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挑菜餵豬

我小的時候,家裡的豬圈很少空圈,往往是賣了大豬的同時,也買來豬羔子。

那時的豬,幾乎吃不到糧食。春、夏、秋野菜為主,冬天麥麩為主。野菜或麥麩連同泔水在鍋裡煮一煮,便是豬的一日三餐。

那時的人很少吃到葷星兒,泔水裡更少有油花兒,豬便長得很慢,喂上大半年,也就百十來斤,且也如那時的人,滿臉“菜色”。

但百十來斤,就算是成豬了,就得用棍子趕著賣到縣城的供銷社。

人沒油水吃得多。豬沒糧食吃得也多。

那時家裡的豬似乎從來沒吃飽過,整天用爪子撓圈門,有時“哼哼”,有時“嗷嗷”,目的只有一個:老爺太太行行好,給點兒吃的吧!

若有野菜,母親聽煩了,就扔給它幾把。

豬一看“哼哼”“嗷嗷”挺管用,於是除了吃飯和睡覺,餘下的時間就是“哼哼”或“嗷嗷”。

為了不讓它“哼哼”“嗷嗷”,只要地裡有野菜,只要我不上學,母親們準把我打發到地裡,去給豬操辦伙食。

散文:挑菜餵豬

那時的野菜很好挑,好歹薅吧薅吧就是一籃子。可我們一般是到了地裡先玩兒:逮螞蚱,捉蝴蝶,摸魚撈蝦抓蛤蟆……等到玩膩了,才想起菜還沒挑,於是,趕緊連薅帶揪,然後比著賽往家跑。

往往是離村還有一截,便聽到大豬號小豬叫,於是,暗暗嘀咕自家的豬千萬別這樣。可一定是這樣。

本想一進院門,便先抓幾把野菜扔給豬,免得它繼續“嗷嗷”,可我擔心母親嫌我挑得菜少而叨咕,於是抄起圈門邊攪豬食的棍子,照著豬屁股來兩下,再跑進屋去讓母親驗收菜挑得是不是令她滿意。

雖說我有時拿豬撒氣,但豬並不記恨我,每當我路過豬圈旁,它都隔著圈門衝我搖著晃腦地“哼哼”,想必是在對我這個“司務長”表示感謝吧。

散文:挑菜餵豬

可我這個“司務長”真是不好當。上學時還好說,也就是放學後挑上個把小時,怕只怕星期日,那是豬的“喜”日,卻是我的“苦”日。

我在這一天要可勁兒挑,為的是讓豬兒可勁吃。要是用一整天的時間只挑著豬可勁兒吃,應該不成問題,可母親卻讓我在豬可勁兒吃後,還得有滿滿一大筐的節餘。

筐太大,本就不容易挑滿,再加上野菜剛挑來時是水靈的,等過會一蔫巴,眼瞅著再有一籃就滿,可挑了兩籃還不滿。

於是有一天我就想了個“好主意”——用小樹枝把筐的下半部架空。本以為這樣能矇騙過關,卻招來母親更大聲地數落,只好乖乖地挑菜到日落。

散文:挑菜餵豬

挑菜分季節。夏天最好挑。春天野菜長得小,挑滿一籃不容易,可春天的豬也小,吃得少,好對付。

最打怵的是秋天,有的野菜長成了蒿子,豬不願吃;有的野菜開了花結了籽,豬不能吃,只能掐一些已長高長老的野菜從旁鑽出的新葉。

本來秋天菜就不好挑,可已長成半大的豬,卻如永遠填不滿的坑,我則天天被母親往地裡轟。

已記不清自己多大時才不再給豬挑菜,也不知自己用籃子喂出了幾頭豬。而今,弟弟家的豬圈仍在,只是豬不在。

兒子還小時,只要去姥姥家,總喜歡扒在弟弟家的豬圈牆上,看豬。還讓我一塊看,以為我也喜歡。我們娘倆看豬時,我就給他講我小時候挑菜餵豬的事。

兒子聽後,便央求我也給他買一頭,並承諾天天去挑菜。雖說身居樓房的我不可能滿足他的要求,但如果真滿足了他,他能每天挎著籃子去挑野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