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攢著勁兒把日子過好

陽春三月的清早,寒意仍濃,石門縣維新鎮古城堤村八佛山片的道路並不好走。水泥路盡,步行近1公里,樹林之間終見陳集才家的屋簷。

古城堤村治調主任伍黨支走在前面,邊走邊喊:“在屋裡咧,老陳?”

轉個角,映入眼簾的是一間陳舊的房子,只能透過牆面那些許的白色想象當年的氣派。屋外的2箱蜂桶和耳邊隱約傳來的牛鈴聲,讓人感知到了主人的勤勞。

走進屋裡,陳集才正拿著抹布刷鍋蓋。灶臺星火點點,鍋內煮著豬食。他抬頭看見我們進來,馬上迎了上來,“你們先坐,我另外燒水給大家泡點蜂蜜水喝。”

堂屋裡堆著未榨的幾袋茶籽,還有幾個蜂箱,靠西的偏屋則是他家的牛欄,屋外,炊煙升起,好一幅寧靜的農家田園畫面。記者著實無法想象,這個勤勞的老人以前竟是村裡有名的老信訪戶,不勞不作長達八九年之久。

今年66歲的陳集才膝下無子女,是村裡的五保老人。上世紀90年代初,他因在外務工產生的經濟糾紛走上了上訪之路,多次上訪,成為村民口中的“扯皮人”、幹部眼中的“難纏人”、信訪部門的“老熟人”。田不耕,地不種,門不串,一個人的日子愈發難過。

2017年,石門縣維新鎮政府開展脫貧攻堅“三走訪、三簽字”的時候,針對陳集才的情況,對他進行特別“關照”,與支村兩委一起研究,開出診斷“方子”,幫助他聯繫了村裡3家農戶,讓其幫著看管牛羊群,所生的小牛小羊折抵工資歸其所有。

看著人家的牛羊不愁銷路價格又好,時間一長,陳集才心動了。

他耐心盡職地看管,等攢夠了能換取一頭牛一隻羊的工資後,他提出了辭職。

前年,陳集才的養殖產業正式開始了。

現在,他家裡養了8頭牛、15只羊,蜜蜂5桶,還種植了一片苦蕎地。今年春節前後,他賣了3頭牛、3只羊,還有25公斤蜂蜜。問起收入時,他略害羞地伸出三個手指頭。

見此,我們笑著說道,那現在的收入不錯啊。不料,陳集才一改笑容嚴肅地說道:“那不是呢,我要發展。我前幾天還買了60個蜂桶,計劃把我的養蜂產業做大。羊呢,養了十幾只,一般人不賣,要下羊崽。這段時間一直想買頭雜交母牛,聽說下的牛崽多,肉質又好,還能賣出更高的價錢。茶籽呢,差不多堆了半個堂屋,自己打油吃,今年再多摘點了賣。”

說話的同時,他招手帶著我們來到後山的羊舍參觀,指著遠處的牛群告訴記者:“你看,一週前又下了一頭小牛。現在政策這麼好,我就想著好好安穩地過日子。養殖產業要向村裡的大戶看齊,發展好了要給國家多交稅,為村裡多辦好事。”

交談中,陳集才總說以前浪費了太多時間,現在在黨的關懷下自己的條件一天天好起來了。他心裡還有一個夢想,便是找個老伴兒,攢著勁兒把日子過好。(常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