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張愛玲喜歡在小說的開端,讓主角擁有某種自信,或者是對前途有著篤定的信心和把握,也可能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計劃和幻想。但在小說最後幾乎不是被摧毀就是徹底顛覆,一地雞毛。開頭和結尾的落差很大,人需要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才能得以體悟到一些生活的殘酷本質。

《琉璃瓦》就屬於張愛玲的這一類小說。主要寫了姚先生的太太生了七個女兒,個個都很漂亮,而且社會上時髦鵝蛋臉,他家就生個鵝蛋臉,時髦瓜子臉,他家就能生個瓜子臉,可謂與時俱進。別人稱他太太是“瓦窯”,姚先生說,他們家是美麗的瓦,是琉璃瓦。

姚先生精心設計,想讓女兒都能按照他的計劃,找到令他滿意的人家,可惜,最後一個個都事與願違,氣得姚先生活不長了。

這部小說情節很簡單,但是卻讓我解讀了人性的另一面。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一、家庭缺失“孝”的教育

姚先生在一家印刷公司做廣告部的主任,一個人維持家庭也不容易。女兒是賠錢貨,但是漂亮的女兒則不一樣。但是姚先生卻不願意靠女兒吃飯,對於待嫁的女兒他不是一味的推卸責任,他是做了好好的計劃。

他把大女兒靜靜許配給了印刷廠的大股東的兒子。雖然一開始女兒不情願,最後他說得口乾舌燥,打包票說:以後你有半點不順,你找我好了。

後來女兒經過接觸沒什麼多大的意見,這婚事就這麼成了,為和男方的家庭相配,姚先生心疼地用掉了三萬元。結果,女婿有一次跟他女兒說:“聽說你爸爸把你嫁到我家,是為了他在職業上的發展。”於是,靜靜為了證明自己是為了愛情,幾乎切斷和家裡的聯繫,在親家公要為姚先生謀一個更好的位置的時候,也被他女兒三言兩語擋掉了。姚先生氣得暴跳如雷。

他二女兒曲曲不顧他的反對,信奉戀愛之上,在外面搞得風言風語,姚先生怕影響太壞,還會帶壞底下幾個孩子,於是只能給她又找房,還要負責她們夫妻二人的生活。可以說二女兒就是一個“啃老族”。

三女兒的婚事偏偏又陰錯陽差,沒有看上他介紹的“陳”先生,而是看上了“程”先生。最後的姚先生病倒了,活不長了。

三個女兒三段婚事,可以看出,姚先生家缺少愛的教育。女兒認為父母的愛是天經地義,在她們的眼裡沒有親情可言,所以,姚先生的付出,在他的女兒面前是得不到回報的。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孝經》上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是對孝的最高的詮釋,“孝”就是對父母的愛,感恩父母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晉代的王裒他的父親死於非命,自己沒有來得及贍養,每每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便會痛哭流涕。

但是在《琉璃瓦》中,姚先生的女兒只會對家庭一味索取,從來不去考慮姚先生的處境。大女兒靜靜,就算丈夫說姚先生為了職業的發展,才把她嫁進來。又何苦為了這句話,漸漸和家裡冷漠起來,自己的親媽媽上門去看望她,她都編故事說在外打牌避而不見。

公公要為父親謀個好位置,也要從中阻止。她就不想想父親那一點薪水還要養活一大家子,如果有能力幫襯一下父親,讓父親過得開心一點,又有什麼不好?

這是一個缺失教育的家庭,所以,姚先生的女兒一個個從來都不去體諒父母,對生養自己的父母不存感恩之心。所以,也註定這個家庭不會有陽光和快樂。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二、婚姻的幸福不是以金錢為基礎

以後你有半點不順,你找我好了。

這是姚先生對大女兒靜靜的承諾。姚先生在女兒結婚前根本就沒有和女婿相處過,為什麼他卻對女兒拍了這樣的胸脯呢?他憑什麼敢這樣保證?

那就是錢。因為,在姚先生眼裡,錢是婚姻幸福的關鍵。他給三個女兒的計劃的婚姻,無一不是以金錢為主。大女兒對方是印刷廠的大股東,有的是錢,所以,他堅定地認為靜靜嫁過去肯定會過得順,過得美,過得幸福。

二女兒他之所以拼命反對,是因為對方是個小職員,家裡又很窮。三女兒又計劃找一個杭州富商青年。

殊不知婚姻的幸福與否又豈是金錢能說了算的。他的大女婿啟奎在三朝回門那天跟靜靜說了姚先生嫁女兒是為了職業發展,從靜靜立刻反駁,然後要表現自己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女兒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是一個比較愛慕虛榮的人,唯恐是人們這樣的說法,丟了自己的身份。

再後來,蓬頭垢面地哭著回家要姚先生做主,說啟奎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成天不回家,他們一家齊起心來欺負她。充分說明了,姚先生的保證的基礎就是錯誤的。

其實,姚先生生氣他的二女兒,三女兒的婚姻,一個個都不隨他心願。他的心願就是給女兒們找個有錢的,他認為就會過上好日子,幸福日子。他在三女兒心心不聽他的安排時,這樣說:

你大姐枉為生得整齊,若不是我替她張羅,指不定找個什麼人家!你二姐就是個榜樣!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當然張愛玲沒有寫二女兒的婚姻以後是怎樣的,但是明明白白寫了大女兒是哭著回來找姚先生,她過得不好,是不是當初姚先生答應:若是過得不順,找他好了。

幸福的婚姻除了金錢,環境,地位,才學,性格等等,還要考慮倆人應該是彼此欣賞,彼此肯定,彼此信任,彼此勢均力敵。

對於靜靜來說,要能夠依賴啟奎,也能夠甩了啟奎!

作家梁文道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而這些姚先生是教不出來的,可見父母的話不全是對的,父母的愛不全是無私的。

父母要鼓勵子女成為更好的自己,那才是最好的愛。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三、家是心靈的港灣,是助力,是溫暖的羈絆

柏拉圖曾經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小說中靜靜就因為啟奎不相信姚先生不是為了職業發展,而要做給啟奎看,連家也不回了直到啟奎外面有了女人,又哭哭啼啼回家。而此時的姚先生辭了職,又生了病,不要說被氣的不想活了,就算想給她撐腰能做什麼?要錢,家裡很拮据;要官,當初親家要幫忙,硬生生被她擋回去。

她追求愛情,追求自由,講究面子,卻從沒有用心體會一下家庭的羈絆給她帶來的溫暖。只顧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卻從不知道感恩,竟然把生她養她的家都要拋棄,把自己活成了愚蠢的人。

《甄嬛傳》裡的華妃,為什麼能夠在皇宮裡飛揚跋扈,那是因為她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而安陵容在宮裡活得小心翼翼,那麼卑微,是因為她的家世比不上別人。

家,永遠都是我們的助力,我們能夠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們要懂得珍惜,感恩,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父母給我們的這份厚重的饋贈。

趁著父母還在,常回家看看,好好珍惜歲月留給我們相守的光陰,好好守護這餘額已不多的緣分。

不要等到南山飄滿了梅花,想起來就後悔。

不要讓自己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琉璃瓦》中,對家庭、教育、婚姻的反思

《琉璃瓦》張愛玲將姚家嫁女兒寫得那麼“可笑”,而背後的“可憐”,讓我們領略到實際生活中的人性的冷漠寡情。收穫了對家、家庭教育以及婚姻的反思,促進靈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