後,既是個人力量的興起,亦是新經濟形式的變革。

這10年商業模式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當廣告再次鋪天蓋地時,大家非但不理不睬,反而轉身投向了“人”的懷抱。


受歡迎: 我本身不知道/不需要這個東西,我好喜歡這個主播的介紹,我就買了。

被需要: 我本來就需要它,但是因為價格有點貴,一直捨不得買,此時主播說帶來今年最低價,我毫不猶豫下單了。


直播間空間逼仄,卻又廣闊無垠。但不管做什麼,最核心的永遠是人。

現在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此次疫情又猝不及防的讓無數企業和個人漂泊不定,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接受新的事物,越要順應時代的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