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法國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說出名,他的一生寫過359篇短篇小說,篇篇乾淨利落、意味深長,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因此,他與美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寫作只是形式,表達思想才是目的。莫泊桑常借寫作的方式,批判法國的社會現實:例如《羊脂球》批判了法國資產階級的卑鄙自私,《我的叔叔于勒》批判中層貧民愛錢如命的翻臉無情,《繩子》則批判了烏合之眾的偏見對性命的殘害。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項鍊》:天生麗質的女主,因出身寒微無法結識富貴公子,只能委身嫁給一位小職員,為參加盛宴,她向好友借了一條鑽石項鍊,卻因弄丟項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償還高額債務,她拼命幹粗活,10年間,從一個嫵媚動人的年輕婦人變成了強壯粗野的老婆子。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故事雖然簡短,卻隱藏了著不少人性,我們慢慢來看。

01 漂亮禮服、鑽石項鍊,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愛虛榮?

看完後,很多人的看法是:都怪這個女人太愛虛榮,買了昂貴的禮服還不夠,還要借用朋友的項鍊,為什麼要這麼講究呢?自作自受了吧!

現實世界裡,很多人也認為女人更愛虛榮,女人追求漂亮的衣服首飾、品牌包、高檔化妝品,而男人只需一件99元襯衣和廉價牛仔褲就可以出門,不少人疑惑:“為什麼女人不能像男人那樣輕鬆一點呢?”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其實女人愛虛榮愛打扮,和男人不愛虛榮打扮、只在意工作,都是在追求同一個目標:尋找優質的伴侶,獲得交配的機會,遺傳自己的基因。

進化心理學認為,每個人活著的使命就是遺傳自己的基因。在遠古時代,這個使命對兩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女性因為承擔了遺傳基因的幾乎全部責任,懷孕、生產、哺乳和養育,加上採摘的果實是有季節性的,她們僅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讓自己和孩子活下去的,因此,女性必須要找物質豐厚、對家庭忠誠的男性;

而男性要做的就是找到長得漂亮(至少看起來漂亮)、生育能力強的女性,同時儲備更多生活用品和食物,培養對家庭的責任心,讓女性更有安全感。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因此,男女對外表的態度差距,不是性別導致的,而是不同的社會分工導致的。

小說的背景是1884年的法國,那時的男女分工和遠古時期差不多,女性不提倡工作,只能在家裡縫縫補補,更沒有遺產繼承權,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導致女性生活的重心就是社交,多多展現自己的美貌,吸引優秀的男人。(女主已經結婚了,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嗯,她不是對丈夫很不滿嘛?)

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像明星那樣天生麗質,她們需要外在的裝飾,比如精緻的妝容、有品質的衣服鞋子、得體的首飾等,來提高在別人眼中的整體視覺印象,獲取更多攀升的機會。

小說中的女主就是用丈夫預備買獵槍的錢,買了漂亮禮服,再借用精美華貴的鑽石項鍊,把自己打扮得風風光光的。果然,晚宴上她大放異彩,幾乎所有的男人都在稱讚她,打聽她的信息,想與她結識。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女主漂亮的外表吸引了眾多男人的關注,獲得了平時只有夢裡才可觸及的殷勤,她很滿足。

而女主的丈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穿著打扮,當妻子盛裝出席,忘情地與別人跳舞時,他在小客廳裡呼呼大睡。他在意的是工作和收入能不能讓妻子滿意。

當時的社會背景,使得像女主這樣的女人和她丈夫這樣的男人必須要恪守本分,他們一旦迷失了自己的角色,就會被社會轟殺成渣。

但21世紀的今天,很多事情都發生了鉅變。女性不僅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權利,可以進入職場工作、自主創業,也擁有遺產繼承權,她們不再以夫為重,不再把取悅男人作為生活的重心。

現在的女性可以剪短髮、留長髮,可以素顏也可以化妝,可以穿平底鞋也可以穿高跟鞋,這些都是個人自由,她們這樣做更多的是取悅自己,而不是取悅異性。她們也可以讓男人辭職在家做全職主夫,自己去職場打拼,獲得價值感。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而有的男性也願意在家裡做飯做家務帶孩子,成為女強人妻子的賢內助,他們也把這樣的生活當成幸福。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不再給男女貼上僵硬的角色標籤,不再逼迫他們去做社會輿論期望的事情,這正是時代進步的意義。

02 項鍊不只是項鍊,象徵的是破壞性影響的意外

女主在跳舞的時候,因為太投入,不小心把項鍊弄丟了。不少讀者很氣憤,這麼珍貴的東西,為什麼不好好看住呢?一旦弄丟了,都賠不起。

但其實,莫泊桑只是用項鍊編了一個故事而已,項鍊不只是首飾,它象徵的是中下層階級人民的生活中,改變他們命運的突發事件,比如投資失敗、父母重病、企業裁員等等。

像女主這樣的中產或者小資產階級,就算不會因為弄丟項鍊而貧困潦倒,也會因為其它事情,被迫改變前進的方向。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最近不就有很多案例嗎?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新冠肺炎就是讓它們走向破產的強有力推手,而對於那些靠著工資還房貸、維持生活開支的月光族來說,無法正常上班也是致命的威脅。

當然,每個企業/家庭都會遇到意外事故,很多時候都無法逃避,但中小企業/普通家庭的抗風險能力明顯低很多。

探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他們的企業利潤/個人收入比較低,在扣掉硬性消費之後,沒什麼結餘;二是因為安於享受、疏於管理,沒有做好風險控制。第1點難以改變,而第2點還有改善的空間。

試想,如果企業高管很早就預料到,企業停工三五個月時的生存狀況,早點設立plan B,是不是就能大大降低企業倒閉的可能性?如果家庭能夠早點預知到,某段時間會0收入+大額開銷,而儘早採取措施,比如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存下一筆應急資金,那生活質量是不是就不受影響呢?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意外事件表面上是客觀的,但實際上,它受到了人的潛意識的控制。管理者拒絕相信企業會遇到大麻煩,月光族否認公司會降薪裁員、延遲復工,概率太小的事很少會引起注意。

實際上,那些看起來不大可能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

在統計學中,假設意外事件發生的概率為p(0

在多次實驗中,它不會發生的概率為(1-p)^n,而它至少發生一次的概率為1-(1-p)^n 。所以當n越大,也就是時間越長時,(1-p)^n就越小,所以,意外至少發生一次的概率1-(1-p)^n就越大。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假如公司破產的概率為0.1,在3年間公司不會破產的概率就為0.729(0.9^3,0.9*0.9*0.9=0.729),公司至少破產一次的概率就為0.271(1-0.729),如果是4年,則為0.3439 (1-0.9*0.9*0.9*0.9)。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很明顯,0.3439>0.271,所以時間越長,那些低概率的意外會變成高概率的事情,破產的概率就由0.1變成了0.3439。

這個推理有很多應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方一位工程師在1992年提出來的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未雨綢繆,才能防止“屋漏偏逢連夜雨”。

03 謊言的代價:為什麼女主不告訴好友真相?

回到小說的故事中,當女主發現自己弄丟了好友的項鍊後,她走進珠寶店買到了一模一樣的,裝進原來的首飾盒中,若無其事地還給了好友。

有人不解,這麼好的朋友關係,為什麼不主動坦白呢?好友可能會責怪、讓她原價賠償,但絕不會敲詐勒索呀。

其實女主擔心的,正是好友的責怪和嘲笑,對於自己來說,這太傷自尊。

同為教會的同學,為什麼她就可以光彩照人、錦衣玉食,而自己只能粗茶淡飯、衣衫襤褸?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自我防禦、自我保護機制。當預感接下來的事情會傷害到自尊時,我們會採取措施避免它的發生,這種機制常見的方式有壓抑、否認、過度代償、投射等。

女主拒絕告訴好友真相,這就是一種壓抑

。她不僅控制自己在歸還時隱藏真相,之後的十年中,她也在控制自己不與好友來往。10年的時間,女主肯定有機會遇到好友,儘管她穿得太粗糙,好友認不出來,但更重要的是,她沒有主動去打招呼的意願。

長期的壓抑自我,會有什麼後果呢?它會消耗大量的能量,給自己帶來心理壓力。

十年後,女主的外表滄桑,不僅是長期幹體力活的後果,更是由於心理資源的消耗,讓她看起來更加消瘦憔悴。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現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是一樣,為了保住面子,撒了一個謊,為了圓這個謊,又不得不編造更多的謊言。他們一方面害怕別人知道真相,一方面又在責怪自己為什麼不勇敢地吐露一切,產生了不少心理困擾,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與其承擔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呢?

所以相比之下,還不如實話實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早一點說出真相,清空大腦的運行內存,把注意力用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才是明智的選擇。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工作上有同事,家裡有親人,坦誠地請求家人或同事一起分擔,不僅更輕鬆高效,然後發現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

04 莫泊桑作品中的悲憫情懷

謊言的初衷本來是欺瞞別人,但最終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傷己。

無債一身輕後,女主終於能閒情逸致上街散步,遇到借給她項鍊的好友,就發生了這段對話:

女主:我把你借我的項鍊弄丟了!


好友:沒有呀,你不是早還了嗎?


女主:那一個是我在珠寶店買的,為了還債,36000塊啊,這10年間我都在打零工,現在終於還清了!


好友:我的天,其實那串項鍊是假的,頂多500塊……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乾淨利落,瀟灑自如。女主會產生怎樣的悲痛情緒,交給讀者自行體會。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在其它的作品中,作者也多次透露出這樣的悲憫情懷:平凡的小人物追求普世的某種利益,或財富,或名譽,或愛情,經歷了一番崎嶇泥濘的折騰之後,要麼仍然無法實現目標,要麼就得再次付出慘重的代價。

(如《修軟墊椅的女人》《勳章到手了》)

底層人的生活不受自己控制,很多人都如駱駝祥子一樣,拼盡全力想要看到希望,卻總也抓不住鬼影般的命運,只能由著它胡作非為。

但莫泊桑還是補充道:“生活雖然不可能如你幻想的那麼美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糟糕。”

莫泊桑的《項鍊》:小人物的悲喜,是社會浮世繪圖景的縮影

環境固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但每個人的生活,最本質的,還是由自己負責,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正如張愛玲所說的:

生而為人,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時間不過是一個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