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在印度那爛陀寺辯經的時候,提出了什麼問題導致無人回答?

知島


玄奘在印度受到各國的歡迎和禮遇。當時印度東北的摩竭陀國、西南的摩臘婆國兩國最重學術,而以摩竭陀國的那爛陀寺為當時最大的佛教大學,約兩萬 多人,大師薈萃,玄奘在此居住五年,跟從戒賢法師受學,屢次參加宗教辯論大會,與婆羅門教等論師辯論獲勝,聲譽日隆,升任那爛陀寺副主講。  

東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慕名遣使來請,玄奘到達該國時,國王率領群臣迎拜讚歎。戒日王也聞名來請,拘摩羅王便偕同玄奘來到曲女城,戒日王 非常高興,召集各國僧侶在曲女城召開辯論大會,五印度十八國國王全都列席,三千多名大小乘高僧、兩千多位婆羅門等教徒,以及一千多位的那爛陀寺寺僧,全都 參與盛會,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辯論大會"。玄奘受請為論主,登上寶座,稱揚大乘佛教,他說:"如果我所說的有一字無理,誰能發論折服的話,我願 斬首謝罪。"從早到晚,連續十八天,他高坐寶位,發揮宏論,大眾無一人敢與其辯論。散會時,各國國王都送珍寶,玄奘一概辭謝。依照印度的通例,凡是辯論勝 利,便乘象出巡,以示榮耀。於是,戒日王禮請玄奘乘象出巡,並遣人執旗前導巡行,將大會盛事宣告於眾,這是有史以來國人在印度的最高光榮。  由於玄奘受到戒日王的推崇,戒日王便與中國通使,因而有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的事。以後玄奘在印度又周遊各國,巡禮佛跡,遊歷以佛教壁畫、雕刻等藝術聞名世界的南印度阿姜塔石窟等地之後,攜帶經、像、舍利等,經由疏勒、于闐歸國,於貞觀十九年(六四五)五月返抵長安。  玄奘載滿名震五印的聲譽回到長安,夾道相迎的有數十萬人之多。次日,長安街上陳列著玄奘帶回來的佛舍利粒,金檀佛像七尊,經論520夾657 部,從朱雀街排到弘福寺,長達數十里,群聚無數瞻仰者,燒香散花不斷。玄奘的西行求法,往返共歷十七年,行程高達五萬裡,大大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併為 佛教在中土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道路。  唐太宗召見玄奘,敕住弘福寺,與弟子窺基等人專心致力於梵文經典的翻譯,歷經十九年,共譯出經律論七十五部,總計有一三三五卷之多。所譯經典數 量龐大,不但驚人,而且譯筆信實,講究逐字逐句符合原典的忠實原則,杜絕古代譯經家信筆直譯的翻譯手法。因此,後世的譯經家把玄奘以前所譯的經典稱為"舊 譯",自玄奘之後所譯的經典稱為"新譯",同時尊他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家之一。在他所譯的經典之中,大多是唯識經論,玄奘也成為中國唯識宗的初祖。 中國佛教經過法顯、玄奘等人的西行求法,窮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義,從此佛學也日益昌盛於中國。 

 玄奘歸國後,將沿途各國的風土習俗以及政治、歷史、宗教上的遺蹟軼聞,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所記印度情形,在各種印度遊記的著作中,最為 詳細,堪稱是中國第一個印度通。同時,他把"天竺"的名稱改譯為"印度"。書中所記印度地理的概要,極為精到,很能描繪出印度真實的輪廓。可以說,印度佛 教不但影響世界各國的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也很大。其他如繪佛畫、塑佛像、建寺塔、做道場、放焰口等,也同樣使中國的繪畫、雕刻、建築、音樂等藝術有著 創新的發展。  總之,這部被譯成多種文字而聞名中外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為研究中亞、南亞史地和社會風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關係史等,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偉大的譯經家,開闢中國譯經史的新紀元,同時他還積極講經弘法,熱心佛教教育,門下人才輩出。玄奘的譯經傳教,使長安成為當 時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韓國的僧侶也紛紛投到玄奘門下,再把中國佛教傳到各國。玄奘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代偉人,他被稱為"中國佛學界第一人",實在當之 無愧!玄奘不僅是溝通中印文化的導師,更使千餘年來東亞各國浸潤在中印兩大文化之中。


流浪者胡宇文


那爛陀寺,鎮寺之寶《僧伽吒經》,萬僧長聚,當時最為鼎盛的佛教交流中心,沒有之一。

玄奘法師,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初時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往古印度地區,沒想到區區十餘年時間就由“學霸”華麗轉型為最負盛名的“博士導”,沒有之一。

(古印度十八國,與現在的印度不同,比如佛教的發源地是尼泊爾,而非印度,現在的印度只是當初的傳播地之一而已。)

玄奘法師通過自己的實力,被當時的十八國大乘佛法僧侶譽為“大乘天”。

更以自己高超的學術水平,被當時的十八國小乘佛法僧侶譽為“解脫天”。

這些都是絕無僅有的超高讚譽。

被魯迅先生盛讚為“中華民族脊樑”的玄奘法師,俗名陳禕(yī,美好),至少可追溯至東漢的官宦世家,受兄長影響舍俗出家,初學後又到大德雲集的成都修習佛法。

當時的佛教在中土非常興旺,但問題隨之而來,由於當時的翻譯水平良莠不齊,所以造成義理含混的現象,義理尚且不清更遑論理解了,在這種情況下佛教界內部分歧越來越大,對佛法的很多理解已經到了難以融合的程度,所以玄奘法師才打定主意造訪那爛陀寺,西行之旅不久開始。

求學之旅首先要面對的是溝通問題,梵語的學習非常困難,做為“高等”語言,即便是古印度貴族日日不輟的學習,也要7-9年學成,而且還是水平不高的那類人群。

短短5年,玄奘法師不但翻過了梵語這道門檻,而且因其優異的成績,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當時的那爛陀寺可說就是現今意義上的佛學院,教師1500人,通曉三藏的大德上千,僅僅5年克服語言障礙併名列前十,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通曉三藏看似簡單,其難度只有研究過的人才知道······

戒日王是當時印度地區勢力最強的君主,屬大乘學人,30米高的黃銅精舍敬贈寺院,對此,小乘弟子強烈不滿,以此為導火索後續發生了很多事件,也是這些事件讓玄奘法師聲名遠揚,各國國王邀約不斷,甚至險動刀兵。

當時古印度地區的國家很多,戒日王在路過烏荼國的時候就受到小乘僧眾的詰問,為何在那爛陀寺建造精舍,又說大乘佛法為“空花外道”(非佛教),並舉出《破大乘論》這項新成果向戒日王炫耀,說是大乘學人無法駁倒其中任何一字。

戒日王表示嚴重不服,於是小乘僧眾要求辯經,戒日王欣然首肯,這就愁壞了那爛陀寺的戒賢法師,因為挑來選去他只能在4個名額中選出3人,並且這3人也並沒有把握能夠取勝,因為《破大乘論》他們都看過······

最終玄奘法師自告奮勇臨危受命,擔當起辯經的重任,並在查閱《破大乘論》後,寫出1600頌的《制惡見論》,事實證明,印度小乘學人太過自信,以玄奘法師的能力,不是動一字的問題,而是將《破大乘論》統統破盡無餘。

(注:玄奘法師只是破除《破大乘論》在義理上對大乘佛法的曲解,並非攻擊小乘佛法。)

曲女城辯經的消息不脛而走,不但吸引了七千名專業人士到場,全印度地區十八位國王也都蒞臨會場強勢圍觀,盛況空前。

在玄奘法師敘述過《制惡見論》中心思想後,請人當場閱讀,並有樣學樣的對大家說,此論若有一字不妥需要更改,或者被駁倒,“願斬首相謝!”

十八天,整整十八天的辯論實際上到後面幾天已經沒有人參與辯論了,因為辯無可辯,更沒有一個人能夠改動其中一字,高下立判。

戒日王還禮請玄奘法師坐象遊行,接受全城百姓的祝賀與讚美,雖然百般推脫,無奈戒日王以民族習慣為由,玄奘法師只能入鄉隨俗勉強答應,在戒日王的安排下,玄奘法師的歸途竟然有數百條船、數千輛車的“儀仗隊”全程相送,規模空前,也是前所未有的榮耀。

自此玄奘法師舉國聞名無人不知。

回到長安的玄奘並不安生,李世民得知玄奘回國立刻在洛陽召見。

可不像《西遊記》裡面的兄弟情深,與玄奘素未謀面的李世民初次見面就給了個下馬威,半閒聊半詰問的問玄奘法師,您西去取經為什麼不跟朝廷報備呢?(重罪)

玄奘法師則答,我多次表奏,可能是我的誠心和強烈意願沒有被朝廷體察到吧,最終沒有允許。

李世民主動岔開了話題,也算給個臺階,說是你出家以後便不問俗務,所以才能捨命求法利益天下蒼生。

李世民做為皇帝當時是政治為主,這表現在兩方面:

一、多次請玄奘還俗充當準軍事顧問。天知道誰給他出的主意,玄奘一路西行,對周邊國家和地理人文非常熟悉,不是簡單的“路過”而已,一百多個國家中,其中有二十多個國家有他的傳法記錄,(後來的)《大唐西域記》也可以證明,玄奘沿途並非看看而已,現在印度、尼泊爾的眾多古蹟都是依靠《大唐西域記》找到的,否則就印度對歷史的重視程度,天知道還要埋藏多少年,包括眾多經書也都是從中國流傳回去的。

李世民出於軍事需要,希望玄奘放棄佛法“共謀大業”,高官厚祿不在話下,玄奘當然不同意,他自比舟船一旦離水一無是處,就是說他擅長的就是佛學,其他技藝一無所長,以自謙的方式婉拒了李世民。

無論是觀戰遼東還是三年後的再聚,李世民幾次提出,玄奘幾次婉拒,對此李世民一直耿耿於懷,如果一個人物並不重要的話,他絕對不會如此行事。

二、無奈的李世民看無法改變玄奘的選擇,所以放棄軍事目的改為政治團結對象,百忙之中下大力氣編纂了《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並請書法家褚遂良親筆書寫後雕刻立碑在大慈恩寺大雁塔底層,高宗李治也是如此,多次讓玄奘還俗,而玄奘法師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決不還俗,無奈之下的李治有樣學樣也立碑於大雁塔底層······貌似重視,其實少林譯經都不準。

(李世民、李治偏向道教多一些,同樣是政治目的,為了打擊士族,也是為了凸顯血統高貴,自稱老子後人。)

雖然面對諸多幹擾,但玄奘法師矢志不渝,經手翻譯的佛經高達75部,1335卷之多,幾乎佔據唐朝譯經量的一半,為佛教文化傳播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


古今通史


佛教在印度最後幾近消亡,再加上印度不太注重保留文獻,所以玄奘當時在印度的辯經時就沒有太明確的記載。

現在保留下來的只是一個“真唯識量”,這個屬於三支因明裡的一個比量。具體如下:

真故極成色,定不難於眼識;

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

猶如眼識。

這裡面全是唯識論裡的術語,看不懂不要緊。有興趣可以自己去學點兒唯識學(很有意思的哦)。沒有興趣可以暫時忽略過去,也不影響我下面解釋為什麼無人敢應答這個問題。

玄奘在提出這個命題之後,為什麼沒有人敢與玄奘來辯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當時古印度的辯論非常殘酷

古印度的辯論不是我們現在的大學生辯論大賽,也不是我們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爭論。

當時的印度可謂是教派林立,就是佛教之間也分出了不少的宗派。只要有人發生了辯論,基本上就是教派之間的較量。

在當時的印度,辯論失敗者一般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皈依於勝利者,要麼就是自殺。

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輕易地去挑戰別人的。

二、當時古印度的辯論大多都是由某個國王來主持,這些支持辯論的國王其實也是個中高手。

古印度時雖然宗教有著很高的地位,但還是需要獲得當時的國王支持才行。如果沒有獲得國王的支持,那個學派就很難能夠取得主導地位。

玄奘在那爛陀寺的辯論,就是在當時赫赫有名的戒日王主持的。戒日王專程在曲女城為玄奘設立這個無遮大會,恐怕當時很多人都會明白其中的意思吧。

得罪了戒日王之後,那以後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雖然戒日王不能公開就把那個人給殺掉,但是龍樹的弟子提婆在辯論贏了之後被人刺殺,這個例子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

如果僅僅只是出於這種情況,那麼玄奘也就不會獲得那麼高的聲譽了。從這兒又引出一個新的問題來,為什麼戒日王要選擇玄奘擔任此次辯論的論師呢?

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玄奘在去印度之前就有著很高的佛學修為

玄奘大約十三歲的時候就在洛陽正式出家了。當玄奘的佛學修為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先後拜訪了當時很多有名的高僧,尤其是精通唯識學說的那些高僧。

所以玄奘在去印度之前,就已經熟悉了唯識學說,並且也非常熟悉佛教的辯論方式。

二、那爛陀寺的戒賢非常器重玄奘

玄奘到了印度之後,跟隨戒賢學習唯識學的經典,很快他的名聲就僅次於了戒賢。

玄奘學成之後,又開始遊歷印度境內數十個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回到那爛陀寺之後,玄奘作了《會宗論》批駁了師子光等人的見解。之後又先後在幾次辯論中獲勝。

戒賢當時是那爛陀寺的第一人,玄奘則是僅次於戒賢的人物。戒日王當然要避免戒賢直接出手,自然就選擇了玄奘。

以上所說的只是一個大前提,之所以無人敢應戰,主要還是玄奘提出的命題在當時還真是無懈可擊

玄奘在自己提出的“真唯識量”裡,加上了“自許”兩個字,把唯一的漏洞給堵住了。這在當時來說,的確就是沒有任何漏洞了!

這個“自許”是對應“共許”來說的。

大家都認可的觀點、理論或者標準,這就是“共許”。這個“共許”在我們現在論證來說,就相當於公理。

論證的前提當然是要以大家公認的論據來做為依據,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標準為依據。

比如說某些人說“狗是人類共同的朋友”,這就是把自己的是非標準強加到其他人的身上了。

對於被狗攻擊的那些人來說,肯定不會認為狗是他的朋友。僅從這一點兒來說,這個論點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那個人說“狗是我的朋友”,那麼這個論點就能站住腳。別人總不能說狗不是那個人的朋友吧!

玄奘在他的“真唯識量”的論據里加上“自許”兩個字,就把對手能夠攻擊他的唯一漏洞也給堵住了。

玄奘在那爛陀寺無人應戰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玄奘所出的命題在當時的確是無懈可擊。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