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打造"南泥湾"派上大用场

武汉市木兰山角下罗汉街有一个占地5000亩的浓缩版"南泥湾"。武警退役战士李立福是这个又能训练、又能生产、又能为抗疫战做贡献"南泥湾"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疫情当前,解囊相助。2020年新年,是个特殊的时段,武汉面对着一场举步维艰的疫情。每天看到新闻中患者增长,物资紧缺,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奔向武汉。那是一段艰难与感动并存的日子,李立福很感触,他不知道可以为武汉人民做点什么,直到看到朋友圈里说许多武汉市民购物难,缺乏物资,他想到了自己的庄园,想到了周边的村民们。在那样的时刻,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的地方,平日里是个桃花源一般的存在,但在疫情面前,比市区的居民们处境会更难。因为不能出门,李立福马上打电话给庄园中的滞留的值班人员,交代他们清点现有物资捐赠给周边村民。他说,我们有多少就给多少,不要保留,一定要保障村民们的生活。能帮一天就要帮一天。次日,工作人员清点出了物资,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发物资。听到村民们一声声的谢谢,看着他们默默的红了的眼眶,工作人员们都非常受感动。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里大家亲如兄弟,关键时刻也绝不迟到。他们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有位村民说:平时看你们庄园就像另一个“南泥湾”景美的很,今天才知道你们人更美。真是军民渔水一家亲。


退役军人打造

二月份,他再一次伸出了援手,他和他的退役战友们将5000亩范围内的农副产品全部捐出,包括庄园所种植的时令蔬菜,养殖的健康鸡及生态鸡蛋等的物资全部献给白衣战士、解放军指战员、宅家战斗者、离退休老军人们。

武汉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会长傅博介绍:李立福退役不退色,疫情期间,我们这些退伍军人及社会各界为抗疫前线捐献物资价值3000万。他的这个"南泥湾"将生产、教育、训练、实战容为一体,意义深远。这个"南泥湾"是武汉市武警某支队“魔鬼训练周"的定点营地,是武汉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的课堂,还是大中小学、退休老军人"不忘初心,爬山涉水,难忘战斗"的回忆录场,又是这次大武汉大战疫中生活物资生产供应基地。

在这里,依山傍水,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一千多亩。种植物种包含各类时令蔬菜,品种多样,水产丰富,鱼虾各类。并实时引进新的养殖技术,将科学种植进行到底。为相应国家号召,并帮扶当地村民,在周边区域广招养殖人员。带动周围农民,拉动地方农业发展,普及健康种植知识。

民生就业方面,通过租赁农村土地、聘请农民工人参与庄园建设,利用庄园先进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促进当地村庄一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现已招聘周边村民20余人,各类社会保障均按月发放,每年村民工资近50万,人均收入增加3万余元。希望在带动周边村民的同时,能将更好的养殖技术带到“南泥湾”,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一直以来都是李立福的心愿。

几年前,庄园就曾帮助年迈孤寡老人重拾生活信心。那时,李立福无意间从在庄园工作的附近村民提起,周边有位70余岁的孤寡老人,生活比较困难,第一时间他就联系了熟悉老人居住地的村民,前往老人家看望。老人的家里陈设破旧,生活用品不多但都摆放的很整齐,言语间,李立福发现老人虽生活艰辛,但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更希望能自力更生的生活。于是,他向老人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并将老人接到了庄园里,暗地里他交代其他的工作人员,多多关照老人,不要让老人家劳累。知道老人家对养殖鸡蛋经验丰富,就不住的鼓励老人家到养殖场工作。老人来庄园入职的第一天,李立福以了解养殖进度为由,陪同老人工作,遇上稍复杂的活,他就身体力行的接过来。这些日子里,只要李立福在庄园就一定会去慰问老人,并细细了解老人的衣食住行是否习惯,他的耐心与真心让老人很受感动,在这段工作时光里,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与温暖,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在李立福生日那天,老人特意煮了碗鸡蛋面,老人家说,这鸡蛋是我自己养的,是我挑的最好的一个呢。看着老人骄傲又温暖的笑容,李立福觉得心里暖洋洋的,他还想帮助更多的人。

这里:天空白鸽飞舞,水中群鱼欢畅,鸡游满山,鸭鹅满塘,猪牛羊马,成群成对,热闹非凡。还有些娱乐休闲的山地车。地里:稻谷茁壮,油菜花金铺大地,百种有机蔬菜七色养心。山中:树木成林,药草丰富,满山金蛋(鸡蛋)任你拣。巍巍大别山,将军精神传,人类共同体,齐心抗大疫,愿退役军人李立福和他的战友们将大武汉"南泥湾"建设的更加丰富多彩,迎来春满园(湾)。[报道员:马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