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支付寶年度賬單“摻了水”?年度賬單的背後邏輯

前言


2019支付寶年度賬單“摻了水”?年度賬單的背後邏輯

支付寶

2020年1月6日,支付寶賬單發佈,用戶打開支付寶APP,在搜索欄裡輸入“賬單”,或者在支付寶首頁進入“我的”-“賬單”後就可以查看到自己的賬單。

年度賬單中將消費支出數據分為居家生活、穿衣打扮、吃吃喝喝、學習與健身、休閒娛樂、交通出行、通訊快遞等種類列出。

同時,用戶還能看到自己一年裡多少次用手機掃碼方式公交出行、有多少次用支付寶繳費免跑腿、一年走了多少步數、減少了多少碳排放等。

當然大家更關心的內容是消費支出。

今年的支付寶賬單一經發布,網友們就炸開了鍋。

滿朋友圈50w+,尋思著一個個都深藏不露,隱形中產?看到自己賬單也快60w了。看到最低的都10w多。

於是乎,大家開始思索某位偉人曾經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哪來的錢?我花哪去了?

今天小王帶大家來介紹一下賬單裡的貓膩。


支付寶賬單裡的“貓膩”


2019支付寶年度賬單“摻了水”?年度賬單的背後邏輯

支付寶

看完賬單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賬單的支出這麼高?我好像還沒有花那麼多錢。

小王同學最初的感覺也是這樣的,經過了一番苦苦的思考和研究,小王同學發現,確實,我真的沒有花這麼多錢。

在支付寶的統計之中,餘額寶,支付寶餘額,餘利寶,基金,轉賬,提現等等都被統計進去了。

簡單來說,我轉賬給你5000元,然後你再轉賬給我5000元,這樣會被記入5000元的支出,然而我們的經濟情況並沒有任何改變。

與此同時,相信很多朋友會在支付寶上購買一些理財產品和基金,這一部分也會被算作支出。

因此,支付寶的年度賬單是有水分的。

不過說起水分,小王同學認為,這是支付寶“有意為之”的。

年度賬單“水分”的背後邏輯


2019支付寶年度賬單“摻了水”?年度賬單的背後邏輯

注水

年度賬單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這背後的邏輯又是什麼?

小王同學認為,“年度賬單”的核心目標是讓用戶轉發,讓用戶去曬,形成討論

支付寶通過對用戶數據的統計,合理的增大了用戶年度賬單數額,成功地吸引到了用戶,併成功地讓用戶進行轉發。

從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支付寶“年度賬單”已經成功得形成了討論,自成熱點。

因此,這種合理的“摻水”有助於話題的營銷和流量的獲取

支付寶利用人們獵奇和攀比的心理。

可以說,支付寶運營人員對用戶心理的拿捏十分透徹,從發現賬單到分享賬單到成為話題,無不是在利用人類性格上獵奇和攀比的弱點

支付寶的“賬單注水”同時也保護了用戶的隱私

支付寶可以說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監控我們資產的“老大哥”。如果老大哥把我們的真實經歷狀況曬了出來,那怕是要經歷一次“牆倒眾人推”。

因此,通過“注水”,反而讓我們的經濟隱私被保護了起來。


最後

支付寶今年的年度賬單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完美的互聯網營銷案例了。

聽了小王同學的分析後,相信各位朋友也不必在乎自己的賬單花了多少錢,別人花了多少錢。

舊的一年,賬單笑笑就好;

新的一年,祝大家財源廣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