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一向活泼的侄女,却一个人待在房间里闷闷不乐的,我便走过去问。

经过一番询问,原来是她的小伙伴说她是个小胖子,就是因为她肉嘟嘟。

小孩子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的,她如果得到一些消极的"暗示",家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对性格方面的塑造。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暗示效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无处不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而家长对孩子的"暗示"影响更为重要,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所以家长要重视"暗示效应"。

那么什么叫做暗示效应呢?委婉的暗示又代表了什么呢?

01“暗示效应”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暗示效应指的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抽象诱导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让被暗示者可以按照既定的目的和一定的方式去行动,使得被暗示者的思想、行为可以与暗示者的期望相吻合。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02什么是委婉的暗示?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说,在还是小婴儿的时候,饿了就会闹,看到好东西就会笑,想要出去玩的时候就会用手指着外面等等,这些其实都可以被算在暗示方法里面,只不过就是有些直接,有些比较含蓄罢了。

这种暗示效应在无形之中预示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无形之中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孩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之一,抓住这个关键节点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将会让他受益匪浅。

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并且合理运用这种暗示效应呢?

01重视、引导暗示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因此,当孩子向你在委婉暗示些什么的时候,记得不要刻意戳破他,相反应该刻意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比如:孩子突然问:“妈妈,您想吃冰淇淋吗?”孩子的本意是想要吃的,我们心里都明白,但也得想想怎样回答才是比较恰当的。

而此时比较高级的回答是:“我家乖孩子,真棒,知道跟分享好吃的食物了,那就奖励你一个冰淇淋。”

用这样的方式回答,既满足了孩子的口腹之欲,又可以慢慢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去关爱长辈,一举两得!

如果想要再加强暗示的效果,还可以这么说:“乖孩子,对妈妈真好,但是冰淇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我觉得吃点水果,会更棒!”

这样的回答,也是对孩子暗示的一种肯定,同时还能含蓄地减弱孩子对这种垃圾食品的渴望,比起直接限制孩子吃垃圾食品的效果要好得多。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02善于利用,促成转变

孩子的成长并不只在一朝一夕之间,而孩子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算起来,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

我们需要通过暗示,让孩子渐渐意识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雷区不能碰,相对于直接讲大道理的方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更能起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乐睿童少儿编程系列课程使用STEAM教学方式和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着眼于知识获取的方法,而非被学科本身所固化与羁绊。

并且更倡导将STEAM教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现实事物进行链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激发创意,培养儿童各项综合能力。

在学习中,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而是更多的去鼓励孩子创作和分享,要告诉孩子,要保持一颗“疑问”的心,去看待事物,条条大路通罗马。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教育方法有千万种,不过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暗示效应”还算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教育方式,作为家长不妨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