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近日,網上多處有聲音號召網友"空下來去超市買點米,囤三個月的量"。所謂原因是,傳聞疫情可能引發全球的糧食危機。不少網友證實自己所在的超市和糧油市場都有民眾囤貨。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警告,因為新型肺炎疫情,全球糧食供應鏈也許會在4—5月中斷。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那中國是否將面臨糧食危機?

在4月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主題為"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對糧食問題作出回應。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如何?

糧食產量。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人均糧食佔有量。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糧食庫存量。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我國穀物進口量。我們國家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於不到300億斤,僅佔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我們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總體看,我國糧食是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老百姓家裡都是米麵無憂,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我們說,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現在全球糧食形勢都非常緊張,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形勢如何?糧食生產能不能穩住?

今年,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家採取了超常規措施來穩住糧食生產,有些措施是多年少有的。一是春耕生產的關鍵節點,中央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及時下發了《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分區分級恢復農業生產秩序,確保不誤農時春耕備耕,穩住春播糧食麵積。二是在春播大面積展開前,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及時將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下達各省人民政府,把穩定糧食麵積作為約束性指標,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今年全年糧食麵積的穩定。這也是多年少有的。

三是在農民選種備肥的關鍵時候,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來釋放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東北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穀補貼、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這些資金規模總體是穩定的,而且繼續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並提高了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在當前國家財力相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些政策能夠保持穩定,有的還能有所增加,這也是非常不容易。

據我們調度和了解情況看,這些政策措施也見效了。今年糧食種植意向面積是穩中略增的,目前夏糧長勢較好,豐收有基礎,春播進展總體順利,應該說,糧食生產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局。我們堅信,只要責任壓得實、措施落到位,上下共同努力,是能夠穩住今年糧食生產的,也有信心、有決心端牢中國人的飯碗。

剛才記者朋友提到了糧食搶購的問題,我回應一下。這裡有四句話,糧食多年豐收,庫存較為充裕;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影響有限;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在糧食應急保障方面有什麼應對措施?

從此次應對新冠疫情看,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具體來講做到了"四個有",即保障體系有支撐、市場波動有監測、應對變化有預案、保供穩市有責任。

第一個有,保障體系有支撐。我們構建了"三道防線":一是有充足的原糧儲備;二是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能夠滿足10到15天的成品糧儲備;三是我們佈局建設一批應急加工企業、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這裡有一組數據向各位記者通報一下,目前全國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44601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應急配送中心3170個,應急儲運企業3454家。

第二個有,市場波動有監測。我國建立起兩級監測體系,國家級糧食市場信息直報點1072個,地方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9206個,覆蓋了重點地區、重點品種,能夠密切跟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

第三個有,應對變化有預案。我們建立了從國家、省、市、縣四級的糧食應急預案體系。

第四個有,保供穩市有責任。我國已建立了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強化統籌調度,要求各地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切實做到各負其責、守土盡責。

中央和地方的儲備糧情況如何?老百姓有必要採購和囤積糧食嗎?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糧食庫存的構成情況,主要分三大類:第一,政府儲備。第二,政策性庫存。第三,企業商品庫存。此外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這部分通常不統計在庫存範圍內。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這是我們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比如說,地方儲備糧就是按照能夠滿足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平衡區4.5個月市場供應量建立的。政策性庫存是國家實行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形成的庫存,這部分庫存數量相當可觀,常年在市場公開拍賣。企業商品庫存是指企業為了經營週轉需要建立的自有庫存。目前入統企業有4萬多家,這部分庫存規模數量也不小。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糧,也就是麵粉、大米,市場供應能力都在30天以上。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疫情期間糧油企業的生產情況如何?目前糧食供應是否能夠滿足需求?

疫情期間,我們加強了對全國糧油市場的調度支持,及時組織投放政策性糧食,保障生產原料,各省糧食部門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的復工復產問題,各地糧食應急企業在應對疫情防控期間也發揮了積極作用,主動擔當作為,第一時間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其中已經復工4750家,復工率88.2%;復工企業的小麥和稻穀的加工能力每天96.2萬噸,摺合19.2億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糧計算,僅這些糧食應急加工企業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夠全國14億人吃一天多。所以充足的原糧儲備,適度的成品糧儲備,再加之強大的應急企業加工能力,能夠確保應對疫情期間糧食供應滿足需要。

目前我國糧食結構如何?今年的糧食結構調整是如何考慮的?

從糧食結構上看,重點是保口糧。目前,稻穀、小麥兩大口糧品種的面積基本穩定在8億畝。現在我國14億人口,算下來2個人有一畝以上的口糧田,一畝地平均產量800斤,現在人均口糧消費150公斤,這樣算下來口糧生產是有保障的。從品種產需上看,品種上看幾大品種,小麥是產需平衡有餘,稻穀是產大於需。玉米前幾年庫存比較高,經過連續幾年的調整,目前面積穩定在6億畝以上,產需處於緊平衡的狀態。大豆產需缺口較大,近幾年面積持續增加,去年恢復到歷史上較高水平,恢復到1.4億畝,這是2005年以後的較高水平,但是還需要進口來彌補國內的缺口。今年的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麵積,結構調整就是在糧食內部的品種結構進行優化,不減少糧食麵積。稻穀、小麥這兩大品種,剛才說的8億畝,今年要繼續保持穩定,而且擴大雙季稻,穩定玉米。同時,根據市場需求調優品質結構,發展強筋弱筋小麥、優質稻、高蛋白大豆,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結構調整當中,還有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輪作休耕。今年要繼續開展輪作休耕,但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今年擴大輪作、減少休耕,輪作繼續以種植糧食為主,休耕有一部分是減少了,有一部分還在休,主要在地下水超採區繼續實施,華北地下水漏斗區還要繼續休耕。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有媒體分析國際糧價上漲會傳導到國內,對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國際糧食價格確實有所上漲,糧食安全現在又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冷靜理性看待。據瞭解,當前世界糧食供給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近30%,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費的影響,前面我也講過,我們國家穀物淨進口量1468萬噸,不到300億斤,佔我國穀物總消費量的2%左右,應該說很小。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影響十分有限,3月份以來,我國大米零售價每公斤6.6元,麵粉零售價每公斤3.95元,價格保持穩定,市場供應平穩。最重要的是我國小麥、稻穀庫存充足,一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我們國家有充分的調控手段進行平抑,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影響。

今年的疫情會不會影響糧食收購價格和收購進度?

前一段時間受交通運輸限制、人員流動受限等因素影響,確實有部分地區農民售糧不是很方便。對此,有關部門在2月下旬採取措施,一是將東北地區粳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期限延長了一個月,延長到3月底。二是督促指導中儲糧集團公司及時增設收購網點,滿足農民售糧需要,發揮好政策託底作用。三是指導各地抓好市場化收購,加強為農服務,指導農民做好庭院儲糧,防止發生黴糧壞糧事件。目前中晚稻旺季收購已經結束,共收購7743萬噸,同比持平略增。玉米收購也接近尾聲,累計收購8621萬噸,農戶手中的餘糧大約還有一成,後期出現賣糧難的可能性不大,秋糧收購有望圓滿收官。

再有不到兩個月,夏糧就要上市了。為了及早謀劃夏糧收購工作,前期我們進行了全面調度,從各地反映情況看,目前小麥政策性庫存處於歷史高位,主產區普遍高裝滿儲,夏糧收購面臨一定的倉容壓力。為此,我們將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督促中儲糧集團公司認真落實政策執行主體責任,統籌抓好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同時,還將多措並舉,加快庫存消化,及時騰倉並庫,增加儲糧設施,積極化解收儲倉容矛盾,確保夏糧收購順利進行。

春耕生產秩序恢復得怎麼樣?

從春季田間管理看,夏糧主產區正有力有序推進"奮戰一百天奪夏糧豐收行動",加強分類管理,組織農民下田,澆水施肥、除草打藥、防病治蟲,這些田管措施落實得比較到位。加上土壤的墒情比較好,主產區夏糧的長勢好於上年,也好於常年。專家分析,如果後期不出現極端天氣,今年夏糧豐收有希望、有基礎。從春播進度來看,各地抓住今年氣溫回升快的有利時機,還有降雨充沛的好時機,早動手早準備,不誤農時地推進春耕備耕。截至4月3日,全國春播糧食1億畝,進度過了一成,明顯快於去年同期。農民講"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春播即將進入高峰,進度馬上會快起來。從農資供應情況看,目前農資企業的復工率98%、復產率90%,均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基層門店,就是農資經營門店的開業率也達到96%,農資下襬入戶的比例80%,應該講三句話:農資供應充足、運輸基本暢通、價格總體穩定。但是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我們瞭解到,一些地方的農資還沒有完全到戶,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老百姓認為農資供應充足,已經訂好了貨,隨用隨送。另一方面,個別地方農資"最後一公里"的堵點仍然存在。農業農村部今年為應對疫情保春耕,專門成立了農資保供組,將繼續做好農資保障工作,春耕不結束、熱線電話不撤銷、跟蹤服務不鬆勁,切實解決春耕生產中農資供應存在的問題,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確保春耕農資能有保障。

「家中有米,心中不慌」

在韶關這片地,種出了一批優質大米!並形成了馬壩油粘米和南雄絲苗米兩大省內知名優質大米品牌。

馬壩油粘米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馬壩油粘米歷史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清代時曾作朝廷貢米的記載,有著400多年栽培歷史。以其米粒細長、晶瑩透明、香滑軟熟而著稱,因其主要產地在曲江馬壩而得名"馬壩油粘"。2004年獲得了"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廣東省名特優新產品。

南雄絲苗米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南雄絲苗米選用優質稻生產基地種植的美香粘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它米粒完整細長,油光透亮,富含大米蛋白及多種氨基酸,且油脂含量高,蒸、煮後顆粒分明、飯香濃郁、粘而不黏、韌而不硬、美味爽口。

南雄市作為珠三角南遷後裔的"祖居故地",物華天寶,四季分明,富含鉀、磷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紫色土壤和煙稻輪作的獨特耕種方式成就了與眾不同的絲苗米。

2010年,南雄絲苗米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 2014年獲"廣東名米"榮譽稱號。此外,2019年還獲得了"廣東省名牌產品",推選為"廣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消費者普遍認為南雄絲苗米營養豐富,綠色環保,美味可口,是米中佳品。

統籌:武哥


行業熱點丨疫情將引發糧食危機?我們要“囤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