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草何以“逆風”飛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

清明節後,艾草拔高。今年艾產業形勢如何?在與一些從事艾草種植加工的農業合作社、企業負責人交談時,記者得到的回答高度一致:“前景不錯,年內會一路看好。”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不少行業都造成了不利影響,看著不起眼的小艾草為何能“逆風”飛揚?近日,記者深入南陽、洛陽等地的鄉村、企業,進行了深入探訪。

疫情“助推”,認知度“提前五年”

小艾草何以“逆风”飞扬

南陽市臥龍區七里園鄉大師營村,務工群眾在藥益寶艾草製品公司里加緊生產。 陳輝 攝

4月13日,南陽市臥龍區七里園鄉達士營村,藥益寶艾草製品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裡,間隔開的工位上座無虛席,戴口罩的工人們“火力全開”。

“什麼時候開始復工復產?”記者問道。

“全面復工是在3月9日,但實際上我們的生產線一直在運行著。”藥益寶公司總經理李紅文說,疫情一開始,他們的訂單就呈現“井噴”狀態,不但原來的老客戶催著要,連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都大量訂購。

“用艾條、艾柱燻蒸,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七里園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期間,他們給各個防控點都配備了一些艾製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藥益寶公司等愛心企業的捐贈。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疫情讓人們對艾的認知度、接受度往前推進了5年。”4月14日,在宜陽縣董王莊鄉喬莊村的一處艾草加工基地,本艾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王喜森告訴記者。

他認為,疫情期間,包括艾在內的中草藥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疫情散去,人們會更加註重養生、保健,客觀上為艾製品“飛入”千家萬戶打開了方便之門。

市場調節,艾產品供不應求

“現在情況就是四個字:供不應求。你看,我這臺機器都‘累壞’了。”在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鄉邰莊村的生產基地,華翠艾業公司負責人陳全喜指著一臺“罷工”的機器吐槽道。

2015年,返鄉創業的陳全喜帶著120餘戶群眾,流轉1200畝土地種起了艾草。2018年,他追加投資,上了一條生產艾草床墊、坐墊的流水線。趁著形勢好,今年3月份,他又新購置了4條生產線。

“陳全喜們”大幹快上的底氣從何而來?記者專門請教了南陽市的艾草專家、“三多局長”陳增喜。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給整個中藥材行業帶來了“利好”,艾草市場供需關係發生了明顯變化。

“由於種植面積的連年擴大,去年艾草價格走低,不少規模小的經營者退出,行業整體出現了‘洗牌’;今年消費者需求量大大增加,明顯高於艾製品產量的增速,行情看漲順理成章。”陳增喜說。

“跟去年比,今年艾草身價堪稱‘大漲’。”在董王莊鄉慈古洞村,經營中藥材收購站的王麥章告訴記者。他介紹,全棵艾收購價為每噸3000元,貴了將近一倍;用作飼料的艾粉,收購價從每噸400元漲到了近2000元;本月底要開收的新艾葉,預計價格在每噸5000元-7000元。

品牌塑造,價值鏈不斷拉長

“這些都是咱自己的品牌產品,3大類100多種。”帶記者參觀展廳時,李紅文的南陽話裡帶著“驕傲”。2011年,她和丈夫返鄉創業,主要業務是給別人“代工”;如今,“藥益寶”品牌越來越響亮,年產值已超過3000萬元,帶動當地200多名群眾增收脫貧。

“不斷創新產品,拉長價值鏈,才能把艾產業做大做強。”百草堂天然艾草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海平告訴記者。在傳統制品之外,百草堂公司“腦洞大開”,把艾草導入環保領域,研發了艾絨轎車車頂內飾、艾絨纖維家裝板材產品,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還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目前,湖北“蘄艾”是國內艾產業發展的標杆。與之相比,南陽艾、河南艾的差距在哪?“一方面是品牌價值,一方面是標準統一。”陳增喜認為。

他介紹,品牌方面,這些年我省一直在努力,上千家艾製品企業中,已經有不少品牌日益叫響;標準方面,南陽市依託設立在天冠集團的車載生物燃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了“艾草產業聯盟”,今年將致力打造艾草的行業標準體系等方面,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