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有些詩,見字知義,很容易瞬間就引起情感的共鳴,比如李白的詩。有一些詩是需要一定的人生履歷,方能讀懂,引發靈魂的悸動,比如杜甫的詩。陸游的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就是如此,年青時候讀來,只見皮毛,中年讀來卻是深入骨髓的痛。

《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賞析:

【背景】

陸游一生志在抗金,恢復故土。前半生蹉跎,30幾歲才入仕途,也只是做文職官員,於陸遊的志向大相徑庭。

1171年,陸游受王炎所召入南鄭幕府,王炎委託陸游草擬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戰略計劃,陸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復中原必須先取長安,取長安必須先取隴右;積蓄糧食、訓練士兵,有力量就進攻,沒力量就固守”。期間陸游看到實現自己理想的希望,躊躇滿志,除了制定計劃,還參與練兵,實地考察戰場、巡邏。

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然而,南宋朝廷否決了《平戎策》,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北伐計劃夭折,陸游也被召回成都。

1172,作者由陝西南鄭前線回四川成都,途徑四川劍閣劍門關時作了這首詩。

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外形頹廢】

一個團隊正幹得風生水起,卻被告知項目組解散了。陸游經受了極大的打擊,“衣上征塵雜酒痕”,可以想象在獲知理想被夭折後,陸游過著“借酒消愁”、“醉生夢死”的生活,以至於,衣衫上都是酒痕酒漬,整個人處於“靈魂跟肉體相分離”的頹廢狀態,根本無心自身的儀容。以至於幾個月後都沒有緩過勁來,依舊穿著汙著酒痕的衣衫,路上的飛塵更是與酒痕相雜,一個讓唐婉傾心的“佳公子”變成了“犀利哥”。

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內心黯然】

“衣上征塵雜酒痕”是身體的外在形態,而“遠遊無處不消魂”,則是內心的寫照。心靈的創傷久久不能平復,一路行來一路失魂落魄,黯然銷魂。

【懷疑人生】

想活成怎樣與最終活成怎樣,是絕大多數人夫面臨的困境,人生的落差也基本源自於此。陸游想做一個力挽狂瀾的中興之臣,卻最終只成為一個“詩人”。“有心栽花花不開”,想要的人生實現不了,“無意插柳柳成蔭”,興趣愛好卻被認可。

所以陸游陷入了對自身價值的懷疑,“此身合是詩人未?”,難道我這一生只配、只能做個吟詠風花雪月的詩人?

【自我嘲諷】

南宋尤袤《全唐詩話》:〔唐昭宗時〕相國鄭綮,善詩。或曰:‘相國近為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之?

“騎驢”是悠閒從容的心境,“風花雪月”是詩人的情懷,“遊山玩水”是詩人的日常。鄭綮認為,如此才有詩思,勞心勞力的“事功”怎麼會有詩思?

痛苦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陸游: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細雨濛濛,詩人的情懷有了。沒有公務在身,騎驢而行,詩人的悠閒有了。行走在劍門關這個容易引發思詩的名勝,陸游發現此時此身不正是鄭綮所言的“詩人”模樣?

恍惚中,對“此身合是詩人未?”給出一種無奈的認命:大概我這輩子還真只能做個詩人了。

【不如意事十八九】

“不如意事十八九”,似乎也是陸游的詩句。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大的“不如意事”,大概還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

做著一份不再有任何激情的工作,與相看生厭的人共事。。。。,理想越行越遠,在現實中卑微地苟且著。

也許陸游就是人人,人人也皆是陸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