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北洋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國家由各地軍閥掌控,他們之間為了爭奪北洋的統治權,時常發生戰爭,歷史上把這些戰爭稱之為軍閥混戰。北洋時期的軍閥,是在袁世凱死後以地方將領形成的一個派系,稱之為軍閥。他們都是為了各自利益而戰,從不顧及百姓死活。

經歷長時間的混戰,有三家地方勢力,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三家軍閥。分別是皖系,直系,奉系這三家,他們輪流把持北洋政權,後人把他們稱之為北洋時期的三大軍閥。

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袁世凱


第一個崛起的是皖系軍閥段祺瑞,在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以正統自居,成為北洋時期的內閣總理,雖說當時的總統是黎元洪。但是這位總統沒有什麼實權,國家大事基本上都是段祺瑞說了算,畢竟人家背後有強大的皖系軍閥集團的支持。

雖說皖系軍閥是第一個崛起的,但也是三大軍閥中第一個走上衰敗。在1920年7月的直皖戰爭過程中,直系首領曹錕與吳佩孚,在這場戰鬥中擊潰了皖系軍閥,段祺瑞被迫辭職,從此走上衰敗之路,再也沒有崛起過,直到最後,地盤被直系的後起之秀孫傳芳全部吞併。從此皖系軍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吳佩孚


第二個是直係軍閥,這個軍閥集團人才輩出。在袁世凱死後,當時直系是首領是馮國璋,雖然馮國璋不是段祺瑞的對手。但是,作為直係軍閥第二任領導曹錕與吳佩孚,卻是兩位狠角色。直系在他們的領導下走上巔峰,擊潰了皖系,又取得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的勝利。使得吳佩孚評為當時最有可能一統中國的地方軍閥。包括後來,有東南王之稱的孫傳芳也是出自直系,在東南擁有5省地盤,可以說是實力強大。

不過,強大的直係軍閥集團,在第二次直奉大戰失敗後,讓直系的實力大北洋時期的三大軍閥,為何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_孫傳芳減。後來,南方的革命軍發動北伐戰爭。直系的孫傳芳首當其衝,因為他擁有的地盤就是在南方,這也註定了,成為北伐戰爭第一個犧牲品。在龍潭大戰後,孫傳芳的直系從此一蹶不振,部隊被收編,要麼就被殲滅。從此孫傳芳,吳佩孚等也退居山野。

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孫傳芳


以上兩家實力較強的軍閥,最後都走上了滅亡。那麼,為何只有張作霖的奉軍,最後走上“易幟”道路!

張作霖的奉軍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獲得勝利,成為當時全國實力最強的軍閥。它之所以走上易幟道路,第一個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好,位於東北三省。在北伐軍北伐時,它的前面有孫傳芳,吳佩孚,張宗昌等人替他擋住了北伐軍,因此沒有受到直接的攻擊。假如,張作霖的奉軍處於東南,肯定也會像孫傳芳一樣,走向毀滅。

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作霖


第二個原因是在張作霖擔任安國軍總司令後,與北伐軍作戰時失敗後,就逃回了東北。在途經皇姑屯時被日本人給炸死了,他死後讓張學良繼任東奉軍大帥的位置。要知道,張學良是一位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輕軍閥,而對南方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從內心深處並不抵抗。甚至,張作霖在世時也常常提出易幟的想法。只是遭到了楊宇霆和張作霖一起打天下的那幫結拜兄弟們的反對。

只有張作霖的奉軍,走上“易幟”道路。北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下好了,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成為奉軍大佬。他也有權利決定奉軍的未來。加上當時,日本人對東北又虎視眈眈,而關內基本上全部掛上了青天白日旗。張學良知道奉軍只有易幟才有出路,不然,不是被日本人吞滅,也會讓蔣介石的北伐軍給消滅。

所以,在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奉軍改編成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此舉標誌著北伐的結束、國民政府完成“形式統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