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作人間照夜燈——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作人間照夜燈——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作人間照夜燈——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葉嘉瑩先生生於1924年,1945年開始教學生涯,至今已經70餘年。葉先生說: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詩詞傳給下一代人。“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先生是用整個生命去傳承和傳播古典詩詞,同時她非常關心古典詩詞的普及工作。最近,葉先生和她的弟子南開大學的張靜老師,由《中國詩詞大會》緣起,談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薪火相傳,她欣喜於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葉先生專門講道:要將這篇談話發表在《學習時報》,同願中華古典詩詞成為更多中國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燈!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張靜:作為一檔由教育部、國家語委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共同舉辦的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連續播出了五年,您對這個節目有怎樣的評價?

葉嘉瑩:《中國詩詞大會》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目。因為通過這個節目能夠看到現在我們國內這麼多人都喜愛古典詩詞,這真是一個文化振興的現象。不但是我自己,而且我在日本的侄子、遠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們也常常通過手機和電郵紛紛給我傳來節目的訊息。這個節目辦得非常好,對於推廣我們中國的古典詩詞、引發大家閱讀詩詞的興趣確實是很有幫助的!作為一名96歲的老人,看到我們社會上無論男女老幼、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對古典詩詞仍有濃厚的興趣,我真是高興,覺得自己上世紀70年代末回國教授古典詩詞的選擇沒有錯!

張靜:五年來《中國詩詞大會》一直將中國古典詩詞與選手的人生故事緊密結合,陸續推出了很多與詩詞相伴的普通人的故事,比如一戰成名後改變人生軌跡的快遞小哥、來自基層的幹警、戍邊戰士、與病魔抗爭的中年夫婦,您對這種帶著故事做節目的方式有怎樣的看法?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葉嘉瑩:要知道中國古人作詩,是帶著身世經歷、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寫的,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千百年後再讀其作品,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中國詩詞大會》出彩之處就在於節目立意高遠,內容環節不僅僅有古典詩詞的背誦、古代文化常識的識記,更重要的是在傳遞我們民族代代相傳的詩詞文化中特有的精神品格。《弟子規》裡言“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中國詩詞大會》既不推崇娛樂至上,也不倚重記問之學,雖然是一檔競賽節目,但謙謙君子、鴻儒談笑展現出的是我們民族的氣度與風貌;重在參與、播撒種子體現出各年齡層次詩詞愛好者的胸襟與擔當。參賽選手們的言行踐行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品格與修養,正是他們的取捨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與妙義。《荀子·勸學》篇雲:“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今日的我們誦讀千載以上的詩詞,為的不僅僅是能背會寫、刻舟求劍,更重要的是我們應去體會那一顆顆詩心,與古人的生命情感發生碰撞,進而提升自己當下的修為。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張靜:有數據統計,自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以來出版的古典詩詞讀本有百餘種之多,而且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報名人數約40萬人,是第一季報名人數的13倍,不禁想起古人的詩句“好將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葉嘉瑩:是的,《中國詩詞大會》能夠在社會上引起如此熱烈的反響,使我更加堅信:中國的古典詩詞絕對不會消亡。古典詩詞凝聚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志趣、氣度、神韻,是我們民族的血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只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興發感動之力的生命,這種生命是生生不已的。願中國的古典詩詞可以成為更多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燈!

張靜:《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五年來,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也帶動了很多語言文化類電視節目,您對這些節目還有什麼建議和期許嗎?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葉嘉瑩:如果在詩詞佳句記憶、詩詞故事解讀、詩詞常識考查之外,把古典詩詞的聲調之美與情意之深,在節目中也能夠表現出來就更好了!教育部一直在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中國詩詞大會》是其中的品牌活動,實際上,教育部去年還首次舉辦了“迦陵杯·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也是誦讀工程的一項活動。比賽以我的別號命名,專門面向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師,強調的就是古典詩詞的讀誦與講解。去年暑期決賽選手來南開參加現場比賽時,雖然我還在病中,但仍然親自到40年前我首次回國執教時的階梯教室與大家見了面,講到了我自己的兩大心願:一個是把自己對於詩歌中之生命的體會,告訴下一代的年輕人;另一個則是把真正的詩歌吟誦傳給後世。聽說教育部還會把這個賽事持續舉辦下去,希望能選拔出一批優秀的語文教師,也可以考慮與媒體節目融合,大家一起把我們古典詩詞的薪火傳續下去。

張靜: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持續蔓延,特別需要全世界攜起手來共克時艱。您有沒有想到哪首詩作可以與大家共同分享?

葉嘉瑩:作為一位96歲的老人,我一生經歷過很多患難。記得2007年的冬季我因肺炎住院,病癒後曾寫過一首和友人的小詩:“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見好詩來。但使生機斫未盡,紅蕖還向月中開。”我也堅信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葉嘉瑩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來源:《學習時報》( 2020年04月17日 04版)

更 . 多 . 精 . 彩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叶嘉莹先生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对话

潘魯生:主旋律創作彰顯中國精神

康震: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中國詩詞大會》滋養我們的詩意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把詩意寫進“行進中的中國”

主編/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