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分析」囤糧“透支”後期需求 陳麥“消化”力度弱化

【核心提示】麵粉消費步入傳統淡季,居民囤糧及經銷商加大備貨力度,一定程度上“透支”其後期採購需求。陳麥市場供需寬鬆,主產區新麥上市時間不斷臨近,預計後期國內麥價將承壓弱勢運行。

近期需求階段性好轉提振麥市購銷,國內麥價出現不同幅度反彈,部分區域麥價上漲幅度較大,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同比增加明顯,但終端需求“透支”或將弱化後期陳小麥市場“消化”力度。

階段需求好轉提振麥市購銷

近期,國際小麥及大米價格明顯上漲,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市場主體購銷心理。國內各地學校陸續復學以及企業復工範圍擴大,集團化消費需求提高,加之居民囤糧以及經銷商備貨力度加大,麵粉市場訂單階段性增加,麵粉加工企業小麥採購需求回升,麥市購銷活躍度提高。

國內麥價不同程度反彈,小麥市場銷售好轉,產銷區儲備輪出成交情況分化,部分優質品種旺銷。4月8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7495噸2019年江蘇濱海產小麥,起拍價2290元/噸(車船板價),最低成交價2300元/噸,最高成交價2345元/噸。4月10日,廣東化州市發展和改革局銷售2017年產小麥8000噸,底價2270元/噸(圍包散儲,倉庫堆邊交貨),實際成交3000萬噸,成交價2280~2290元/噸。4月10日中儲糧網山西、河南、山東分公司共計投放小麥30.89萬噸,實際成交29.43萬噸,其中山東地區小麥最高成交價2610元/噸,溢價260元/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上旬,國內小麥價格區間為2100~2600元/噸,平均價格2340元/噸。據市場監測,截至4月中上旬,質優小麥進廠價:江蘇連雲港2400~2420元/噸,安徽宿州埇橋區2420元/噸,河南虞城2440~2460元/噸,山東滕州2460元/噸,河北趙縣2470元/噸。

臨儲成交大增部分區域溢價

自3月下旬以來,隨著下游麵粉訂單需求增加,加之居民囤糧心理等影響,麵粉加工企業小麥採購力度加大,國家臨儲麥周度成交量呈增加態勢,部分區域甚至溢價成交,採取補貼政策加快國家臨儲麥去庫存以騰倉收購2020年小麥。

據統計,3月下旬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905.5235萬噸,實際成交72.2679萬噸,同比增加62.355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5~2344元/噸,期間周度最高成交量42.3128萬噸,創下自2018年11月下旬以來的新高。

近期,江蘇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162.1199萬噸,實際成交22.3356萬噸,同比增加18.0774萬噸;安徽投放194.215萬噸,實際成交8.2489萬噸,同比增加5.8878萬噸;河南投放398.7836萬噸,實際成交31.0449萬噸,同比增加28.3357萬噸;河北投放30.0009萬噸,實際成交4.4812萬噸,同比增加4.2389萬噸;山東投放29.0382萬噸,實際成交6.1573萬噸,同比增加5.976萬噸。

美麥出口好轉提振期價走勢

國際穀物理事會(IGC)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68億噸,高於上年度的7.63億噸,也高於消費水平7.6億噸;因中國和印度庫存增加,小麥庫存預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本作物年度(6月1日始)迄今,美麥出口檢驗量累計2080.2893萬噸,上年度同期1940.7084萬噸。

中國3月中旬採購34萬噸美國硬紅冬小麥,這也是2017年以來的首次。截至4月9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7月合約期價報收於559.25美分/蒲式耳,較上年同期上漲98美分/蒲式耳,漲幅21.25%。

Refinitiv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本年度法國小麥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自2019/2020年度開始以來,中國已經進口100萬噸法國小麥。

新麥備受關注倉容壓力不減

3月中下旬以來,主產區不利天氣頻發,對部分區域小麥生長帶來不同程度影響。截至4月上旬,國內西北地區大部、華北、黃淮東部冬小麥處於起身至拔節期,陝西關中、黃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等地進入孕穗抽穗期,江淮和江漢局部、西南地區大部進入開花至乳熟期;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21%、79%。

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投放量由300萬噸提高至400萬噸。截至4月中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量9080萬噸,同比增加1850萬噸。由於2020年小麥託市收購價與上年持平,且2019年主產區小麥託市收購量明顯高於後期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這意味著今年國內主產區小麥託市收購面臨的倉容壓力明顯大於上年同期。原文刊登於2020年4月16日糧油市場報三版)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独家分析」囤粮“透支”后期需求 陈麦“消化”力度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