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我們都在中學時代學習過莫泊桑的《項鍊》。

這篇小說主要有三個角色:漂亮動人的女主角瑪蒂爾特,她的丈夫和富婆閨蜜。

人設雖然有點勁爆,但故事情節顯然不是“回家的誘惑”。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項鍊》講述的是瑪蒂爾特因為想在一次晚會上大展風光,便找她的富婆閨蜜借了條鑽石項鍊做配飾。結果她把這條項鍊弄丟了。為此,她與公務員丈夫節衣縮食10年,終於買了一條鑽石項鍊賠償閨蜜,然而這時才知道那個殘酷的真相:她弄丟的本身就是一條假項鍊。瑪蒂爾特和她的丈夫白白辛苦了十年。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中學語文老師告訴我們,《項鍊》批判了莫泊桑那個時代資本主義的奢靡生活和虛榮心。《項鍊》發表於1884年,136年前這篇小說的意義的確如此。

可是如今我們再讀這篇小說,是不是又感覺哪裡不對味?136年日新月異,《項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奇妙改變,所以今天我想以當前社會價值觀的角度重看整個故事。

瑪蒂爾特真是虛榮的女人嗎?

首先我想表明態度:瑪蒂爾特不虛榮。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小說中有許多關於瑪蒂爾特虛榮人設的表述,比如:

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因此她不斷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傖,牆壁的黯淡,傢俱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

她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什麼也沒有。然而她偏偏只喜愛這些,她覺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為了這些。她一向就想望著得人歡心,被人豔羨,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

諸如此類。但是這些如果以今天的視角,我們能說這姑娘太虛榮嗎?尤記得高曉松曾在《奇葩說》舞臺結辯中說過一段關於夢想的話,大致是這樣的:

我們人類從只有光、只有聲音、只有水和空氣的世界裡脫穎而出,遠遠把其他的動物植物拋在後面,就是因為我們有夢想。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千萬人的夢想才把人類推動到今天,而這些夢想來自於人有匱乏感

人有不停的匱乏感,是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人哪怕吃飽了、繁殖了,仍然會滋生新的匱乏感。

而人類為何會有匱乏感?是因為人類有一個巨大的特性:人類永遠高看自己。

所以從這種意義來說,瑪蒂爾特的所謂虛榮可以理解為一種人類共性:高看自己。這是一種無褒貶的的“高看”,所以,瑪蒂爾特因為自己公認的美貌而高看一些自己,又有何罪?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瑪蒂爾特因為不是貴族出身,所以她就不能嚮往美好生活了嗎?

揭開謎底的閨蜜,和瑪蒂爾特一樣,都是不懂撒謊的實誠人

現在讀《項鍊》,最令人動容的一件事還是

誠信

136年前莫泊桑所處的社會風氣一定和當今有巨大不同。因為在莫泊桑的概念裡,包括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人在意“誠信”,因為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地講誠信。

在小說結尾,瑪蒂爾特操勞十年還清債務後偶遇閨蜜,這段對話我每次看到都覺得很感嘆。

“你一定記得你借給我的那掛項鍊吧,我戴了去參加教育部夜會的那掛。”

“記得。怎麼樣呢?”

“怎麼樣?我把它丟了。”
“哪兒的話!你已經還給我了。”
“我還給你的是另一掛,跟你那掛完全相同。你瞧,我們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價。你知道,對於我們這樣什麼也沒有的人,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過事情到底了結了,我倒很高興了。”
佛來思節夫人停下腳步,說:

“你是說你買了一掛鑽石項鍊賠我嗎?”
“對呀。你當時沒有看出來?簡直是一模一樣的啊。”於是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極了,抓住她的雙手,說:

“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佛來思節夫人,也就是瑪蒂爾特的富婆閨蜜,她得知瑪蒂爾特用了十年時間還債,第一反應居然是告訴她:我那串項鍊是假的!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你可以說佛來思節夫人這句話太過殘忍,可是換個角度來想,這也是她的誠實的表現啊。

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她此刻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我想大概率應該是沉默,讓這件事不了了之吧!

女主角瑪蒂爾特就更加如此了。

因為弄丟這串項鍊,她和丈夫到處去找一模一樣的項鍊,兩個人幾乎傾家蕩產地借來錢買下項鍊,把它如約還給閨蜜,自己節衣縮食十年還債。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佛來思節夫人沒有打開盒子。她的朋友正擔心她打開盒子。如果她發覺是件代替品,她會怎樣想呢?會怎樣說呢?她不會把她的朋友當作一個賊嗎?

瑪蒂爾特懂得窮人的艱難生活了。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就設法償還。她辭退了女僕,遷移了住所,租賃了一個小閣樓住下。

她懂得家裡的一切粗笨活兒和廚房裡的討厭的雜事了。她刷洗杯盤碗碟,在那油膩的盆沿上和鍋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襯衣,洗抹布,晾在繩子上。每天早晨,她把垃圾從樓上提到街上,再把水從樓下提到樓上,走上一層樓,就站住喘氣。她穿得像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裡,雜貨店裡,肉鋪裡,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

月月都得還一批舊債,借一些新債,這樣來延緩清償的時日。

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給一個商人謄寫賬目,常常到了深夜還在抄寫五個銅子一頁的書稿。

這樣的生活繼續了十年。

第十年年底,債都還清了,連那高額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滾成的數目都還清了。

如今再看瑪蒂爾特還完項鍊的十年,我的感受更多是敬佩。

講誠信,有擔當,沒有因為天生麗質而動歪腦筋,這種純真在如今社會是多麼難得啊!

瑪蒂爾特的人生悲劇嗎?她有可靠的丈夫

很多看完《項鍊》的朋友都會感嘆:瑪蒂爾特的人生真悲劇啊!因為一條假項鍊,十年人生都賠進去了!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另一個人:瑪蒂爾特的丈夫。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從始至終,這個男人都陪在她身邊。和她共同承擔因為項鍊帶來的債務,沒有表現任何怨言。

雖然小說中沒有明寫,但是我們都能感覺到,他很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他寵她,才會事事順著她,才會想方設法為她要來教育部長家的舞會邀請函,讓妻子達成美夢。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當妻子為了沒有好衣服發愁,他毫不猶豫拿出自己的存款;當妻子弄丟了“貴重”的項鍊,他沒有暴跳如雷要離婚,而是安慰她,陪她想辦法;當兩個人為了項鍊欠下鉅款,他的選擇也是和妻子一同承擔。

如果從這個角度,瑪蒂爾特的人生絕對不是悲劇,甚至是一個幸福的故事。

當今社會,夫妻反目,為了利益你爭我鬥,什麼殺妻騙保,什麼轉移資產……已經快要屢見不鮮了。

能有一個如此可靠的男人做丈夫,儘管他是名收入不高的小公務員,又夫復何求呢?

假如莫泊桑《項鍊》的故事發生在136年後,誰不想為她點個贊?

不知道再過136年,世人又會如何看待莫泊桑《項鍊》的故事呢?


*作者簡介:艾燊,90後,同濟大學研究生,理科出身文藝心,閒時觀影追劇,表達走心態度,筆書別樣解讀。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