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導語:10年前網絡發達,到處都是網吧,大人小孩都喜歡在網吧上網。現在智能手機興起,誰家不是人手一個手機。誰不是到陌生地方就問:WIFI是多少?看我家裡,連小寶寶都要學著大人樣劃拉一下視頻,嘴巴里唸叨:看“視皮(頻)”。思緒回到曾經的鄉下歲月,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甚至電視機都是黑白的經常沒電。那樣的日子,我們是怎麼度過的呢?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打麻將

打麻將是大人們的活動,閒來無事的家庭主婦們甚至男人們,都會湊一個牌桌,打上一下午。但是由於打麻將容易上癮,很多大人們經常打的神魂顛倒不歸家。有點類似當初網吧的效果。總是吸引人過去打。再加上打麻將容易生出一些鄉野八卦,家常裡短。我爺爺就曾經對我爸媽打麻將非常生氣,從我們小時候就不讓碰麻將,所以一直到大我雖然會打麻將,但是對這類活動都避開,以至於現在對這個活動也毫無興趣。只在逢年過節家人團聚的時候上桌玩一玩,每每運氣都還好的出奇。你說怪不怪。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準備過年的食物

在我們江漢平原的冬天,四季分明,冬天也是很冷的,也沒有暖氣什麼的,生生靠扛啊。不過冬天的好處在於低溫可以儲備富餘的農產品。像我姨夫家就挖了地窖,儲存了好些的甘蔗,紅薯,包菜。我們這一帶就會在冬天做年節時候要用的一些零食:比如翻餃(麵粉做成交租,切口之後手工翻花)、合月(一種糯米碾碎曬乾做成薄片,然後油炸的零食)、麻葉子(大米炸花後用麻糖摻和,固定成模型,切成片狀)、豆皮子(黃豆還是豌豆漿燙成皮子再切絲,曬乾或者溼炒)......關於這些零食的活動我就可以專門闢文寫一篇了。那時候一家人甚至一家族的,妯娌一般負責做主要環節,在煙霧繚繞小孩子瘋跑打鬧,男人們閒來無事就出去走動,下下棋,話話家常。傍晚的時候趁著新鮮做的食物擺上一桌,喝酒吃菜嘮嗑,也是分外溫馨了。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洗洗曬曬

冬天的江漢平原冷,太陽最為珍貴難得。只要出了太陽,便能驅散寒冷。那個年代缺衣少食,衣服都是穿了又穿,用了再用。趁著太陽昇起的時候,一家人把被子,衣服都拿出來晾曬。一家一戶都有一個禾場,場上都是曬的五顏六色的被子床單。藉助太陽光消消毒。光是搬出來晾曬,到下午收進去,都要小半天功夫呢。姐妹兄弟都在太陽下面懶懶的瘋追打鬧。那時候條件差,洗頭髮總是很久才洗一次,大人也不怎麼在家疏於照顧,我們女孩子的頭髮上總是長了很多的蝨子。太小也不懂怎麼去掉。姐姐總是喜歡把我拉過來,細細的扒拉著我的頭髮,找出一個一個的黑蝨子,用兩個大拇指的指甲蓋把這些壞傢伙夾碎。太陽下暖暖的,想想真的和猴是一個祖系啊。哈哈。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追劇

可別看那時候是沒有手機,但是已經有些家庭陸續有了黑白電視機。我家也有一個,但是經常沒有信號。經常壞。也就能收三五個臺。家家戶戶屋頂上都有一根天線。領居家的條件好點兒,電視機看得清楚一些。雖然條件差,但是也有流行,那時候的《紅樓夢》、《新白娘子傳奇》、《聊齋》、《西遊記》、香港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這麼多電影的時代,這些電視都沒法看完整,而且還有很多廣告,而且還是每天兩集,但是確實寂寥的生活裡無比幸福的精神食糧啊。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撿破爛

你可能不相信,那時候我們小孩子的娛樂活動居然還有撿破爛。雖然撿一整袋子玻璃瓶子也才1塊錢,但是最主要的是那種尋覓的目的感和找到物品的成就感,已經對於這個世界的種種物質的一種迷一般的好奇,才是孩子們喜歡撿破爛的主要原因吧。我經常拿著一塊磁鐵,用繩子繫上,在地上拖行,上面沾滿了種種生鏽的鐵玩意兒,有釘子,鐵絲,勺子,等等,這些小玩意兒讓人迷之痴迷。大一點了還和小夥伴一起到處撿玻璃瓶子。每次找到一個,都非常的興奮。怎麼樣,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 農村人怎麼打發時間?

在那些沒有智能手機的鄉村歲月,雖然玩的東西不夠智能,但是更加促進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其實現在的手機不也是起著傳播資訊和交流互動的功能嗎。但是機器之間的互動怎麼能比得上人和人見面的互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