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房屋中介、裝修、快遞逐步開放進社區,這些問題也來了……

快遞、家政、裝修等生活服務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但記者走訪發現,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生活服務從業人員在進社區方面依舊存在阻力。政府部門近日明確提出,要有序放開快遞、裝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員等進小區,滿足居民群眾生活需求。

家政、房屋中介、装修、快递逐步开放进社区,这些问题也来了……

七星園南小區,居民拉開距離取快遞。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防疫期間,快遞、家政、裝修進社區也帶來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居家隔離人員快遞如何投遞?裝修解禁後的噪音會不會影響上網課的孩子?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業內也呼籲更明確的標準,讓社區真正為服務業人員“開門禁”。

家政:社區不認家政公司隔離證明

呼籲:入戶服務期待統一標準

“原來家裡一週打掃兩次,疫情期間只能兩週打掃一次”。家住慈雲寺的張女士最近想請小時工打掃房間,但直到現在,小區也不允許居民新請的家政人員進入,至於能否請保姆,物業的回應是“建議再等等看”。

家政服務“阿姨來了”負責人介紹,目前家政員進社區需要滿足多個要求,不僅要有行程碼,還要有在北京隔離的社區證明,一些社區並不認可家政公司開具的隔離證明。此外,一些家政阿姨住在北三縣,但在進社區時,會因為查出過去14天離開過北京而無法入戶服務。

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穆麗傑告訴記者,目前家政業務還未完全恢復。在進社區方面,小區管控力度各不相同,有的很嚴格,有的可以直接進,“建議政府可以出臺家政入戶服務的統一標準,這樣更利於整個行業有序復工。”

中介:各小區規定看房次數不一

呼籲:統一中介看房標準

北京早在3月15日就明確允許租賃機構進入社區開展租賃業務,但必須實行審查備案制,原則上每家租賃機構每個小區只能擇優推選一名經紀人員進入社區提供服務,且原則上經紀人員每天的帶看不超過兩次。規定執行一個月,實施效果如何?

疫情期間,家住西直門外大街的趙先生想把一套閒置的兩居室出租。但他發現自己所住的小區仍在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不允許中介人員進入。

在中介人員如何帶人上門看房,各個社區的鬆緊程度也是不一。前東社區近期就推出了“預約制看房”。中介人員在進樓看房的前一天,向社區專人進行報備,登記預約後可以進入看房,每家中介公司只允許一名經紀人進入社區,且一個房源一天只限上午、下午兩次看房,一次限兩人。而在東四環的一些老舊小區,社區雖然要求中介人員必須經登記方可進入,可對於一天帶看幾次卻沒有限制,允許中介人員多次帶看。

裝修:擔心擾民遲遲不見覆工

呼籲:裝修業主和網課娃家長溝通

在豐臺區盧溝橋南里購置二手房的趙茵,正在為裝修而苦惱。裝修工人在春節前剛結束拆除作業,她本等著年後復工能儘快改水電和裝修,可一等就是兩個月,每次聯繫居委會,得到的答覆是“目前裝修工人無法進入小區,只能等消息”。趙茵不得不續租半年,在交房貸的同時多交近三萬房租。

事實上,外地有不少地區已允許裝修進小區,但不少家長仍發帖抱怨裝修噪音嚴重影響孩子在家學習。

“小區裝修時間要求上午8點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但這時間正好和孩子上網課的時間衝突了,怎麼辦?”西三環一小區家長在群裡求助,卻引發了和幾位著急裝修業主的爭論。

對此,社區治理專家陳鳳山表示,作為疫情狀態下生活的每個市民,應互諒互讓,互相理解,構建新的生活關係。“從長期看,裝修、快遞、搬家等跟社區最後100米相關的活動,是不可能一直不進入社區生活的。”陳鳳山說,物業可以收集有適齡孩子在家上網課或上班族在家辦公的單元樓位置信息,及時和裝修業主溝通,根據雙方需求適當做出調整。

快遞進小區問題跟著來

4月14日,北京再次強調可以有序放開快遞等人員進小區,滿足居民群眾生活需求。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區,發現已經有不少小區在進行前期核查後,允許快遞員進入,進行無接觸配送,但是即便進了小區,也還有一些細緻的問題,需要社區管理人員給予關注和調整。

問題:普通居民與隔離人員快遞混雜

辦法:告知快遞員居家隔離戶房號

前天傍晚,秦勇下班回家時,家門口邊堆著兩個快遞包裹,“好幾個月了,第一次收到送到門口的快遞,終於又體會到方便了。”

秦勇所在的小區,從4月6日開始允許持有臨時出入證的快遞人員在測溫和進行車輛消毒後進入小區,“這些天來,我只看到有兩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進小區送貨,社區管理挺嚴格的。”

不過在方便之餘,秦勇也還是有點兒擔心,“小區裡幾乎每棟樓裡都有住戶在居家隔離,並沒有強制措施,我們業主群裡有時候會有交流,但是快遞員並不知道。” 秦勇也曾給社區打電話建議把這個漏洞補上,在每棟樓的樓門口貼出居家隔離戶的房間號,並且提前告知快遞小哥,請他們做好防護或者由社區工作人員負責轉送,“不是要歧視誰,就是降低風險。”

問題:進小區仍不能上門配送

辦法:擺在居民家門口無接觸取件

家住北苑家園的曹先生下班回家時,看到快遞車在自家小區門口排成一長列,等待居民來取的包裹則堆在了路邊的綠化帶裡。這樣的場景並不鮮見,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看到,由於快遞量增加,快遞小哥不得不佔用人行道或停車位等空地擺攤。

目前,京城部分小區已經“鬆綁”,為快遞員打開大門,但快遞小哥又遇到新的煩惱。在管莊京通苑小區,快遞員可以提交證明文件申請進入小區,居委會也會給快遞員發放帶照片的出入證,但進入小區後,快遞員需要在物業指定的籃球場區域內擺攤,依舊不能上門配送。在此情況下,不少快遞員寧願守在小區門外。

“目前有30%的快遞員能進小區,但大部分都是隻能進去擺攤兒。”北京中通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公司的快遞包裹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雖然一些小區允許快遞員進入,但不允許快遞員使用電梯。他建議,特殊時期,快遞員可以將包裹擺在居民家門口,走出兩米外後再讓用戶開門取,實現無接觸上門送件。

問題:沒集中消毒居民心裡不踏實

辦法:快遞櫃快遞車嚴格消毒

前幾天,王娜的手機上突然收到了快遞櫃的取件碼,這是3個月來快遞首次出現在小區裡。把快遞拿上來時,兒子跑過來要拆,王娜的媽媽趕緊拿著酒精噴霧瓶過來,一邊上下噴著一邊埋怨王娜不細心,“原來物業代收的時候,都給集中消毒了,咱們自己去拿也得小心啊。”

經過老人提醒,王娜也覺得自己取件時沒有消毒確實還有風險。王娜和鄰居們都在業主群裡感慨,雖然可以直接到樓下取快遞,但是加上自己消毒這一道工序,覺得還是挺麻煩的。

看到業主討論之後,小區物業很快在微信群內回覆,在允許快遞進小區之前,已經將院內的快遞櫃做過消毒,目前每天只允許每家快遞公司進一輛快遞車,在快遞車進小區之前,保安會給車裡車外都進行消毒。“我們保安會全程跟著快遞員,進了小區等快遞員放完快遞之後,再跟著出來。”

問題:快遞櫃不夠仍有聚集風險

辦法:增加快遞架 一人取件制

出於無接觸的考慮,多數允許快遞進門的小區都要求快遞員將快遞送到院內的智能快遞櫃中,但是這種方案也並不完美。

魯谷街道的19個社區從3月中旬開始對轄區內的快遞員進行審核,符合標準的發放“愛心卡”,拿到“愛心卡”的快遞員可以進入小區進行無接觸投遞。小區向快遞“開門”後,負責這些工作的街道社區建設工作部副部長郝旭沒敢撒手,多次到社區瞭解情況,很快發現了問題。“電子取貨櫃使用空間有限,還有一些大件的快遞也不可能放進快遞櫃。”

如果快遞包裹不能放到快遞櫃中,還集中在小區門口,仍然會形成小規模人員聚集。幾個社區急忙想辦法解決——重興園小區、詩景長安小區、六合園北小區、久築小區等都在每棟樓的樓下增加貨架,按照單元和樓層進行分類,快遞櫃擱滿後餘下的包裹都可以擱在這裡。

對於快遞櫃放不下的大件,魯谷街道的各個社區裡還設立了“抗疫提貨點”。貨架上標註了樓號和單元號,並定期噴灑消毒液,社區還派出專人值勤,實行“一人取件制”,即在拿快遞的時候,只能一人拿完,另一人才能上前領取,相隔距離2米以上。

本報記者:周明傑 馬婧 趙瑩瑩 袁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