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很多父母在家裡有了孩子之後,往往增添了很多的經濟負擔和一些繁瑣的家務,因此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會因為精力有限或者是對於孩子的寵愛,往往在很多的事情上,選擇了一些錯誤的方法,甚至是一些婚照讓孩子看似乖巧,但是卻留下了巨大的教育隱患。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1. 一手包辦

很多父母都因為怕孩子做錯或者擔心孩子做不好就拒絕讓孩子動手做一些事情,這樣會導致孩子連一些基礎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比如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吃不好就開始給孩子餵飯,他孩子不會穿衣服就幫孩子穿,導致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甚至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其不良的影響。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2. 有求必應

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不走了,問家長索要,如果家長拒絕,就立刻大哭大鬧,甚至滿地打滾,引來很多人的圍觀,父母感覺到很尷尬,立刻滿足了孩子的要求。這樣看起來解決了問題,其實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還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不加阻止,這樣孩子會很容易形成驕縱任性,覺得別人理所當然該滿足他提出的要求。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3. 過度保護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跑跑跳跳也不允許,擔心孩子摔到了,小心翼翼,過分的呵護孩子,生怕孩子受傷或者出現問題,並且常常焦慮不已。不僅如此,孩子犯了錯,也不捨得指責孩子,甚至不允許其他人來管教孩子,錯失了孩子及時改正問題的最佳時間。

這樣過分的保護孩子,會導致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不能得到良好的鍛鍊,往往會讓孩子很難健康的長大。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4. 過分管制

過分管制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情況,很多父母總是說為了孩子好而決定了孩子所有的事情,不允許孩子做選擇,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痛苦。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之後,會很容易形成依賴父母,沒有責任感的性格,難以融入集體生活,或者不被別人看好,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因為怕麻煩或者擔心孩子出現問題,家長就選擇了這種省事的方式,但有些方法當時看似管用,但其實會讓孩子依賴父母、沒有責任感、沒有自理能力,成為“長不大”的巨嬰,對孩子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家長應該如何做?

1、 及時放手並鼓勵讓孩子自己嘗試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更多的探索和嘗試,這些探索和嘗試,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瞭解社會,學到很多東西。因此,父母要學會及時放手,讓孩子跟隨自己的好奇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僅如此,父母還應該更多的鼓勵孩子進行探索和嘗試,讓孩子對待事物有自己的瞭解和體驗,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優秀。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2、 讓孩子適當參與到家庭生活中

作為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為家庭做貢獻的義務,因此孩子做家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讓孩子變得能體諒父母,更加有責任感,做家務還能讓孩子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幫助孩子更加的自信。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大部分的孩子在6歲前都是很喜歡參與到家務中的,家長平常也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好習慣類的繪本,通過更易理解的小故事,不僅引導孩子做家務也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



3、 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應該及早放棄自己一手包辦孩子事物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和想法,鼓勵孩子去表達和爭取,這樣即使孩子會失敗,也會從失敗中總結出經驗教訓,成為孩子巨大的財富。


這4個育兒妙招,看似省事實際是“昏招”,家長心裡要有數



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家長也不能因為想要省事,怕麻煩,或者擔心孩子受傷等等原因,選擇一些不恰當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而無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