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一、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南下依附同为汉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待之以上宾礼,让刘备屯兵新野。

次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击曹,在叶县遭到了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军的抵抗。虽有小胜,终因寡不敌众,相持无果,不得不退军。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刘表素无大志,见刘备讨不到曹操的便宜,便不再派军北上。而曹操正忙于收获官渡之战的胜利果实,挥军扫荡北方,无暇顾及刘备,一时间,荆州陷入了数年的平静之中。

荆州牧刘表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天下名士。颍川名士司马徽,号“水镜先生”,客居于荆州襄阳。刘表拜访司马徽,司马徽却缄口不言,不谈论时势。

刘备闻之,便决定亲自拜访“水镜先生”。

“久闻将军大名,为何时至今日,尚无落脚之地。”司马徽问刘备。

“哎,只因时来不济,命运多舛,以至于此。”刘备回答。

“不对。将军之所以未成就大事。是因为左右没有俊杰辅佐。”司马徽说。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我有关羽、张飞。关羽在白马坡于百万军中斩颜良首级,张飞可以匹敌吕布,二人皆万人敌,难道不是俊杰吗?”刘备说。

“关羽、张飞,当世猛将,却不能坐镇一方,出谋划策,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利刃而已,非俊杰。”司马徽回道。

“我有简雍、糜竺、孙乾,为我出谋划策,难道不是俊杰吗?”刘备又说。

“简、糜之流,乃白面书生,见识浅陋,守一郡尚且不易,怎能配合将军平天下之志,非俊杰也?”司马徽回道。

“那先生以为何为俊杰?”刘备问司马徽。

“儒生俗士,猛将匹夫,皆不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司马徽回答刘备。

“那再请问先生,谁可以称得上是俊杰?”刘备问道。

司马徽回道:“此间有卧龙、凤雏,有经纬济世之才,足以称俊杰。将军当亲往求之。”

刘备再问到何处去访这二人,司马徽却不再回答了。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二、世人皆知刘备之名,数年间,魏延、蒋琬、向朗兄弟等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刘备麾下人才济济,甚至引起了刘表的猜忌。刘备颇为自满,一时竟忘记了司马徽的举荐。

就在这时,又一个颍川名士,投入了刘备的帐下,此人即是徐庶,徐元直。刘备颇为器重徐庶,想要任命他为军师,徐庶却拒绝了。

“将军之志在否?”徐庶问刘备。

“我曾经身不离鞍,身无赘肉。如今在景升(刘表字)处数年,不再骑马,身上已经有了赘肉了。即便这样,即便我已经老了,但是建立功业之心,依旧健在。”刘备回答。

“以将军麾下的将士、谋士,能成大事吗?”徐庶问刘备。

“愿听先生高见。”刘备回道。

“此间有一卧龙,乃兴周之姜子牙,汉之张良,具经天纬地之才,能助将军成就大业。”徐庶道。

“前、曾听水镜先生提起卧龙、凤雏、不知卧龙是何人,比先生如何?”刘备问道。

“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其才能胜我千倍,是以拒绝将军军师之职,将军愿意见他吗?”徐庶对刘备说。

“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啊。”刘备说。

“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徐庶对刘备说。

经过司马徽、徐庶的两次举荐,刘备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大才,于是决定前往襄阳城西二十里,一个号“隆中”的地方,拜访诸葛亮,即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三、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3岁亡母,8岁丧父,和弟弟一起在叔叔诸葛玄身边成长。及至渐长,和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四友,一起求学。

不过,诸葛亮和好友的求学目的并不相同。诸葛四友求学务求精熟,诸葛亮则独观大略,更是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以为诸葛亮吹牛,只有徐庶、崔州平相信其才能。

诸葛亮并不过分依赖书上的知识,而是广泛的四处游览,遍访各处军事要地,关口,同时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等结交。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诸葛瑾在江东孙权处任职。一个姐姐嫁给了襄阳望族蒯祺,一个姐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是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是襄阳大族蔡讽的女婿,刘表也是蔡讽的女婿。诸葛亮通过妻子和姐姐的关系了解了荆州以及北方的事务,又通过哥哥诸葛瑾了解了江东的一些事务。诸葛亮边游历边学习,渐渐对天下大势有了一定的认知。

刘备三顾茅庐是真是假?众说纷纭,诸葛亮背后的骗局,这才是真相

曹操此时已基本统一了北方,而且麾下人才济济,就算诸葛亮到了那里,也很难有展现全部身手的时刻,而偏安江东的孙权,内有张昭,外有周瑜,已开发并站稳了江东,在那里的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

在孙权、曹操那里诸葛亮都难以施展抱负,就只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刘备了。刘备是个英雄,而且是个落难的英雄,他需要发展,诸葛亮是个智者,他希望能把自己的智慧展现出来。

知道刘备就在荆州,20多岁的诸葛亮,不甘于平静,于是他先去拜访了司马徽,请求他代为引荐,让刘备来拜访他。可是,刘备因豪杰皆附,竟忘记了司马徽的引荐。

诸葛亮无奈只得派出好友徐庶出场,请他再次引荐。刘备这才愿意去南阳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虽然心属刘备,渴盼施展抱负,但是恼恨刘备,让他用了两份人情。

于是,前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以报司马徽、徐庶的引荐之情,第三次才和刘备相见。这可能才是三顾茅庐的真相。

诸葛亮只能选择刘备,却暗中筹划,利用司马徽和徐庶的交情,两番卖弄,使得刘备三顾。换言之,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挖的一个大坑。

刘备三顾茅庐,可能是三国的大骗局。只不过,史料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只有,“反三往、乃见”,寥寥数字,使我们对于这件被淹没的真相,知之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