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中国古代有着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统治者将人分为好几个阶层,“士农工商”,其中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经常受到限制,许多人将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视为最好的出路,凡是商人身份的人都无法享受同等待遇,朝廷也不支持商业的发展,但是,秦朝以来统治者们开始逐渐重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封倮誉清”便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大大激发了“大商人”的从商激情。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秦朝统一六国后,融合了西周文化,在不妨碍秦朝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视商业,尊重大商人”是祖先留下来的习惯和遗风

在司马迁的记录中,有一段文字非常清晰的记录了当时秦国统治者对于商业的重视,在那个时候有两个大商人来到秦宫,得到了最丰厚的待遇,一个按照诸侯的待遇进行奖励,一个按照女中贞妇的待遇给予最高荣誉。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徙居栎邑之后,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

——《史记·货殖列传》

不仅如此,在出土的秦国相关文献中,如《日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秦代商鞅变法后秦王朝的商业政策,其中不少文字都说明了秦王朝的统治者还是很重视大商人的,朝堂发展还是很重视商业的。

多项资料表明,以秦始皇为首的秦王朝统治者们还是很重视商业的发展的。历史上,秦王朝在占据了周王室留下来的土地以后,他们积极的吸收借鉴周文化,主动融合到周文化中的。

在西周文化中,统治阶级虽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忽视商业的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重视工商业发展的。在秦朝以前的史书文献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统治阶级对于工商业的重视,并没有像民间流传的那些说法一样,周王朝统治者不重视甚至有些仇视商业的发展。

秦王朝在统一了六国以后,融合了西周文化,自然也就继承了西周统治阶级对于商业的政策。虽然“重农抑商”思想在当时广为流传,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重农抑商”政策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大商人依旧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从流传下来的史料《史记阳货列传》中,我们可以发现,秦王朝的历代君王都特别重视商业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帝王的传承,秦国表面上看起来依旧不重视国家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实质上,秦国的统治者还是很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经过几代帝王的发展传承,后来在某些关中地区,商业发展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各地商人络绎不绝,联系紧密,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商人的地位也随之得到提升。

春秋末年,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产品交换的次数增多,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私有土地之间的自由买卖也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良和进步,各地之间的来往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越来越多的商品开始在各地区之间来往,贩卖商品,从事工商业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吸引了大量的人从事工商业。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当时商鞅变法中还有一项措施就是“尚功”,这是秦王朝为了奖励那些拥有较高军功,农功的人而设立的奖励制度,许多人为了得到这个奖励,获得丰厚的经济利润,便争相竞争。这其实在本质上与商人门想要谋取高昂的利润的心理是殊途同归的。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秦朝“收孥事末者”的规定并没有禁止一切的商业活动,只是有针对性禁止一些小商贩,同时制定高额度利润政策,为“大商人”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商鞅变法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文件表明工商业的作用。但是工商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尚君书·弱民》中记载的一样,农业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人之间的沟通有无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颁布的相关法律又是稳定国家发展的可靠后盾。至于收孥事末者中哪些人是末者。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事末利及殆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那些因为经商管理不严,资金周转不过来最后导致破产的人,或者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经商实力的小商小贩,才会最后被迫被官府收而为奴,而那些有权有势的大商人根本不会被官府征收为奴隶。

秦国在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以后,曾经大批迁移六国的有权有势的人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其中,许许多多的大商人,有钱有势的人所处的地位不是一般人能够媲美的。所以说,“收孥事末者”这个政治规定主要是针对小商贩来说的。

然后,为什么后许多人都认为商鞅变法是阻碍了国家商业的发展,那就是因为商鞅变法的第一条就是奖励耕战,这个政策,需要大量的士兵和劳动力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颁布这样一条法令。

但是,在本质上,“收孥事末者”这个政策的颁布却为商人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国库充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那些有权有势的大商人不仅没有收到商鞅变法政策的影响,反而在商业领域内发展的更好。国家统治阶级不仅没有对他们的商业活动进行禁止,而且还受到了鼓励。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朝廷的盐铁发展的很好,跟盐铁产业相似的行业,如丹砂或者是马草,皮革行业等,发展的规模也很宏大。这些产业,要想运营得好,就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一般的小商小户不可能有这种发展模式的。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为了鼓励大商户的发展,秦朝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明确表明,凡是经营到一定规模的大商户,其经商利润可以达到百倍之多。而秦朝之所以设立这么高的利润幅度,就是为了鼓励大商人的积极性,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提高秦朝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总体上,秦王朝的统治者对于商业还是持鼓励的态度的。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没有自由从事商业的大商人的存在,秦王朝为什么会以巨大的利润来鼓励大商业的发展。所以,根据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以及后世很多人的考古证明,完全可以推算出,商鞅变法中的“收孥事末者”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商人,只是针对某些小利润的商人而已,大商人凭借其拥有的金钱和财物为秦王朝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秦朝重视“大商人”的举动是富国强兵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秦朝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对后世也起到了借鉴作用

“封倮誉清”的这个举动不仅是秦代统治者重视国家工商业发展的一个侧面表现,同时也与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秦代的统治者重视商业的发展是富国强兵的需要,追溯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我们发现,不管哪个朝代,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国泰民安的重中之重,而工商业的发展在朝代经济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好,商业的功劳功不可没。

在秦还没有统一天下时,不同国家间的战事频繁,而作战时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物资。商业的发展,更好为国家打仗时所需要的物资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以最基本的牛,马这两种动物为例子,牛和马不仅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脚力,在实际的战争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重要的战备物资。

众所周知,古代的战争,往往持续时间长,所耗费的物资也比较多,这个时候,牛和马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秦国的封倮誉清政策合乎当时国家发展的情况。秦人的祖先大多数是以养蓄牛羊马等来开辟国土的,秦人的祖先通过这些活动逐渐开拓疆土,为秦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从封倮誉清谈秦朝为何重视“大商人”?

总而言之,秦始皇封倮誉清政策,重视大商人的现象并非突发奇想,不是在偶然条件下的产物,这不仅受到了祖先们影响,同时也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秦始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即使颁布了相关法律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但是在本质上,秦始皇还是明白商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同时,打击小商品者,鼓励,激励大商人们的发展,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也给后世的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符合朝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史记》

《尚君书·弱民》

《秦帝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