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昭公四年》發生在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期間。主要記述了六件事:一是許悼公去到楚國,留下來參與田獵,椒舉去到晉國邀請晉文公,希望他到楚國來,並希望允許各諸侯國能參加楚國田獵,晉平公同意了。二是季武子詢問冰雹之事。三是各諸侯國君主去到楚國,參與田獵,宋國太子後到,沒有見到楚靈王,於是返回。徐國君主則被楚靈王拘禁。然後楚靈王率領諸侯聯軍征伐吳國,途經朱方,殺死逃亡在此的齊國慶封,盡滅其族。後又滅掉賴國,把許國遷到賴國境內,後又奪取鄫國。四是鄭國子產製定丘賦。五是吳國反攻楚國。六是記述了穆子的衰落。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經】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鬍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於申。楚子執徐子。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鬍子、沈子、淮夷伐吳,執齊慶封,殺之。遂滅賴。九月,取鄫。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傳】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使椒舉如晉求諸侯,二君待之。椒舉致命曰:「寡君使舉曰:『日君有惠,賜盟於宋,曰:晉、楚之從,交相見也。以歲之不易,寡人願結歡於二三君。』使舉請間。君若苟無四方之虞,則願假寵以請於諸侯。」晉侯欲勿許。司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未可知也。其使能終,亦未可知也。晉、楚唯天所相,不可與爭。君其許之,而修德以待其歸。若歸於德,吾猶將事之,況諸侯乎?若適淫虐,楚將棄之,吾又誰與爭?」曰:「晉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齊、楚多難。有是三者,何鄉而不濟?」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恃險與馬,不可以為固也,從古以然。是以先王務修德音以亨神人,不聞其務險與馬也。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若何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裡、丕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為盟主。衛、邢無難,敵亦喪之。故人之難,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乃許楚使。使叔向對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獲春秋時見。諸侯,君實有之,何辱命焉?」椒舉遂請昏,晉侯許之。楚子問於子產曰:「晉其許我諸侯乎?」對曰:「許君。晉君少安,不在諸侯。其大夫多求,莫匡其君。在宋之盟,又曰如一,若不許君,將焉用之?」王曰:「諸侯其來乎?」對曰:「必來。從宋之盟,承君之歡,不畏大國,何故不來?不來者,其魯、衛、曹、邾乎?曹畏宋,邾畏魯,魯、衛逼於齊而親於晉,唯是不來。其餘,君之所及也,誰敢不至?」王曰:「然則吾所求者,無不可乎?」對曰:「求逞於人,不可;與人同欲,盡濟。」大雨雹。季武子問於申豐曰:「雹可御乎?」對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為災。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冱寒,於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祿位,賓食喪祭,於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牲、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其出入也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獻羔而啟之,公始用之。火出而畢賦。自命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縣人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悽風,秋無苦雨,雷不出震,無災霜雹,癘疾不降,民不夭札。今藏川池之冰,棄而不用。風不越而殺,雷不發而震。雹之為災,誰能御之?《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夏,諸侯如楚,魯、衛、曹、邾不會。曹、邾辭以難,公辭以時祭,衛侯辭以疾。鄭伯先待於申。六月丙午,楚子合諸侯於申。椒舉言於楚子曰:「臣聞諸侯無歸,禮以為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否,在此會也。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搜,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鄭公孫僑在,諸侯之良也,君其選焉。」王曰:「吾用齊桓。」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左師曰:「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產曰:「小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君子謂合左師善守先代,子產善相小國。王使椒舉侍於後,以規過。卒事,不規。王問其故,對曰:「禮,吾所未見者有六焉,又何以規?」宋大子佐後至,王田於武城,久而弗見。椒舉請辭焉。王使往,曰:「屬有宗祧之事於武城,寡君將墮幣焉,敢謝後見。」徐子,吳出也,以為貳焉,故執諸申。楚子示諸侯侈,椒舉曰:「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諸侯禮也,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為仍之會,有婚叛之。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周幽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諸侯汰也,諸侯所由棄命也。今君以汰,無乃不濟乎?」王弗聽。子產見左師曰:「吾不患楚矣,汰而愎諫,不過十年。」左師曰:「然。不十年侈,其惡不遠,遠惡而後棄。善亦如之,德遠而後興。」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宋大子、鄭伯先歸。宋華費遂、鄭大夫從。使屈申圍朱方,八月甲申,克之。執齊慶封而盡滅其族。將戮慶封。椒舉曰:「臣聞無瑕者可以戮人。慶封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從於戮乎?播於諸侯,焉用之?」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使言曰:「無或如齊慶封,弒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慶封曰:「無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圍,弒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諸侯。」王使速殺之。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楚子欲遷許於賴,使鬥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申無宇曰:「楚禍之首,將在此矣。召諸侯而來,伐國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違,民其居乎?民之不處,其誰堪之?不堪王命,乃禍亂也。」九月,取鄫,言易也。莒亂,著丘公立而不撫鄫,鄫叛而來,故曰取。凡克邑不用師徒曰取。鄭子產作丘賦。國人謗之,曰:「其父死於路,己為蠆尾。以令於國,國將若之何?」子寬以告。子產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聞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濟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詩》曰:『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吾不遷矣。渾罕曰:「國氏其先亡乎!君子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姬在列者,蔡及曹、滕其先亡乎!逼而無禮。鄭先衛亡,逼而無法。政不率法,而制於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

冬,吳伐楚,入棘、櫟、麻,以報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於夏汭,鹹尹宜咎城鍾離,薳啟強城巢,然丹城州來。東國水,不可以城。彭生罷賴之師。初,穆子去叔孫氏,及庚宗,遇婦人,使私為食而宿焉。問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適齊,娶於國氏,生孟丙、仲壬。夢天壓己,弗勝。顧而見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號之曰:「牛!助餘!」乃勝之。旦而皆召其徒,無之。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齊,饋之。宣伯曰:「魯以先子之故,將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對曰:「願之久矣。」魯人召之,不告而歸。既立,所宿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餘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召而見之,則所夢也。未問其名,號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視之,遂使為豎。有寵,長使為政。公孫明知叔孫於齊,歸,未逆國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長而後使逆之。田於丘蕕,遂遇疾焉。豎牛欲亂其室而有之,強與孟盟,不可。叔孫為孟鍾,曰:「爾未際,饗大夫以落之。」既具,使豎牛請日。入,弗謁。出,命之日。及賓至,聞鐘聲。牛曰:「孟有北婦人之客。」怒,將往,牛止之。賓出,使拘而殺諸外,牛又強與仲盟,不可。仲與公御萊書觀於公,公與之環。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謂叔孫:「見仲而何?」叔孫曰:「何為?」曰:「不見,既自見矣。公與之環而佩之矣。」遂逐之,奔齊。疾急,命召仲,牛許而不召。杜洩見,告之飢渴,授之戈。對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豎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見人。」使置饋於個而退。牛弗進,則置虛,命徹。十二月癸丑,叔孫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公使杜洩葬叔孫。豎牛賂叔仲昭子與南遺,使惡杜洩於季孫而去之。杜洩將以路葬,且盡卿禮。南遺謂季孫曰:「叔孫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無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孫曰:「然。」使杜洩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於朝,而聘於王。王思舊勳而賜之路。覆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復賜之,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勳。今死而弗以,同棄君命也。書在公府而弗以,是廢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將焉用之?」乃使以葬。季孫謀去中軍。豎牛曰:「夫子固欲去之。」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譯文

四年春,周景王正月,許悼公去到楚國,楚靈王留下他,也留下鄭簡公,再次到江南田獵,讓許悼公參與。派椒舉去到晉國求取諸侯,讓鄭簡公、許悼公等待。椒舉傳達命令說:“我們君王派我椒舉傳達,前日貴君主有恩惠,賜予敝邑在宋國結盟,說:‘跟從晉國、楚國的諸侯,要互相會見’,由於年歲不易,我願意與幾位君主結盟歡樂。派我椒舉請求貴君主參與。君主如果沒有四方憂患,那麼希望憑藉您的寵信以向諸侯請求。”晉平公想不允許,司馬侯說:“不可以。楚靈王正在過分的時候,上天或者是想讓他滿足心願,以增加他的厲害而降下懲罰,這是不可知的,或者讓他善終,也是不可知的。晉國、楚國唯有上天輔相,不可彼此爭奪,君主應允許他,而修整規律以等待他的歸附。如果歸於規律,我們還要去侍奉他,何況是其他諸侯呢?如果走向荒淫暴虐,楚國就會拋棄他,誰又能與我們相爭呢?”晉平公說:“晉國有三種不危險,誰能與我們匹敵?國家地勢險峻而多出產馬匹,齊國、楚國多有危難,有這三條,有何方向不能成就?”司馬侯回答說:“仗恃地勢險峻與馬匹,而憂患鄰國的危難,就是三種危險。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都是九州中的險峻,它們不屬一姓所有。冀州的北部,是出產馬匹的地方,並沒有興起國家。仗恃地勢險峻與馬匹,不能鞏固國家,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因此先王致力於修整規律來溝通神與人,沒有聽說過致力於地勢險峻與馬匹的。鄰國的危難,是不可憂慮的。或者是因為多難而鞏固了國家,開啟了疆土,或者是因為無難而喪失了國家,失去了疆土。怎能憂慮危難?齊國有仲孫之難而獲得齊桓公,至今還依賴他。晉國有裡克、丕鄭之難而獲得晉文公,因此成為盟主。衛國、邢國無難,敵人也滅亡了他們。所以別人之難,是不可憂慮的。仗恃這三樣,而不修整政事的規律,挽救危亡還來不及,又如何能成就?君主還是允許他。商紂王荒淫暴虐,周文王仁惠和睦,殷商王朝因此隕滅,周王朝因此興起,難道只是爭奪諸侯?”於是允許楚國使者的請求。派叔向回答說:“我們君主有社稷之事,因此不能在春秋兩季進見,至於諸侯,君王本來就擁有他們,何敢有辱君命?”椒舉於是請求婚事,晉平公許諾了。楚靈王詢問子產說:“晉國允許諸侯歸附我嗎?”子產回答說:“會允許君王的。晉平公少有安寧,志向不在於諸侯,他的大夫多有貪求,不能匡正君主。在宋國的結盟上,又說過兩國如一,如果不允諾君王,怎麼遵守盟約?”楚靈王說:“諸侯能來嗎?”子產回答說:“必然會來。服從宋國的結盟,取得君王的歡心,不畏懼大國,何故不來?不來的,大約是魯國、衛國、曹國、邾國吧?曹國畏懼宋國,邾國畏懼魯國,魯國、衛國受齊國逼迫而親近晉國,因此不來。其餘的,都是君王威力所能達到的,誰敢不來?”楚靈王說:“然而我所要求的,沒有不行的了?”子產回答說:“要求滿足於別人,不可以,與別人欲求相同,都能成就。”天降大雨與冰雹。季武子向申豐詢問說:“冰雹可以抵禦嗎?”申豐回答說:“聖人在上位,沒有冰雹,雖然有,也不為災。古代,太陽在北陸就藏冰,太陽在西陸就朝覲而出冰。當藏冰時,深山窮谷,凝聚凍結著陰寒之氣,於是乎取來。其出冰時,朝廷上有祿位的人,迎賓膳食喪事祭祀,於是乎取用。當藏冰時,用黑色的鳥獸、黑色的黍米來祭祀司寒之神。當出冰時,用桃弓、棘箭,以消除災害。其出入都要按時,凡是祿位可以食肉的,都可以用冰。大夫命婦,死後擦洗可用冰,祭祀司寒之神而收藏,貢獻羔羊而啟用,公室先用。大火星出現而分配完畢。從大夫命婦,以至於退休生病的,沒有人不接受冰。山中人取冰,縣正運輸,輿人收納,隸人收藏,冰由於寒風而堅固,由於春風而取出。其收藏之也周密,其使用之也普通,那麼冬天就沒有超過期限的陽氣,夏天就沒有伏藏的陰氣,春天就沒有淒厲的寒風,秋天就沒有苦雨,雷鳴不傷人,霜雹不成災,瘟疫不流行,民眾不夭折。如今收藏山川池塘之冰,捨棄而不使用,風不散越而肅殺,雷不散發而震動,冰雹成災,誰能抵禦?《七月》的最後一章,說的就是藏冰之道。”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夏,諸侯君主都去到楚國,只有魯、衛、曹國沒有與會。曹國、邾國以危難推辭,魯昭公以參加祭祀推辭,衛襄公以疾病推辭。鄭簡公先在申地等待。六月丙午日,楚靈王在申地會合諸侯。椒舉對楚靈王說:“下臣聽說諸侯不歸附於別的,是以禮儀為歸附,如今君王開始得到諸侯,要謹慎於禮儀,稱霸能否成就,就在此次會合。夏啟有鈞臺的宴享,商湯王有景亳的命令,周武王有孟津的盟誓,周成王有岐陽的田獵,周康王有鄷宮的朝覲,周穆王有塗山的盟會,齊桓公有召陵的會師,晉文公有踐土的結盟。君王準備用什麼辦法?宋國的向戌、鄭國的子產在這裡,是諸侯君主中的良材,君王可以挑選。”楚靈王說:“我選用齊桓公的方法。”楚靈王派人詢問禮儀於左師和子產。左師說:“小國調節禮儀,大國使用禮儀,豈敢不進獻所聞?”獻上公侯會合諸侯的禮儀六項。子產說:“小國恭敬於職責,豈敢不進獻守則?”獻上伯爵、子爵、男爵會見公爵的禮儀六項。君子認為左師善於保持先人的禮儀,子產善於輔相小國的禮儀。楚靈王讓椒舉侍從在身後,以糾正過錯。事情完畢,椒舉沒有糾正過錯,楚靈王詢問緣故,椒舉回答說:“禮儀,我沒有見到的有六項,又怎麼糾正呢?”宋國太子佐最後才到,楚靈王在武城田獵,很久沒有會見他。椒舉替他請求告辭。楚靈王派他前往,說:“我們在武城正有宗廟祭祀之事,我們君王將要毀壞一些破舊的東西,膽敢拜謝以後再見。”徐國的君主,是吳國女子所生,楚靈王認為他有二心,所以在申地抓捕了他。楚靈王向諸侯顯示很過度,椒舉說:“那六王二公之事,都是向諸侯顯示禮儀,諸侯也因此而聽命。夏桀王舉行仍地的會合,有緡背叛了他,商紂王舉行黎地的田獵,東夷背叛了他,周幽王舉行太室的盟會,戎狄背叛了他。這都是因為向諸侯顯示奢侈了。諸侯也因此而拋棄命令。如今君王顯示過度,恐怕不會成就霸業吧?”楚靈王不聽。子產去見左師說:“我不擔憂楚國了,奢侈而剛愎自用不聽勸諫,不會超過十年。”左師說:“是的。不是十年的過度,惡名不會遠播,邪惡遠播而後被拋棄,善名也像惡名一樣,規律遠播而後興盛。”

秋七月,楚靈王率領諸侯聯軍征伐吳國。宋國太子、鄭簡公先回國。宋國的華費遂、鄭國大夫隨從諸侯聯軍。派屈申包圍朱方。八月甲申日,攻克朱方。抓獲齊國慶封而盡滅其宗族。打算殺戮慶封。椒舉說:“下臣聽說沒有暇疵的人才可以殺戮人,慶封因為違逆君命,因此才在這裡,他肯服服貼貼被殺戮嗎?如果惡名遠播於諸侯,又怎能使用命令呢?”楚靈王不聽,讓慶封揹負斧鉞,在諸侯聯軍中巡行示眾,讓他說:“不要像齊國的慶封一樣,殺害他的君主,削弱君主的孤兒,以會盟他的大夫。”慶封說:“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圍一樣,殺害他的君王兄長的兒子麇一樣取而代之,以會盟諸侯。”楚靈王急速派人殺死慶封。楚靈王於是率領諸侯聯軍滅掉賴國。賴國君主雙手反綁口裡銜著玉璧,士袒胸露背,抬著棺槨跟從,到了中軍。楚靈王詢問椒舉,椒舉回答說:“周成王攻克許國,許僖公也是這樣,周成王親自解開他的捆綁,接受他的玉璧,燒燬他的棺槨。”楚靈王聽從了。把賴國遷到鄢地。楚靈王想把許國遷到賴國境內,派鬥韋龜和公子棄疾去修築城邑後才返回。申無宇說:“楚國禍亂的開頭,將由此開始,召集諸侯前來,征伐攻克小國,在邊境築城沒有人改正,沒有人違背君王的心願,民眾能辨別嗎?民眾不能安處,誰能堪受?不能堪受王命,就會形成禍亂。”九月,奪取鄫國,說是很容易。莒國發生動亂,莒丘公立為君主而不安撫鄫國,鄫國就背叛莒國而來投奔,所以說取,凡是攻克城邑不使用軍隊叫做取。鄭國子產製定丘賦,國人指責他,說:“他的父親死在路上,他自己是蛇蠍之尾,在國發布命令,國家將怎麼辦啊?”子寬把這些話告訴子產。子產說:“有何妨害?如果對社稷有利,生死都由它去,而且我聽說作為於善的人不會改變他的度量,所以才有所成就。民眾不可能都能滿足,度量不可以改變。《詩經》上說:‘禮儀和最佳行為方式沒有過錯,何必發愁別人的言說呢?’我不會改變。子寬說:“國氏恐怕要先亡吧,君子作為於法制很盛大,其弊病就是不知道滿足,作為於法制而不知道滿足,弊病將會怎麼樣?姬姓國家在列的,蔡國及曹國、滕國會先滅亡吧。靠近大國而沒有禮儀,鄭國先於衛國滅亡,因為靠近大國而沒有法制。政事不遵循法制,而由己心決定,民眾都有自己的心願,何來的君上呢?”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冬,吳國征伐楚國,進入棘地、櫟地、麻地,以報復朱方那次戰役。楚國的沈尹射到夏汭奔赴應命,箴尹宜咎在鍾離築城,薳啟強在巢地築城,然丹在州來築城。東部國家發生水災,不可以築城,彭生停止了在賴地的軍事行動。當初,穆子離開叔孫氏,到了庚宗,遇見一婦人,讓她私下弄食物而後就住宿在她家。婦人詢問他到何處,穆子把原因告訴她,她哭著送走了穆子。到達齊國,娶國氏女為妻,生下孟丙、仲壬。穆子夢見天塌下來壓住自己,不能取勝,回頭看見一個人,面黑而駝背,深眼而豬嘴,就喊叫說:“牛,快來幫助我。”於是取勝。早上就召集徒眾,沒有這樣一個人。就說:“記下來。”等到宣伯逃奔到齊國,請他吃飯。宣伯說:“魯國由於先生先人的緣故,將會保存我們的宗族,必然會召回你。如果召回你,你會怎麼辦?”穆子回答說:“早就願意了。”果然魯國人召他回去,他不告訴宣伯就走了。立為叔孫氏宗族繼承人後,在庚宗留宿他的婦人來獻野雞。詢問她的姓名,她回答說:“我的兒子已長大了,能夠捧著野雞跟著我了。”於是穆子召見她,就是他夢中的人。還沒有詢問他的名字,就叫他“牛”,他答應“是”。於是召集徒眾,讓他們辨認,隨後讓他做了小臣。牛受到寵信,長大後讓他參與政事。公孫明知曉穆子在齊國,回來後,沒有去迎接國姜,公孫明就娶了她。穆子發怒,她的兒子長大後才派人去迎接他們。在丘蕕田獵時,穆子患病,豎牛想要擾亂他的家室而佔為己有,強迫與孟丙結盟,孟丙不幹。穆子為孟丙鑄了一口鐘,說:“你尚未達到成年,在請大夫們享禮時再舉行落成儀式。”在具備享禮後,讓豎牛選擇日期。豎牛進去,沒有報告,出來,就定了日子。等到賓客來到,聽見鐘聲。豎牛說:“孟丙那裡有北方來的婦人。”穆子大怒,準備前往,豎牛制止他,賓客出去後,穆子派人拘禁了孟丙而後在外殺死了他。豎牛又強迫與仲壬結盟,仲壬不幹。仲壬與昭公的御者萊書在公宮遊玩,魯昭公賜給他玉環,仲壬讓豎牛進去拿給他看,豎牛進去後,不拿出來。出去,就命令仲壬佩帶。豎牛告訴穆子說:“昭公見仲壬怎麼樣?”穆子說:“有何為?”豎牛說:“昭公不見他,他就自己去見,昭公賜給他玉環他就戴上了。”穆子就把仲壬驅逐,仲壬逃奔到齊國。穆子病危,命令召回仲壬,豎牛答允而不召。杜洩進見,穆子告訴他自己又飢又渴,把戈交給杜洩。杜洩回答說:“求他來了,為何又要去除他?”豎牛進來說:“先生病重,不想見人。”杜洩讓人把送來的食物放置在廂房就退出去了。豎牛不把食物送進去,倒掉後,命令撤走。十二月癸丑日,穆子未進食,乙卯日,去世。豎牛立昭子而輔相他。魯昭公派杜洩安葬穆子。豎牛賄賂叔仲昭子和南遺,讓他們在季孫那裡說杜洩的壞話從而去除他。杜洩準備用路車隨葬,並且全部按卿大夫禮儀安葬。南遺告訴季孫說:“叔孫從未乘坐過路車,怎能用它陪葬?而且正卿沒有路車,副卿用來陪葬,不是偏斜了嗎?”季孫說:“是的。”讓杜洩捨棄路車。杜洩認為不可,說:“先生在朝廷上接受命令,而去訪問周景王。周景王念他過去的功勳而賞賜給他路車。他回國覆命後把路車交給君主。君主不敢違逆王命而後又賞賜給他,讓三個官員記載此事。先生您是司徒,記載姓名。他老先生是司馬,讓工正記載車服,孟孫是司空,以記載功勳。如今他死了而不能用路車陪葬,就是拋棄君主命令,記載收藏在公府而不用路車,就是廢棄三個官員的記載。如果君主命令車服,活著時不敢使用,死了又不讓陪葬,路車有什麼用呢?”於是允許用路車陪葬。季孫謀劃去除中軍。豎牛說:“他老先生本來就想去除的。”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一百零五講:昭公·昭公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