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幹兩支民機發展 新舟700開啟靜力試驗

新華社西安3月27日電(記者毛海峰、付瑞霞)國產新舟700靜力試驗機27日在西安市閻良區順利交付,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與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航空工業飛機強度研究所共同簽署了交接證書。這標誌著新舟700全機重點試驗即將全面展開,研製進入新階段。

新舟700飛機是我國“兩幹兩支”民機發展戰略佈局中“渦槳支線飛機”的代表產品,於2013年全面啟動研製。靜力試驗機的交付是新舟700項目研製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2020年以來,項目團隊執行防疫、復產“雙線作戰”實現的第一個年度重要目標。此次交付為後續試驗項目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

自2019年5月份以來,靜力試驗機大部件相繼交付,研製團隊先後完成了前機身、中後機身對接,翼身對接等關鍵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給即將收尾的靜力試驗機研製造成極大阻礙,研製團隊堅持既安全有效防控疫情又平穩有序推進科研生產的復工復產總要求,相繼完成了靜力試驗機短艙、艙門、起落架、垂平尾安裝等工作,並同期完成全機劃線、應變貼片等工作,保證了靜力試驗機的交付節點。

昨天看到這篇關於新舟700的新聞,有幾點我的觀察與思考。

一、新舟700的淵源

中航西飛集團生產的新舟民航客機,最初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新舟60起步,後發展新舟600,到現在新聞裡說的完成整機,開啟靜力試驗新舟700。新舟60,新舟600飛機,由中航技(後改組為中航國際)向非洲,大洋洲等國家營銷,取得了一些海外訂單。新舟60的基礎是軍用機運七,而運七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航空工業逆向仿製蘇聯安24運輸機的基礎上研製。就像西飛集團把蘇聯的圖16飛機魔改成轟六K一樣,現在的新舟700,也是上下左右,改天換地。


兩幹兩支民機發展   新舟700開啟靜力試驗

新舟60


兩幹兩支民機發展   新舟700開啟靜力試驗

新舟700


二、兩幹兩支民機發展戰略

2013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標誌性工作任務:C919大型客機完成研製、生產和交付。ARJ21渦扇支線飛機、新舟渦槳支線飛機實現產業化。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飛機、直十五中型直升機、高端公務機、中等功率級渦軸發動機等重點產品完成研製並投放市場。大型客機發動機研製取得重要進展。

現在來看,兩幹飛機,就是C919,CR929,兩支飛機,就是ARJ21,新舟系列(最新型號新舟700)。兩幹飛機,涵蓋了單通道窄體機,雙通道寬體機;兩支飛機,涵蓋了渦扇、渦槳兩類飛機。從現在看,兩支線客機,都已經實現了商業運營。ARJ21在成都,內蒙古航空實現商業運營,新舟系列在海外,在國內的幸福航空實現商業運營。

兩幹兩支民機中,只有新舟系列是中航工業集團的產品,其他的都是中國商飛產品。


兩幹兩支民機發展   新舟700開啟靜力試驗


三、新舟700研製時間

從公開新聞來開,新舟700飛機研製時間,從2013年開始,到2020年,六、七年的時間算的上非常長了。如果計算的認真,苛刻一點,從公開新聞查到,2008年,新舟700就已經完成了工業部門內部立項,開啟了預研,研製階段。


兩幹兩支民機發展   新舟700開啟靜力試驗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日電 (記者 周音)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孟祥凱今日在北京宣佈,國產新一代渦槳支線客機新舟600週四在西安首飛成功,成為中國航空民機發展新的里程碑。與此同時,代表著未來渦槳支線飛機國際水平的新舟700飛機已立項並進入研製階段。

新舟700的研發,生產時間週期如此的長,與中航飛機公司的其他產品相比,確實是慢了很多。

當然,新舟700研發生產進度較長,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出來,相比較於之前的新舟60,新舟600,可以說也是魔改,更換了航電,發動機,飛機載客數量,最大起飛重量,飛機長度都有了較大增加。

而且今天看到一個微信公眾號文章裡說,新舟700的起落架也由發動機下轉換到機身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