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不如安安心心在家做好宅男宅女。

2020年的春節,是個長假。官方發佈通知,假期延長至2月2日。上海市政府規定,上海市區域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復工。這可能是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這多出來的時間,不能出門,不能聚會不能走親戚。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無聊,但有的人會在無聊中積聚力量。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讓多出來的時間更有意義呢?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01 不如好好讀書吧

我們積攢很久沒有讀的書,是不是剛好有時間拿出來好好讀了!讀書帶給一個人的改變,外人只能窺得冰山一角,更多的變化是融入骨血,不與外人道。

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在23歲的那年,被診斷為慢性肝炎,情況很嚴重。醫生告訴他:“最多隻能活五年。”他感覺一下子天塌了,公司也面臨著重重危機。但是孫正義沒有頹廢,他選擇了讀書。據說在醫院的兩年時間裡,孫正義閱讀了四千本書籍,平均一天讀五本。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孫正義根據自己讀書心得寫了從事四十種行業的發展計劃。讀書讓他獲取了力量,孫正義的病情也漸漸好轉。出院之後,他就以堅定的信念進軍計算機行業,從而創建了軟銀集團,最終成為日本首富。

我們讀過的書,終將成就更好的我們。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為什麼建議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安靜讀書,我總結了以下的優點:

第一、讀書可以刺激精神氣

在家宅著,人閒心不能閒。研究表明讀書可以保持精神亢奮可以減緩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錯亂。因為保持你大腦的活躍和忙碌可以防止它失去能力。

第二、讀書可以減輕壓力

無論你在工作上,個人交際中或者生活中其他無盡的事情中承受多大的壓力,當你沉浸於一個好的故事時,壓力會消失不見。在最近各種外界紛擾讓你焦慮的時候,讀書可以讓你安靜和充實。

第三、讀書可以提高記憶力

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你就必須思考和理清書中的背景、野心、歷史以及細微的差別,同時也必須記住貫穿故事中多個角色的複雜情結。大腦是一個很奇妙的器官,它能很輕鬆地記住這些東西。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第四、讀書可以增強分析能力

讀書的時候,我們總會動用自己的思維去評論。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分析能力,來界定它是不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有機會和其他人討論那本書,你將能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觀點。在最近外界各種鋪天蓋地難辨真偽的信息出現的時候,冷靜分析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

第五、讀書可以提高寫作技能

寫作技能會隨著你詞彙量的增加而提高:調查顯示,一本好書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具有顯著的影響。作者的抑揚頓挫,流暢性以及他們的寫作風格都會影響讀者的寫作。

正如三毛所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這個長假,不如我們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吧。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02 不如一起斷舍離吧

乘著春節長假,我們可以在家結結實實收拾幾天。也許我們平時已經很注意了,但通過斷舍離的思路一定還是能翻出一堆沒什麼用處,但卻白白佔用空間和心力的東西。

有句話說得好:“斷舍離”是提升生活幸福指數最簡單、最重要的方式。

整理收納,是一個人有意識優化自己生活品質的行動。如果你需要一個出發點,那麼這個春節長假是個最好的時機。多餘的物品、無效的人際、讓你感到疲憊的物慾和執念,都可以這次宅家為契機,好好整理收納一翻。這樣等到可以出門的時候才可以輕裝上路。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柳宗元在《蝜蝂傳》中,提到過一種叫做“蝜蝂”的小蟲。這種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

我們時常覺得,自己不幸福是因為擁有的太少,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擁有太少,而是負重太多。

定期丟棄,不僅是一種高效能的整理術,更是一種令人生清爽、輕裝上路的哲學境界。我們時常以為舊物所佔用的不過是空間,其實不然。舊物還會佔用我們的時間和機會。

我們丟棄的不只是垃圾,還有多餘的慾望;整頓的不只是物品,還有思想和生活。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在這個哪兒也去不了的無聊時光裡,我們不如嘗試從“丟東西”開始,讓生活變得“有聊”起來。比如我們可以從以下行動開始:

丟掉超過兩年都未曾穿過的衣物、鞋帽;

丟掉舊手機、舊電腦等家用電器,丟掉壞掉的充電寶;

丟掉快過期或者幾乎從不使用的化妝品;

丟掉過期食物過期藥品;

丟掉各種不再需要的會員卡;

丟掉不再需要的舊數據線;

丟掉只剩一隻的襪子;

丟掉從賓館拿回來的洗漱套裝、各類沒用完的護膚試用小樣。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只有果斷捨棄掉你不喜歡的東西,才能讓你的生活,被你喜歡的東西所填滿。所以,請一定要有斷舍離的勇氣。有斷才有續,有舍才有得,有離才有合。

人生,應該是靈魂減重的過程。那麼,就從這個春節長假開始吧。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03 不如一起享受慢生活吧

這個春節長假,給了我們一次可以慢生活的機會。平時太緊張的工作和人際交往的應酬,因為這樣一個被延長的假期,節奏突然緩慢下來。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沒有工作需要回復,躺在床上打開手機放歌,盯著天花板發呆。看喜歡的電視頻道,一看一整天,不用再擔心因為自己疏忽,忘記了準備明天上班就要交給老闆的方案,而被老闆在辦公室足足罵了一個鐘頭。

我們終於有時間,可以每天花10分鐘靜坐。有位智者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我們不僅需要一段時間的安靜,到了一定年紀,我們更會享受所有安靜的時光。很多紛紛擾擾的事,我們都會在這安靜的時間裡給自己捋明白,所以,別走太快,等一等靈魂。

我們終於有時間,可以和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認真相處

。人一生至少不能放棄兩樣東西:智慧以及童真。與老人相處,我們能獲得更多人生智慧;與孩子相處,我們會重拾童真。而這,恰恰也是生活的絕妙之處。

我們終於有時間,可以適當地做做白日夢。適當的白日夢並沒有什麼不好。在匆忙的歲月裡,想想詩和遠方,多麼令人欣喜。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不過,慢生活不等於懶散。有朋友說,這幾天好像在體驗提前退休的生活。而真正讓自己舒適,是應該表面悠閒、內心充實而忙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讓自己“忙”起來,生活充實了,整個人就變得神采奕奕,在忙碌中學習,在忙碌中休閒,在忙碌中快樂。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唸竊生。”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

閒是一種對生命的修復,忙是一種對生命的釋放;閒能讓生命更加充實,忙能讓生命更有意義。

慢生活,正是適度的悠閒,和充實的忙碌。


今年春節反正哪兒也去不了,既宅之,不如安之


這個春節長假,我們宅在家中,要有氣定神閒的內心,順便提高自身的修為。

正如王陽明所說:人生不順時,你必須內心強大!

王陽明一生坎坷,直言上書遭宦官劉瑾陷害,差點命喪當場,被貶至瘴毒之地又遭到當地鄉民的排擠,但他的心態一直都很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陽明在經歷生死之後看透了很多,龍場的環境雖然艱苦,但卻很安靜自在,他不斷地思考,磨練自己,以至於最終在龍場悟道,創辦了《心學》。

利用春節長假多出來的時間,在閱讀和思考中保持成長,用斷舍離給靈魂減負,在充實中享受慢生活。

春節長假終將過去,有的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的人已經開始升級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