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将军”到底是谁?(四)

在秦军首领章邯带军投降项羽之后,他原来的手下被项羽安排为作战先锋部队,项羽此举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秦军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把他们做为先头部队有利于战场开进速度;二是秦军的二十万人作为一支有生力量,前有敌军后有项羽亲信部队押后,可以保存势力还能起到督战作用;三是这支降军作为先头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最先面对敌军,他们的前途就是死路一条。

  • 蒲将军为何要对降军痛下杀手?
  • 《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章邯原属部队总数有二十万左右,他们每天在打仗的最前沿阵地。因为这些秦国军队的士兵在在项羽的部队里不受待见,干的事最多最危险,而得到的福利却是最少的,在古时候打仗的部队里,亲兄弟父子兵多的是,尤其是到了秦二世时候,穷兵黩武,兵源很少,征兵拉到一家子的兵那是很常见的事情,在作战中,伤亡的兄弟亲人得不到很好的抚恤和照顾,同时兵饷问题也是激化矛盾的关键点,这些投降的部队不被项羽当回事,成为士兵不满的根由,还有,项羽即将攻打秦国首都,士兵担心自己投降牵连妻儿老小。同时,原来主帅章邯无力照顾这些昔日的部属,造成士兵没人关怀没人疼,最终只能积怨至深,形成战斗消极,怨声载道,项羽派下去的军队统领军令不通,得到回报的项羽感到事态严峻。而这些降军的统帅有可能是蒲将军。

“蒲将军”到底是谁?(四)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对危机及时上报这是军事主官的职责,于是项羽对蒲将军授意!

《史记项羽本记》:“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

  • 蒲将军杀降如何准备?

要实施一个杀人计划,他要有一个精心设计还要不被察觉,他要如何做?

对于一个二十万人的庞大军事组织,计划不周,足以形成反戈一击的危险局面,要一蹴而就,还要不被发现动机,蒲将军要有很多细致工作去做。

需要一个埋二十万人的“坑”这是肯定的,那么这些坑是事先挖好的吗?这种壕沟在古时候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的?或者是这个沟事先就有!但它或许不是某些人挖的,而是天然形成(比如雨水、洪水冲刷而成)。

因为根据考古发掘,被称为“楚坑”的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即便有3米深也是30万立方米的体积,而这个如果是人工操作绝非一日之功,所以我认为前期自然形成后期人为修整应该可以。

“蒲将军”到底是谁?(四)


  • 蒲将军如何实施杀降计划?

面对二十万之众的军队,要全部坑杀,首先蒲将军要具有强于这二十万兵力的法器,不然项羽命令不可落实。

有研究者认为,楚军逼着这些降兵,自己挖坑然后突然发动袭击,我觉得这在实际操作中实在难以实施,二十万具有战斗力的士兵不可能面对死亡坐以待毙,他们必须反抗。所以让他们团灭的方法只有一个,让他们丧失战斗力,如何能够让这些士兵齐刷刷丧失抵抗能力?办法只有一个,在饭食中下药。

在我国历史上,中医药的发展在那个时期也是比较好的,出现了扁鹊等一批有建树的中医学家,汉朝时期的华佗调制了“麻沸散”来缓解手术伤口疼痛。那么在先秦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证明古人已经有了应用草药的先例。所以他们应用麻醉草药放在士兵的大锅里,让他们集体丧失行动力是有可能做到的。

“蒲将军”到底是谁?(四)


  • 先头部队被“团灭”蒲将军如何布防?

要知道,先头部队是一个军队的绝对战斗力,需要直面敌人锋芒的,面对强敌当前,蒲将军如何事先把布防做好才不会使防守空虚?

这次项羽杀坑杀秦军的契机是要通过“崤涵古道”进攻秦二世腹地,二十万秦国降军即将进入自己的故土,同时也要面对守卫秦关的重兵,降军心里犯嘀咕是肯定的,怕他们临阵倒戈绝对是首要任务,当项羽接到密报,必须要有相应的提防,蒲将军接收受他的安排,让数万投降秦军丧失战斗力,蒲将军率领解围的部队在实施完杀降任务后,自然会成为先头部队,我们一定还记得在解围的时候,这支部队也是先锋。

在趁着夜色将没有抵抗力的降军坑埋之后,蒲将军带着他的部队做为先锋进行了攻城之战的部署。

“蒲将军”到底是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