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牆壁上蝸牛縮在殼裡在幹嘛?一個原因,答案讓人忍俊不禁!

雨後的花園裡,我們經常能看到蝸牛從草叢中鑽出,揹著重重的殼,徐徐的爬行;夏季的清晨,朝陽正在碧藍的天邊徐徐散開,蝸牛也從殼裡鑽出小小的腦袋,迎著晨風散步;但是也有炎熱的午後,牆角上,屋簷邊,我們看到一個個蝸牛殼附在上面,死氣沉沉。此時的蝸牛在幹什麼呢?

夏天牆壁上蝸牛縮在殼裡在幹嘛?一個原因,答案讓人忍俊不禁!

夏天牆壁上蝸牛縮在殼裡在幹嘛?一個原因,答案讓人忍俊不禁!

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蝸牛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種類繁多,約25000多種,遍步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蝸牛科。殼一般呈低圓錐形,右旋或左旋。頭部顯著,具有觸角2對,大的1對頂端有眼。頭的腹面有口,口內具有齒舌。一個相關知識點是: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儘管如此,蝸牛卻不能咀嚼食物,只能刮取食物。蝸牛的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牛縮進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於殼口處以便呼吸。

夏天牆壁上蝸牛縮在殼裡在幹嘛?一個原因,答案讓人忍俊不禁!

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及豐富的蝸牛酶、SOD等,其中蛋白質含量分別比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高1個、11個、3個和7個百分點,而脂肪的含量僅為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的1/18;1/272;1/92和1/70;蝸牛是一種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都很高的陸生類軟體動物,其食用和藥用歷史已經有二千多年。

夏天牆壁上蝸牛縮在殼裡在幹嘛?一個原因,答案讓人忍俊不禁!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合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髮育最快);空氣溼度60%~90%;飼養土溼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所以,寒冷的冬季,蝸牛會冬眠,而炎熱乾燥的夏季,蝸牛也會夏眠!炎熱的午後,牆壁上的蝸牛其實就是在夏眠,躲過致命的炎熱與乾燥,等待涼爽的雨季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