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翟天临先生的一些待澄清质疑

这个新年,没有出门的大家估计都在吃翟天临的瓜。

落井下石非君子,跟风批斗是小人。

反正我不想落井下石,只不过呢,在经历了一些并不透明以及不公之后,的确有一些不满,当然是学习上的,所以有些质疑,希望能够解惑。当然了,目前很多事情并不明朗,翟天临先生可能有许多学术成果,成绩啊之类的都属于保密事项,没必要公开,所以呢,我就问几个可以公开的吧。

再次声明,非针对个人,所有信息来源都是网上,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官网。

第一, 翟天临是北电补录的博士,而且他在这个北电2014年博士复试安排名单中,那么,为什么只有他是补录?是因为复试没参加么?如果是复试没参见,那么请问北电,复试没参加而可以补录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样的考生可以补录?

第二, 根据《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考勤办法》,上学第一年原则上是不允许请假的,如果请假,需要由研究生本人、导师、所在院系提出申请,须征得所有公共课教师的校准签字,并出具补课或补考方案并认可由此可能产生的成绩差异;以上的请假条和成绩考核方案是什么样的?其他学生也是按照此要求进行的么?

第三, 根据《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考勤办法》,某门课程不得缺课三分之一,否则不得参加考核,请提供考勤记录。研究生参加教学计划外的拍片,必须请事假,事假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周;那么,请假记录应该都有保存吧。一学期内请假累计超过本学期规定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由导师酌情提出处理意见,请问是否有,意见是什么?

第四, 根据《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其中在培养方案中要求有必读书目,请提供必读书目和书籍来源;其中写明: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完成系统、规范的科学学术研究思想、方法的训练,全面掌握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和现状,确定独立的研究课题,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够自如地检索文献、收集资料、研究影像资料、阅读外文书刊、进行学术调查和参与艺术创作。请问是用什么检索的文献?阅读了哪些外文书刊?

其中写明:本专业博士生以科研为主,整个培养阶段都应该把科研作为保证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其在校学习期间专门从事科研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半。请问是否在校学习了至少一年半?

其中写明:建立对博士生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定期统计、通报制度,即以学年为时限,每年定期将博士生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的科研、学术论文的题目、字数、刊物名称、期(刊)号等有关情况予以书面通报的制度。在校期间,博士生应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每篇不少于3000字。请提供一下以上信息。

另外,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应该都属于可以公开的信息吧,包括导师在各个阶段的审核报告,应该都可以公开吧。

第五, 在《学位授予细则》里要求,有较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那么请背诵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本人非杠精;尤其是最后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思想政治观,博士对于马克思主义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

来,各位观众,请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