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如今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川普大战美国媒体

”已是常见戏码,而纽约时报和CNN更被怒斥为“假新闻”(fake news)生产者。

但追根溯源,白宫本身也与“假新闻”脱不开干系。1917年4月,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CPI),以影响媒体、塑造民意,为美国参加一战服务。

具体一点,美国通过“假新闻”来制造舆论,以实现总统威尔逊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想法。(注:这里的“假新闻”并非完全捏造,而是经过选择性编辑加工过的)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1917年4月,当美国正式向德国宣战时,美国尚处于一种“裂”状态——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和孤立主义政策让众多美国人不想操心欧洲事务,反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而言,他面对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就在此前的1916年大选中,威尔逊还打出“他让我们远离战争”的口号,誓言要带领美国人远离战争。结果扭过头就要光速打脸,推翻自己竞选时承诺,这不仅仅是脸皮厚就能解决的。

但时间已是1917年,欧陆战场上的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已是疲态尽显,正是美国下场捞好处的最佳时机。对雄心勃勃的威尔逊而言,此时亦是实现他“世界理想”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美国各方力量,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车轮,威尔逊决定来一手操作。

同是在1917年4月,美国国会对德宣战仅一周后,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公共情报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简写:CPI),名义上要“积极改善新闻报道业务”,实际为促进战争而努力。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CPI的成员,最右侧的是他的负责人乔治·克里尔

乔治·克里尔:激起美国人战争热情

为了让公共情报委员会高效运作,威尔逊挑选了一位得力干将领导这个部门——乔治·克里尔(George Creel)。他既是资深记者,也是威尔逊两次竞选的核心人物,是宣传、公关的高手。

尽管身负着宣传的使命,但克里尔并不喜欢“宣传”这个词(一战之前这个词确实也很少被使用),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长期以来德国人的宣传。在他眼中,CPI的使命倒更像是个“广告业务”。

在克里尔的领导下,CPI迅速扩张成为一个拥有15万人的庞大机构,下分为包括讲演、广告、电影在内的多个部门。其中讲演部门招募了7.5万名专家宣传威尔逊的理念,因其演讲简明扼要,这些人往往被称为“四分钟人”。

CPI的广告部门则见缝插针的在众多的杂志、报纸上发布广告,把美国参加一战包装成正义的运动,以激起美国人的战争热情,刺激战争债券和招募新兵。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1918年芝加哥战争博览会上的克里尔。其作用甚至不亚于二战德国的戈培尔

克里尔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霸屏。即在不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传播对美国有利的消息。

做法也很简单:让伪装过的新闻故事稿件充满整个美国!

(这里的伪装指重新编辑过的)用克里尔自己的话讲,“就是将‘战争的热情,胜利的热情’化作一种本能,烙印在大众的脑海中。

为此,在美国参加一战的20个月中,美国几乎所有的官方公告都是借由CPI之手发出,同时还一并发出了6000多份新闻稿和1500种广告。

甚至有些报纸一天之内会收到6磅(5斤多,约700多张A4纸,推测有十几万字的信息)重的CPI要求刊发的材料。为了避免司法部和邮局找麻烦,报纸的编辑们只能逐字逐句刊发这些材料。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四分钟人”,描绘一战期间CPI工作的海报

整个一战期间,CPI开展了美国史上空前的宣传活动,开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共散发1亿多份宣传材料,发布6000多份新闻稿,对3亿人次发表了75万次演讲,制作了20多万张幻灯片。

用克里尔的话讲:CPI是世界上最大的推销企业,有着世界之最的广告规模。


挑起战争的最佳方式:激起仇恨

最初的两个月中,克里尔领导下的CPI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宣传着“威尔逊的理想和美国战时成就”。但威尔逊和克里尔很快发现,美国人的战争热情远未达到白热化程度。

于是,他们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手段:在抬高自己的同时,还有抹黑对手。1917年6月14日,威尔逊利用“国旗日”的机会,描绘了一幅美国士兵扛着星条旗上战场,最后血淋淋死在战场上的画面。

在之后的演讲中,他将战争的目标定为:摧毁德意志帝国,而非他宣传的那样致力于世界和平。“国旗日”之后,CPI继续发出各种“提升自身,丑化德国”的消息。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在一张著名的海报上,德国士兵被描绘成猿人,一手持着带血的刺刀,另一只手则抱着掠夺而来的女性。标题则写道:“消灭这种疯狂的野兽”。

此外,CPI还资助了一系列的反德电影,如《皇帝:柏林的野兽》、《普鲁士的诅咒》等电影。(受其影响,美国很多民众都深深厌恶德皇威廉二世。甚至有一家药店在烧毁威廉二世的肖像后,向公众免费发放苏打水以示庆祝。)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著名的反德海报,《消灭这种疯狂的野兽》

对德国人的抹黑和妖魔化在“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共1198人死亡,其中美国人128名,德国方面称该船运载有大量武器弹药)后达到顶峰,CPI和美国报纸通过添油加醋将德国的行为置于人类文明的对立面。

毫无疑问,这些手段不仅加深了美国人仇视德国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口诛笔伐。同时还激起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和战争愿望,甚至还殃及了德裔移民。美国一些州和城市开始驱逐德裔居民,禁止学校教授德语,并严禁演奏德国音乐。

威尔逊和克里尔的手段不可谓不成功,共同的“仇恨”将美国人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向着同一个方向驶去。但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收到了不小的副作用。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道德强制”下的恐慌

在CPI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一战的美国逐渐形成了一种“道德强制”的氛围。在此之下,人们不再有第三条路可选,只要不支持战争,就意味着反对,就等同于是懦弱和卖国。

其中针对土豆的宣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17年,为了解决前线的粮食问题,缓解欧洲各国的粮食危机,时任粮食总署署长的胡佛(后来的美国总统)鼓励人们“为了战争胜利,多吃土豆”。

在“道德强制”的氛围下,美国展现了其历史上不多见的动员能力——约1400万家庭和7000家酒店加入了“多吃土豆”的行列(推测约占当时美国人口总数一半左右)。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胡佛(后排左一)曾在威尔逊的战争委员会中任职

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的暴力行为,成千上万的“战争支持者”不断的骚扰和平主义者和德裔居民。

战争支持者们焚毁一些和平教派的教堂,向和平主义者泼油漆,及殴打德裔移民。甚至是一些拒绝购买战争债券的人也会在一夜之间被戴上“软弱”、“卖国”的罪名。

尽管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秩序,但闹事者却鲜有被定罪处罚的。一方面,他们大多会选择在夜晚或是警察力有不及的郊区闹事。另一方面,即便被抓也不难以定罪,因为陪审团也害怕被扣上“卖国”的帽子。

对此,克里尔和威尔逊都曾表示过“遗憾”,但他们从未想过改变这一状况,而是继续利用这种氛围统一力量参与一战。

雾语丨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假新闻”如何将美国拉入一战?

尽管CPI所发布的“假新闻”并非完全捏造,但这种经过选择性加工和对德国针对性丑化的消息,实在称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新闻。

最终,威尔逊和克里尔通过“假新闻”在宣传中“妖魔化敌人”、“美化战争”,成功让美国人为仇恨所鞭策,制造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舆论与借口。

而宣传攻势所带来的“道德强制”氛围,不仅帮助威尔逊政府实现了超强的动员能力,也为美国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如果从最终结果上看,克里尔的“宣传攻势”效果显著,作用甚至不在二战德国戈培尔之下。它不仅影响了当时,也极大的影响了之后美国新闻行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